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机械教学中创造性教学法的运用

2015-08-28胡烨娄琳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机械教学措施

胡烨 娄琳

【摘要】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是实践课程教学的必要手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创造能力的提高。机械教学是一门以实践性为主的课程,实际的动手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也是培养重点,这就需要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法,以期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牢固性,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综合机械教学现状,对创造性教学的特点和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将创造性学习应用到机械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机械教学 创造性学习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42-01

随着我国机械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有着更深层次的要求,不但要具备理论基础,更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要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机械(主要是指工艺设计与加工方面的课程)是一个能动性强、实践性强、要求高的学科,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体系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具备专业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这就引出了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是要以学生为主体的,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和创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潜在能量。在机械教学中运用创造性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动手情境,塑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客观条件。教师在整个机械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将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机械教学的核心内容,以开发学生的潜在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机械教学中创造性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1.教师教学方法不正确

在调查中发现,我国高等院校中,机械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并没有将实践教学真正应用到机械教学中去,所以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教师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模式,仍停留在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上,从而降低了学生对机械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械课程的教授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这两种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分离,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内容是根本。教师必须将两种内容相结合,不能偏离方向,而现在有些教师仍没有改变观念,还是停留在以理论知识为主的阶段,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完全背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样的教学内容,使整个课程仍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会产生反感,甚至厌学,这种环境下,学生是不能发挥自身学习能动性的,更不用提创造能力的培养了。

2.学校设施的落后

机械行业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较快,而在学校的实验课程中,要跟上发展的步伐,才能有利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而就目前高校设备调查情况而言,很少有学校的设备是与社会中的发展平行的。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学校的资金不充足,无法满足随时更换实验设备的需求,可能是学校领导人缺少意识,没有将实验课程列入机械教学的重点。在机械教学中,如果学校不及时将设备更新换代,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无法追随社会发展的步伐,阻碍了培养社会需要型人才的培养。

3.学校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创造性学习已经普遍在各大高校的机械教学中开展,但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学校对创造性培养的重视程度是主要因素之一。很少有学校将创造性学习落实到实际中,导致教师的呆滞状态,缺乏有效制度的建立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意识,这就大大阻碍了创造性教学的实施。

二、机械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教学发的意义

1.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创造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思维和模式,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手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结合统一,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以达到创新能力的提高。

2.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机械课程本身具有枯燥、乏味的特性,如果只是一味的讲授理论知识,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那课程的教学效果就会很不理想。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手法,有效的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并在实践中,使学生对机械设备有印象和认知,并能实际操作,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建立了良好的评价体系。机械教学本身就是实践性的学科,所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仅仅是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创造性教学方法为评价学生操作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考试中紧张、压抑的气氛,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改变以往学生对考试厌烦的心理。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综合学生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最后的测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以公平的方式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打造一个公平、准确的评价体系。

三、机械教学中创造性教学法应用的措施

1.增强机械专业教师的教学意识和能力

创造性教学法是新教育系统下的方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为适应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意识和教学方法。创新性教学法的应用,教师首先要提高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以在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教学的培养,充分发挥创新性教学在机械课程中的作用。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树立榜样,认识和接纳创造性教学的内涵和手法,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意识和内容,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而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学校机械设备的更新和建设

实践教学是联结学生和社会的桥梁,所以其基础设施要与社会并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社会需要型人才。随着我国社会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各个部门都加大了设备的更新速度,为了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学校要加强机械设备的更新力度,以保证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接触到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保证教育内容与社会接轨。所以,教师应在熟悉课程理论基础上,提高机械设备的认知和操作能力,能为学生更好的演示和教授,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此外,学校应大力开设实践活动和竞赛,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以锻炼其创新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机械设备的操作中得到学习的快乐,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完善学校机械教学中创造性教学法的监管制度

只有提高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意识,才能提高创造性学习的教学力度,所以就需要学校加强机械教学中创造性教学的实施监管,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以促进教师对创造性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力度,从而将机械专业与创造性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通过建立有效制度,以督促教师的教学水平的不断改进与提高。严格的监管制度可以有效的促进创造性教学法在机械教学中的实施,将此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监管制度的建立,不但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教学氛围的更新,更有效的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法的完善,也为学生的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严格的监管制度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学校的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斷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勇传.创造性教法在机械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10):158-160.

[2]黄复华.技工学校机械教学教法新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0,8(13):251-252.

[3]单浩锋.浅谈职高机械专业教学与“2+1”学制模式的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03):687-689.

猜你喜欢

机械教学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机械教学中现代教学方法趋势分析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高职机械教学中整合运用现代多媒体之探讨
机械教学中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创造性教学法在中职机械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