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组工干部培训方式方法的调查研究

2015-08-28叶文莲

卷宗 2015年8期
关键词:分级分类

摘 要: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实效性的先决条件。本文主要对组工干部类别、培训内容模块、培训方式方法三个维度进行分级分类分析,通过在广西全区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组工干部在学习不同培训内容时偏向采用的培训方式方法,为提高组工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组工干部;分级分类;培训方式方法

《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指出要“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同时,在《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3—2017年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多个文件中都提出了要改进培训的方式方法。广西干部学院作为广西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和全国组织干部培训基地,2014年开展了專门针对组工干部培训方式方法的调查研究。研究主要目的是掌握各级各类组工干部在学习不同培训内容时偏向采用的培训方式方法,从而为提高分级分类培训科学化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本次调查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象主要为广西各级各类组工干部,共回收有效问卷1140份。专门开发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并结合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本调查研究报告。

本文主要从组工干部的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单位及职务、行政级别、从事组织工作的时间等六个不同角度,分别对“理论武装、党性修养、业务能力、综合知识”四大块培训内容适合采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组工干部对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差异。其中,与总体情况相比,差异在10%以内的视为无明显差异,差异在10%及以上的视为有明显差异。本文主要对存在明显差异的选项进行对比分析和趋势分析。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涵盖了广西各级各类组工干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博士研究生和厅级干部样本量太小,在需求分析中将不进行对比。

2 当前组工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

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组工干部教育培训中还存在培训机会少、组织工作专门培训少、培训方式方法单一、工学矛盾突出、培训针对性不强、优质师资缺乏、培训经费不足、培训教材缺乏等突出问题。其中,组工干部对“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的选择达到了49.04%,在诸多问题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培训机会少(65.26%)和组织工作专门培训少(53.33%)的问题。而不同单位及职务对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的看法存在较明显差异。其中,区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32%,-17.04%)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处室负责人(36.36%,-12.68)对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的选择偏低,区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一般干部(59.52,+10.48%)对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的选择偏高。

3 组工干部培训方式方法需求分析

总体而言,组工干部认为理论武装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最好,其次是互动研讨;认为党性修养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最好,其次是体验式教学;认为业务能力采用经验交流的方式最好,其次是案例教学;认为综合知识采用专题讲座的方式最好,其次是案例教学,如图1所示。

经过对比分析发现,性别和从事组织工作时间的长短对不同内容适合采用的培训方式方法的选择无明显差异。而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单位及职务、行政级别在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从年龄上看

1、关于理论武装。46岁以上的干部对于专题讲座(73.33%,+16.49%)的需求明显更高。

2、关于党性修养。年纪越大,越偏向于专题讲座,年纪越小,越偏向于情景模拟和互动研讨,如图2所示。

3、关于业务能力。25岁以下的干部认为业务能力培训方式方法排在第一位的是案例教学,选择情景模拟(40.82%,+14.68%)的人也相对较多,选择互动研讨(28.57%,-10.11%)和经验交流(28.57%,-26.69%)的人较少;46岁以上的干部选择现场教学(25%,-13.51%)的人明显较少。年龄越大,选择专题讲座的人越多,如图3所示。

4、关于综合知识。46岁以上的干部对现场教学的选择比例明显较低(21.67%,-14.21%);年龄越大,对专题讲座需求越强烈,如图3所示。

(二)从学历上看

1、关于理论武装。硕士研究生对经典阅读的选择有所上升(46.72%,+12.51%)。

2、关于党性修养。学历越高,越倾向于体验式教学,同时对专题讲座的需求逐渐减少,如图4所示。

3、关于综合知识。学历越高,越喜欢专题讲座,如图5所示。

(三)从工作单位及职务上看

1、关于理论武装。不同单位及职务对理论武装适合采用的三种方式方法的选择比例如表2所示。其中,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处室负责人、区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一般干部、设区市党委组织部部领导及科室负责人对经典阅读的选择比例均比总体情况高出11%以上,而乡镇组委对于经典阅读的选择比例低于总体情况10.86%。

2、关于党性修养。不同单位及职务在最喜欢的三种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表2所示,其中,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干部认为体验式教学应该排在第一位,其他单位干部均认为案例教学应该排在第一位。

3、关于业务能力。不同单位及职务在最喜欢的三种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表2所示,其中,区直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设区市党委组织部科室负责人认为案例教学应该排在第一位,设区市党委组织部部领导认为专题讲座应该排在第一位,其他单位干部均认为经验交流应该排在第一位。

4、关于综合知识。不同单位及职务在最喜欢的三种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表2所示,其中,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一般干部认为经验交流应该排在第一位,其他职务干部均认为专题讲座应该排在第一位。

(四)从行政级别上看

1、关于理论武装。级别越高,越喜欢专题讲座和经典阅读,级别越低,越喜欢互动研讨,如图6所示。

2、关于党性修养。级别越高,选择专题讲座的比例越高,选择案例教学的比例越低,如图7所示。

3、关于业务能力。处级干部选择现场教学(22.77%,-15.74%)和体验式教学(27.72%,-10.79%)的比例明顯较低。

4、关于综合知识。级别越高,对专题讲座的需求也越高,如图8所示。

4 结论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调查研究报告呈现了培训方式方法的三维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组工干部在学习不同培训内容时偏向采用的培训方式方法,为分层分类培训项目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不同培训内容模块的教材开发和课程开发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组工干部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本次调研发现,49.04%的组工干部认为培训方式方法单一的问题比较突出,说明单一的培训方式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组工干部的需求。因此,有关单位在组织实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时,应根据组工干部的类型特点和培训的内容,恰当地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党性修养的培训方式,平时提得较多的是体验式教学和现场教学,本次调研发现,这两项排在第二、三位,确实是比较受欢迎的方式,然而排在第一位的是案例教学,既典型事例和人物事迹,说明组工干部在党性教育方面不仅喜欢现场体验,更加关注体验背后的理性知识,更希望从理论层面全面了解事件或人物,并将这些知识固化下来。可见,通过案例教学来开展党性教育同样可以给学员留下深刻的体验,而且操作性更高、可用范围更广。2015年党建读物出版社出版的《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和《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正好可满足组工干部这一培训需求。

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样本局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组工干部,只反映广西组工干部的情况和需求;部分对象的样本量小,如区一级的组工干部样本量偏小,对结果分析有一定影响。因此,本调查研究报告得出的一些结果还可以作进一步分析和论证。

注释

[1]组工干部培训内容主要参考《2013—2017年全国组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划分为“理论武装、党性修养、业务能力、综合知识”四大模块。

[2](A,±B)是指组工干部对某类选项的选择比例为A,与总体情况相比高或低B。

作者简介

叶文莲(1985-),女,汉族,广西合浦人,广西干部学院教研部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行动学习、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力。

猜你喜欢

分级分类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进一步深化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若干措施的通知
智能化矿井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分级分类”督导评估在幼儿园的应用研究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安全机制研究
教育部预科会考实施背景下预科英语分级分类教学研究
直销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备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