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15-08-28黄浩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8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历史教学高中

黄浩

【摘要】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我们将分层次教学法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课堂上采用自主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过程,使得历史教学课堂的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 高中 历史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52-02

对于高中生而言,其所要求掌握的知识量更加繁多,而且知识难度也有所增加,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否则就无法满足学习需求,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对于高中教学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我们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法,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进行研究,从而使高中教师进一步掌握和了解分层教学法。

一、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形式

1.知识基础的分层

跟其他学科课堂教学相比,历史课堂教学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可能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也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比较大,最终使得学生之间对于历史知识掌握呈现出一种“高低不同”的局面。所以,针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我们需要采用分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为了确保全体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我们还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去对待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

2.能力的分层

作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是有明显差异的,所以,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领悟能力的不同来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分层。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历史课堂对于问题情境的提出,依据不同的学生层次,教师就可以设计提出不同的问题情境,教学目标实施有所不同,在进行作业的布置和测试的时候也就不同。通过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实施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3.兴趣的分层

相对而言,高中生在心理发展方面的心智已经较为成熟,也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高中生可能受到自身个性或心理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的学习兴趣[1]。比如,对于高中历史的学习,有的学生比较喜欢,而有的学生却不喜欢;有的学生感兴趣的是历史人物,也有的学生感兴趣的是历史故事。所以,高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采取分层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的历史教学。

二、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分层教学法中有很多的分层方式,不过,能力分层的教学方式是目前高中课堂教学中最为广泛的应用。同样的,高中历史教学中较为常用的分层教学法也是能力分层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他们划分为三种层次,然后对待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

1.第一种层次的学生

这里讲的第一种层次的学生,就是平常我们口中的“尖子生”,他们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该层次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快速接受老师所讲授的知识,而且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加深理解。该层次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牢固,且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老师不用担心他们的学习。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对该层次的学生设计出有一定难度的课堂问题和教学情节,鼓励他们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扩大相应的知识面。

2.第二种层次的学生

该层次学生跟第一种层次学生相比,虽然其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略显低下,但对于学习需求而言,也可以给与满足。通常情况下,该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会产生太大的浮动,成绩比较稳定。同时,该层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需要更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学习。所以,教师对待这部分学生布置问题和作业时,采用正常的教学方式设计教学情境即可。

3.第三种层次的学生

该层次学生属于“后进生”,其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即使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是一般教学方式对其进行历史教学,但还是无法完全有效的理解所讲授的知识,表现得有些吃力。所以,老师在面对该部分学生进行教学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首先,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中,不要有太大的难度,主要遵循简单易懂的原则,不能急功近利。其次,对于学生进行提问时,不要使提问的问题难度过高,应保持问题简易度,从而促使学生顺利理解所学的知识。最后,对所布置的作业,应以巩固基础为目的,切莫使作业难度加大。另外,教师对该层次学生进行教学时还要注意到,有些学生其实是有着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其无法认真学习的原因是受到了家庭或者自身性格、兴趣等因素的影响,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加强对这类学生的引导教化,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通过以上所述,我们已经对这三种层次的学生有所了解,现在我们以实际当中的历史学习为例,进一步帮助其理解。

我们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为例,教师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所提出的问题也应不同。在学习这节课中,课标要求是能够知道明清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有哪些,比如:王夫之、顾炎武和黄宗羲等,然后详细了解该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对于第三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对问题的提出如下:

(1)明清时期都有哪些进步的著名思想家,以及其进步思想。

(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思想主张。

对于第二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对问题的提出可稍微增加一些难度:

(3)明清时期的三大思想家,以及其思想主张。

(4)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是如何得到促进的?并对此进行评价?

对于第一种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应更进一步的增加问题难度系数:

(5)跟欧洲的启蒙运动相比,明清時期的进步思想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6)相比古代的民本思想,明清时期对君主专制的批判思想有什么进步?

针对第一种学生而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度系数较大,学生不仅要深入分析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还要回顾以前的历史知识,从而进行对比。

通过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成绩都能够得到提升。

三、教師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分层教学法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根本,关注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异,进行教学目标的层次划分

不同的学生,其智力水平的层次有所不同,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于提出的课堂问题难度要适中,且要有所区别。问题太难,学生就会畏惧;问题太易,学生就会变得懒散。在全体学生面前,教师应把问题的难度控制在普通或稍微偏上的位置水平上。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所提问的问题、布置的作业等,上面我们已经有了具体探讨。但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到,不能偏袒优等生,而歧视差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在课堂教学中,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可以采取个体指导、分组交流或者集体教学的方式尽可能的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还要避免学生由分层教学产生的不利心理因素,优秀生因为分层而感到骄傲,而差生却顿时产生自卑心理等。对于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向学生阐释清楚,使他们明白分层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励学生努力向前看齐。

2.尊重学生个性,采取因类施教方法使之得到全面提高

教师为了使教学目标能够达到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还要注重他们的个性。对于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尊重他们之间差异性,尊重学生人格。在教学过程中,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营造一种良好的民主氛围,最终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增强。比如讲到焚书坑儒时,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的有效措施,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秦始皇破坏传统优良文化的举动,针对学生不同的看法,教师要给予尊重的态度。另外,教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因性别带来的差异,比如,在历史学习中,男生更多的是对军事或者政治领域的关注,而女生更多的是对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关注。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就应该更多的发挥男生主体作用;在对古代的文物和思想情感进行阐述时,就应该更多发挥女生作用。

3.对于学生的兴趣差异要予以正视,张扬学生个性

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理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个性的舞台。比如,对于会跳舞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古舞会;对会唱古代戏曲的学生,可以在课前唱一首活跃一下上课气氛;对喜爱旅游的学生,可留给他们对家乡的历史调查作业;对善于言辩的学生,可以组织一场辩论会等等。当前学习讲究交流与协作,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比如我们可以在历史学习中,针对某一历史场景让学生去演短剧。在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典故中,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写剧本,对历史资料进行搜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不仅是历史科,其他科目也一样,分层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再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教学目标,最终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正视学生的客观差异,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在当前新形势下才能培养出来更有活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舜国. 浅析高中历史分层教学法[J]. 新课程(中学),2012 ,02:96-97.

[2]黄俊师.探讨教学反思,在反思中迎接新课改[M].新校园(学习),2012,(6):109.

[3]赵世伟. 高中历史分层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历史教学高中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