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鼻咽喉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

2015-08-28冯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4期
关键词:抗菌药铜绿单胞菌

冯丹

多重耐药菌是指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指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 而不是同一类三种[1]。近年来, 随着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逐渐减少和控制, 再加上抗生素和激素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 耳鼻咽喉真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次研究探讨多重耐药菌感染耳鼻咽喉患者的相关途径, 研究并总结减少感染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耳鼻咽喉疾病患者和社区患者共1156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98例, 女558例, 年龄17~84岁, 平均年龄43.2岁, 收集所有患者的痰液, 耳鼻喉分泌物等标本, 进行检验。

1.2 研究方法 取患者痰液、耳鼻咽喉分泌物进行细菌鉴定, 提取菌种基因组DNA, 然后PCR扩增至16srDNA, 与GeneBank进行对比, 本次研究使用BIOLOG鉴定系统, 以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为基础, 检测微生物的特征图谱,与数据库进行参比, 确定细菌种类后使用Phonenix TM System进行药敏鉴定。

1.3 观察指标 社区和医院内患者感染细菌构成比, 主要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耳鼻咽喉患者在社区内多感染革兰阳性菌, 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院内患者感染革兰阴性菌占多数, 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见表1。

2.2 两地患者对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情况 对两地患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进行记录, 结果显示各类药物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多重耐药菌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多重耐药菌两地分布情况(n, %)

表2 两地患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比较(n, %)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细菌的耐药性与抗生素的消费结构直接直接相关, 高价位抗生素用药量越大, 院内多重耐药的细菌比例和量也越大, 剂量的大小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病程的轻重、感染部位和药物毒性的大小等来决定, 剂量过小不仅无效, 可能还会促使耐药菌株的产生, 剂量过大疗效不一定增强, 可导致卫生资源浪费和对机体的损害。美国用于人类抗感染与农牧业应用各占50%, 其中用于院内抗感染仅占20%, 而社区却占了80%,滥用率为20%~50%;在农牧业中治疗性应用仅占20%, 而预防和促生长应用却占了80%, 滥用率为40%~80%, 每年有4万死亡病例是由耐药菌所致。中国的滥用现象较美国更为严重, WHO对中国滥用抗菌药的评估是:中国97%的病毒性支气管感染患者使用了抗菌药;在初级医疗保健体系中30%~60%患者使用了抗菌药。对于社区患者, 患者需尽量避免经验性用药, 减少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的机会,进行筛查, 必要时将患者送入医院及时治疗, 院内感染常发生在耳鼻咽喉的围手术期[2,3], 治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选择单间隔离, 也可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内;②当感染者较多时, 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病房门上贴出隔离标识;③患者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 都应电话通知相关科室, 做好准备, 防止病菌扩散。同时, 本院要积极向社区居民讲解耳鼻咽喉炎症的发生原因及相关注意事项, 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综上所述, 应根据患者所处环境及易感染菌类类别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 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1]梁智明, 杨延斌, 任剑雄, 等.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今日药学, 2011, 11(25):43.

[2]梁智明, 梁碧怡.临床药师会诊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细菌感染79例分析.中国药房, 2011, 6(8):9.

[3]吴启明, 郑明英, 林仕忠, 等.医院感染多重耐药细菌的检测及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0, 9(15):16-18.

猜你喜欢

抗菌药铜绿单胞菌
抗菌药的常见使用误区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持续性根尖周炎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兽用创新环保抗菌药的开发及其重要性
抗菌药在宠物临床的合理应用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齐口裂腹鱼肠道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