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实践—创新—发展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2015-08-28冯丽英金涛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冯丽英++金涛

摘 要 通过对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提出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以期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4-0161-03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科蓬勃发展,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据相关数据的统计,全国共有220所学校开设有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有118所学校拥有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授予权,9所学校拥有博士授予权。教育技术学专业开设的院校越来越多,范围也从师范院校扩展到军事学院、理工大学及一些综合性大学等[1]。

教育部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素质提出“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由此可见,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然而,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多样化,不仅要求学生懂理论,而且更重要的是精通技术,能够制作出学校或社会需要的各种数字资源。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由于在校期间没有很好地掌握相关的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基于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现状,对省内外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完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2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现状调研与分析

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教育技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针对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结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实践基地建设情况开展相关调研。

省内外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 为了解省内外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笔者选取四所院校作为调研对象。

1)华南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应能成为信息化教育的实践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方面,能够承担教学或培训设计、资源开发、环境建设与管理等工作,并能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符合社会的要求。本科毕业生的职业定位为中专学校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企业培训师、教育网络管理工程师、数字化资源建设与管理人员、教育影视与多媒体制作师、教育软件开发人员等。

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系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能力,掌握数字教育媒体创作或教育软件开发技术的教育技术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为各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各级职业培训中心、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部门等单位输送数字资源、软件技术类职教师资及教育技术专门人才。

3)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利用各种技术与资源促进学生学习,使其在各级各类教育部门、国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管理、培训和学科教学等岗位工作。

4)华中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培养具备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综合以上四所高校的调研数据,笔者发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1)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设定大而不求专,缺乏自身特色。四所高校所拟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都过于笼统,这些培养目标的设定,没有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未能较好地体现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跟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区分,没有突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色。

2)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把计算机类的课程放在首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所占比例明显不足。上述四所高校中都存在片面强调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学习,而忽略了该专业本身的课程学习和利用所学技术开展项目实践的学习。

3)教育技术纯理论课程设置偏多,实验和实践环节明显不足;一些课程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反映社会需求和本学科前沿的知识较少;在教学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

4)缺少技能考证、校企合作办学等课程,体现教育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比例太少,与培养学科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脱节,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的高低。

广东省内部分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调研 笔者对广东省内五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发现:高素质的实验队伍是搞好实践教学质量、实验室体制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在调查省内部分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时发现,除了重点大学如华师等高校的师资力量雄厚外,其他院校缺乏专职的实践教学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提高。

广东省内部分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调研 笔者对广东省内五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进行调研发现,专业根据当前社会需求可以分三个方向设置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多媒体方向、网络教育方向和教育软件方向。省内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建设各不相同,但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广东省内部分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调研 笔者对广东省内五所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省内院校都拥有教育技术专业实践基地,却未能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的实验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未能与企事业实习单位很好地建立联系并培养人才。

调研情况整体分析 通过对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结构、实践基地建设情况、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调研与分析,笔者认为人才培养局限于静态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专职实验教学人员太少且部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需及时更新;校内外的实践基地未能有效利用。有以下几个突出问题。endprint

1)人才培养局限于静态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未能有效和社会动态发展接轨,培养目标与现实社会需求的距离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专职实验教学人员太少且部分教师自身实践能力有待提高。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力量不够强,他们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实践教学能力也比较欠缺。

3)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够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需及时更新,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技能,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很难达到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4)校内外的实践基地未能有效利用。很多院校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如多媒体课室、语言实验室等的使用、网络中心的网络配置与维护等,没有利用社会和社区资源建立实践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3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针对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盲目仿照与复制,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特色设计不成熟,实践课程宽而不深,轻视实践教学等,导致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诸多存在的情况,笔者试图构建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以助于完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建设是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王润兰老师从实验教学、教育实习、综合实践活动等角度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探究[2];徐小双老师立足地方院校特色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3];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则提出“一体化、三层次、共享式”的实践能力培养新体系,对学生基础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做了尝试[4]。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参考有关专家的资料,笔者构建了一种可行性的培养模式——“实践—创新—发展”的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4 总结

从考虑和分析教育技术学科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才能对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学管理以及社会实践进行统一规划。笔者在调查研究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希望对教育技术学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带来有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姜韬.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8.

[2]徐小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9(12):106-109.

[3]王润兰.对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7(5):26-29.

[4]衷克定.教育技术专业的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131-13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技术学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