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

2015-08-28朱伟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24期
关键词:切术刮宫宫腔镜

朱伟华

子宫内膜息肉主要由于子宫局部内膜不断受到激素刺激, 导致内膜过度增生, 并朝宫腔外突起, 最终形成炎性息肉, 其为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1]。其为临床妇科一种常见的良性子宫内膜病变, 易导致不孕。目前, 随着我国宫腔镜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组探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在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0例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均满足《妇科内镜学》中关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24~50岁, 平均年龄(32.0±8.4)岁;85例单发息肉, 65例多发息肉;74例绝经前, 76例绝经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5例。两组患者年龄、息肉组成以及绝经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组患者术前均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并完善术前检查, 于月经3~7 d后进行治疗, 术前6 h指导患者将600 μg米索前列醇塞入到阴道内, 软化宫颈;宫腔镜设备使用全套奥林巴斯电视宫腔镜设备, 膨宫介质应用生理盐水, 控制膨宫压力为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 控制灌流液速度为240~260 ml/min。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在直视状态下应用环状电极对息肉基底部进行电切, 将切割功率控制为80~100 W, 电凝控制为40~60 W;酌情将息肉旁子宫内膜切除, 然后进行宫腔负压吸引;再次应用宫腔镜检查是否刮净。

对照组患者应用刮宫术治疗, 直视下确定息肉大小、位置、数目等, 在宫腔镜下应用合适刮匙刮取息肉, 应用负压吸引, 确保将宫腔吸净。

术后, 两组患者均应用4 mg安宫黄体酮, 2次/d, 连续应用3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个月的月经量、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对比 治疗1、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对比( ±s, ml)

表1 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对比( ±s, m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个月后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 75 3456.2±115.0 162.2±71.3a 172.5±78.5a对照组 75 348.3±108.9 210.6±86.5 247.7±78.6 P>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与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无一例并发症;对照组1例颈管狭窄, 2例宫腔粘连, 并发症发生率为4.0%,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复发, 复发率为1.3%;对照组12例复发, 复发率为16.0%,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指的是子宫内膜增生过度朝宫腔内突出,进而导致发生的炎性息肉,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经前或者经后阴道少量出血、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以及不孕等,易导致育龄妇女出现异常子宫出血、不育症等。在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 子宫内膜息肉病变导致发生的子宫异常出血列居第二位, 仅仅次于子宫内膜增殖症, 究其原因, 可能受到内分泌紊乱、炎症以及雄激素长期过高等因素影响[3]。国外研究报道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约为25%;国内报道,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为5.7%[4]。目前, 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主要以摘除息肉、消除临床症状以及降低复发率为目的。

目前, 临床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最常用的方法为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本组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应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结果显示, 治疗1、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月经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表明在减少月经量方面, 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能够明显减少月经量, 适宜于用来治疗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可能由于行刮宫术治疗时, 未将息肉基底部与周围内膜彻底刮除;应用电切术不仅能够将息肉彻底去除,而且能够酌情将息肉旁内膜去除, 进而能够大大降低复发率。

其中, 宫腔镜下电切术主要具备以下优点:①应用宫腔镜直视, 能够准确定位, 将子宫内膜息肉彻底切除, 还能够有效保留子宫内膜完整, 具有定位准确、不开腹、不局限手术范围、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耐受性、不影响卵巢功能以及保留生育能力的优点;②应用宫腔镜检查, 能够在明确子宫内膜息肉部位、数目、大小以及范围后, 对其同时治疗。

综上所述, 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 能够取得显著疗效, 并降低并发症率与复发率, 值得临床推广。

[1]王云.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7):4272-4273.

[2]苏小安.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比较.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17):2394-2396.

[3]徐红.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中国内镜杂志, 2010, 16(6):591-593.

[4]田晓娜.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疗效对比.临床医学, 2014, 34(1):77-78.

猜你喜欢

切术刮宫宫腔镜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瘢痕妊娠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术后护理体会
吸宫或刮宫手术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