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
2015-08-28云慧萍
云慧萍
摘 要:模型思想是学生建立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和基本途径。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模型思想和相应的建模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论述数学建模思想概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建模;数学教学;策略
学生在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接触更多的是传统的应用问题,对数学建模还知之甚少。要想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去,需要老师和学生们做出努力
1 学生方面
第一,培养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在小学阶段,数学建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简单的应用题,应用题大多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由于现在的学生忙于学习,所以很少有时候去关注周围的事物。例如:三年级数学这样一道关于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的应用题,一条绳子对折三次后,每折长80cm,这条绳子长多少厘米?在同类乘法的两步连乘的解决问题中都有3个明显的数学信息,或从图中找信息,这一题让学生明确题意此题的本质特点是从生活中找出隐含的数量关系,利用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这一题学生在做练习时没有考虑到对折一次后是两段绳子,只发现了三折,列式就是3×80=240虽然正确率不高,但通过动手操作演示学生们明白对折3次的含义,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易出错的应用题,我们可以通过信息采集和运用,推理的数学模型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对于并不动手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道看似简单却非常易错的难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不动手,无生活实践。
第二,构建知识网络。数学问题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字多、数量关系不明晰,需要好好分析才能找出。而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并不理想,寻求数量关系也是比较困难的。如果仅仅是从局部出发,不好突破,但是如果能从整体出发进行分析,抓住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本质关系,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具体的方法包括建立框架图或者画好线段图,利用逆推的方法找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明了的解决问题。
2 教师方面
数学课堂上如何将建模思想渗透给学生,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呢?
第一,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上好数学建模课,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改编数学题目,将枯燥的数学题目改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充满了兴趣的前提下迫切的去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做好情感准备。
第二,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传统的习题我们只讲授答案和结果比较确定的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好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案例,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能用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也可以逐步形成用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以上都是教师如何在课堂给学生渗透建模思想,那么对于教师自身又提出了哪些要求呢?
第一,提升自我。新时代的教师应随着社会发展一起进步,不断提高自己。不仅要钻研数学的基本概念、教學方法,还需要有意关注其他学科,关注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找寻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为数学建模做好素材铺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应该更加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例如定理、公式、例题、法则的讲授,可以向学生讲述其被发现的过程以及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第二, 转换角色。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不大放心学生的能力,凡事亲力亲为,不仅自己辛苦,还剥夺了学生创新、独立思考的权利。其实学生在数学应用能力方面和创新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去独立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转换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
总之,尽管数学建模思想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来自各方面的专家、教育者、广大的一线教师、家长等齐心合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不断在数学教学领域中进行有益尝试、将数学的模型思想在课堂中充分实践后让我们的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汪玲,方平等.元认知的性质、结构和评定方法[J].心理学动态,1999.
[2] 张宝塔.中学数学建模及其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16.
[3] 王丽丽.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D].鲁东大学学位论文,2013:2.
[4] 王丽丽.将数学建模思想渗透到初中数学课堂的实践策略[D].鲁东大学学位论文,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