APP下载

某三甲医院2014年1-6月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调查分析

2015-08-30涂丽华罗美凤蔡立婧

江西化工 2015年4期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类病历

虞 佳 涂丽华 罗美凤 何 洪 蔡立婧

(1.南昌市第一医院 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6;2.南昌市卫生学校药学教研室,江西南昌 330006;3.江西省轻工业研究所,江西南昌 330029;4.江西省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6)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主要为皮质醇,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同时还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其不良反应严重,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必要时需加强监测[1]。本文回顾性调查并分析评价某“三甲”医院2014年1-6月住院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相关数据,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选择

以甲泼尼龙、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布地奈德等作为关键词,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1-6月的住院病历231份。其中,男性141份,女性90份;平均年龄62.02岁,最大者94岁,最小者9月。

1.2 评价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调查的方法,制定统一表格,认真记录每一例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的科室、病案号、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用药目的,是否合理等情况,汇总表格后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评价标准

以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第 17 版《新编药物学》[3]及相关疾病诊疗指南等为用药合理性的评价标准。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31例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90例,平均年龄62.02岁,最大年龄94岁,最小年龄9月。

表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2.2 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种类统计

对231份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2。临床应用比例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总病例数的54.11%。

表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疾病种类 用药人数n 用药人数占总人数比例%血液病41.73泌尿系统疾病 4 1.73肾脏疾病 4 1.73耳、鼻、喉疾病31.30

2.3 糖皮质激素的不合理应用

按《糖皮质激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相关规定,发现231份病历中存在不合理用药8例,不合理使用率3.46%。其中适应症不适宜4例,用药用量不适宜1例,给药途径不适宜1例,疗程过长1例,重复给药1例。

2.3.1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适应症

表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适应症不适宜情况

2.3.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品种及给药途径选择

表4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给药途径不合理情况

表5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情况

2.3.3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疗程应用

不同疾病的糖皮质激素疗程不同。231份病历用药疗程以小于5天的短疗程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8.79%,主要用于平喘、过敏性疾病、麻醉辅助用药等。疗程小于30天的主要用于重症感染的应激性治疗。其中发现存在用药疗程过长的病历1份。

表6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疗程应用不合理情况

3 讨论

从此次调查的231份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历中可以看出,该院患者主要以基础感染及该院特色专业眼科患者为主,所以糖皮质激素药物种类应用范围较小,主要是抗炎、抗过敏及麻醉辅助用药。

从疾病分布看,该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疾病中位于前列的是呼吸系统疾病、眼科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是因为这三个科室的患者人数最多,在全院住院患者中占较高比例。且与疾病谱有关[4],如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疾病、哮喘、变应性鼻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等疾病指南中都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且有的疾病需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病情。这些疾病常存在或并发炎症、免疫紊乱、激素水平失衡,符合糖皮质激素的“四抗”药理作用。

从应用人群看,该院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中老年人用量较大,50岁以上占77.92%。老年人器官和系统的功能发生渐进性退化,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同时,老年患者合并用药、伴随疾病及使用处方药的频率明显增加,故其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影响因素极其复杂且个体差异明显[5]。因此,更应注意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出血、加重感染、股骨头坏死等,也有报道发现过治疗中滥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致死亡的病例[6]。因此,建议临床医生应在日常诊疗工作中严格掌握此类药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对需长期特别是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及时给予联用钙剂防止骨质疏松、联用质子泵抑制剂防止消化道溃疡,联用抗菌药物防止感染扩散等措施。

从应用分析上看,存在无适应症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如调查中发现冠心病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时常规使用激素,非重症感染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等现象。1例胸膜炎患者,使用地塞米松5mg/d,连续使用3天后停药,该病例适应症及给药途径不适宜:未对胸膜炎的性质进行明确,若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其病理变化表现为充血、渗出、水肿[7],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能减少胸水渗出与炎性细胞的浸润,同时可以减轻胸膜的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所以为减轻胸膜粘连,在强力抗结核的基础上可以使用口服激素泼尼松片,若胸膜粘连为陈旧性,则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

另外一例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腹腔注射3周,疗程过长,一般应在腹水吸收,粘连情况改善后逐渐减量停药。调查中还发现,个别病例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药途径选择不合理,地塞米松雾化后微粒直径较大,不能达到病灶部位,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建议选择专供吸入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如布地奈德吸入剂等[8]。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9],如何合理使用这把“双刃剑”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培训,提高对滥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危害性的认识,能从根源上杜绝滥用现象。同时,医务部门和药剂科应加大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的监管力度,如定期进行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点评并分析汇总,对用量较大或应用较广泛的科室进行重点抽查,技术干预与行政干预相结合,从而规范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高药物疗效,降低医药费用,减少或避免药源性不良事件,进而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魏雁飞,李长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J].社区医学杂志,2007,5(05X):25 -28.

[2]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2011年,2:2011-02.

[3]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4]范开华,米婷婷.2010-2012年我院住院药房糖皮质激素类药使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34):3175-3179.

[5]Shi S,Klotz U.Age - related changes in pharmacokinetics[J].Current drug metabolism,2011,12(7):601-610.

[6]庄福国,孟庆成.感染性疾病滥用糖皮质激素致死4例报告[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6):557.

[7]程燕,刘晶,杨娜.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胸膜炎中应用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515-516.

[8]赵杰.267例住院患者糖皮质激素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2):1141 -1144.

[9]王伟东.浅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J].航空航天医药,2010(3):429-430.

猜你喜欢

糖皮质激素类病历
激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有哪些注意事项
强迫症病历簿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探析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激素类药物该不该用
为何让人谈之色变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