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中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的叙事伦理分析
2015-08-27马海燕刘冰岳欣
马海燕+刘冰+岳欣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在国内被公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小说《发条橙》被视为当代经典。其运用后现代叙事技巧表现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其作品的哲学思考更是引人深思。从后现代语境切入,并通过叙事伦理角度分析伯吉斯在作品中一直思索的自由意志和道德问题,探究作品中道德始终高于一切的主题。
关键词:《发条橙》;安东尼·伯吉斯;后现代;叙事伦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4-0111-03
一、安东尼·伯吉斯的历史地位与《发条橙》的典型性分析
安东尼·伯吉斯( Anthony Burgess,1917-1993)是当代著名的英国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学教授,在欧美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安东尼·伯吉斯的著作超过五十部,曾获诺贝尔奖提名,其中《发条橙》《恩德比四部曲》和《尘世权力》被公认最为成功。伯吉斯通过反乌托邦的形式,并运用后现代叙事技巧表现了一个有关人类社会的自由难题,即如果赋予意志极端自由则将会给社会带来无穷的暴力,同时极权社会对人意志的控制又将导致人的自由的沦丧;极权主义要剥夺人选择自由的权利,而“自由主义”也未必能真正给人带来自由。此外,伯吉斯在小说中加入了大量的音乐,这些音乐成了贯穿小说的一条主线,它们前后呼应,突出了自由困境的主题。
伯吉斯在国内被公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发条橙》被看成是当代经典。正如专家提到的,《发条橙》作者揭示人的本质、探索更为普遍的人类问题的手段。《发条橙》描述了一个生活在未来英国社会的问题少年阿列克斯的成长故事,这里我们选取其典型特征加以简要分析。
1.小说以青少年自述为线索。小说的主人公,15岁的阿列克斯,以第一人称叙述着自己的经历。他表现出矛盾性,既酷爱贝多芬的音乐,又操着一口特别的纳查寄语,总在说,“又该玩什么花样呢”。在小说开头就详细描述了以阿列克斯为首的穿着怪异而且内心邪恶残暴的小痞子们,他们喝着掺有毒品的牛奶,打骂老人,抢劫商铺,无恶不作。
2.小说强调社会环境对人格影响巨大。在小说的第二部中,小阿列克斯被抓进监狱,后来像小白鼠一样愿意为一项叫做路德维克技术的试验充当试验品,他被强行剥夺了意志的自由,继而对暴力产生了条件反射,一点暴力也会引起他痛苦不堪。即使他仍然有恶念,但却再也无法作恶。而当他重新回归杜会时,只能任人宰割,这使他痛不欲生,最后跳楼自杀。
3.小说以塑造人物的自我觉醒凸显主题。小说的第三部,时局发生了逆转,自杀未遂的阿列克斯又被通过注射消除了条件反射,从而恢复了自己意志自由;然而此时的阿列克斯却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暴力,当局政府在他身上所施行的清洗再造才是暴力中的暴力。他终于懂得如何选择,渴望过普通人的幸福生活。走过了残暴的青春期,他终于成长并从容地回首往事,才终于发觉自己始终是上帝手中的一枚发条橙。从上述对小说的简要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后现代语境中作者娴熟地运用后现代叙事技巧营造了人类自由的选择难题和救赎之道。
二、从后现代叙事观分析《发条橙》的叙事特征
后现代小说的基本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语言游戏。通常观点是现代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后现代主义以“语言”为中心。
在实际应用中,后现代叙事话语并不是技法的操作,而叙事的结构、视角、情感色彩和语调特征就是叙事主体及叙事对象的生存状态,所以后现代叙事话语的产生是由新的叙事对象所决定的。随着当代社会和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变化,传统的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叙事话语已经难以有效地表现特定形态和内涵对象,由此创造了后现代叙事。当然这一趋势也与当代西方哲学和后现代文学对语言的功能的定位有关。
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叙事理论是叙事学理论逐渐发展到后现代的阶段性成果或是局部成果,而非关于后现代叙事的理论。严格讲后现代叙事理论就是后现代叙事学,但是前者似乎更受到学术界广泛的认可。后现代叙事理论主要强化了叙事行为和叙事作品中人的要素,叙事作品的建构和解构中根据不同需要加入不同要素,有的加入了作者的声音、叙述者的意志、人物的立场、读者的经历、批评者的视角,使得叙事作品更加生动、丰富、耐人寻味,也使得叙事作品具有了无限的解读空间。
作为上述理论的典型应用代表,伯吉斯的《发条橙》在叙述视角、语言形式、叙述方式等方面体现了三大特点:从青少年的视角来叙述,打破了权力话语和传统的观念;在小说中,运用“低俗”的语言打破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界限;运用反讽的叙述方式则完全颠覆了关于政府执政、人的成长过程以及人本质的价值体系。《发条橙》之所以能成为安东尼·伯吉斯的佳作和后现代叙事文本的经典之作,主人公阿列克斯这一当代小说中最典型的暴力形象的塑造功不可没。作为小说的叙述者,他的性格表现为毫无道德观和犯罪感。他精神信仰缺失,整天出没于跟毒品有关的奶品店。他没有目标,以至于每次干完一件事后都会问Whats it going to bethen.eh?由此可以看出,后现代叙事中也注重主题与叙事相互佐证。小说中,阿列克斯及同党不再膜拜上帝,视宗教教义于不顾,道德教义对阿列克斯来说只是空文,他们集体陷于罪恶而浑然不知[5]。
小说中后现代叙事特征的另一表现,在于伯吉斯对社会群体的细致了解并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小说主人公以施暴为乐,是当今的物质文明社会创造出的令人担忧的反道德产物。小说人物的典型性还在于,名字是在英文和俄文里共同使用的。许多评论家指出,虽然《发条橙》以英国为写作背景,但作者必定也以美国和苏联社会为蓝本。为凸显语言细节在后现代叙事中的重要标志作用,我们可以注意一个细节。阿列克斯这些青少年,使用一种特殊的语言“纳查寄”,从俄文借用来的,相当于英文中的“teen”。这个词的妙用在于,作者将其中的一个辅音稍加改动,便成了英文中的“恐怖片”,生动地暗示了西方青少年非常喜欢看恐怖电影的心理特点。
伯吉斯的讽刺才能在小说后现代叙事中也巧妙反映出来。他在阿列克斯入狱及出狱的经历中,突出描写了民主政府与专制政府的种种弊端。阿列克斯首先因民主政府放松社会治安的管理而放肆,乃至杀人,后来又因专制政府为了社会安定而被施以违反人性的治疗措施,成为另一种牺牲品。在这一篇章的描写中,伯吉斯的讽刺笔触十分尖锐。针对西方社会的流行观点:高雅的音乐和诗歌能教育好青少年,他专门设计了阿列克斯拥有欣赏古典音乐的才能,而且阿列克斯最喜爱的音乐恰好是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作品。联系到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残害无辜时,特意播放古典名曲的行为,伯吉斯的批判意图十分明确:道德教育与个人趣味不相干,阿列克斯呈现的是极其分裂的人格特征。通过上述解析可以看出,后现代叙事理论的应用中人物的立场与环境要素的构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三、从后现代伦理观挖掘《发条橙》的伦理特征
从伦理学角度看,叙事伦理的核心是“讲故事的策略”和抽象的伦理思考的结合。许多伦理学家经常通过叙述日常故事来探讨基本问题。研究从思维方式上已经摆脱了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本质主义与虚无主义、整体主义与零散主义的两极振荡。通过对当代文学潮流的分析可以发现,研究指向深重关切语言实践之伦理效果问题和意义认同问题,这也体现出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重建文学价值的建设性努力,即从叙事伦理角度回应后现代价值困境时所显示出来的思想活力和有效性。叙事伦理的真正意义是推动叙事批评和伦理批评有机结合,以及它们所分别代表的形式文论与人学文论综合化的趋势,所以理论界应自觉推进叙事学和伦理批评的有机结合,从而推动文论的综合化发展。文学伦理学批评关注的是文学之“人”作为一种道德存在的历史意义和永恒意义,批评的对象是文学作品的虚拟世界,重在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客观地审视文学作品中的伦理关系。
伯吉斯创作是为了表达他生活的世界的思想、情感、信念、观点。Orange在英语中有“橙子”之意,在马来语中却有“人”的意思(小说作者安东尼·伯吉斯曾在马来西亚生活过)。“发条橙”在小说中暗指“机械控制下横冲直撞的人”。作者也曾解释说“发条橙”——它标志着把机械论道德观应用到甘甜多汁的活的有机体上去。“上了发条的橙子”中“发条”与“橙子”关系的象征寓意或许我们可以从三个纬度去解读,但综合来看,都是对于“自由意志”和“社会限制”矛盾关系的辩证思考。在文章《再吮(发条橙)》中,他说:“我不是写给批评家而是写给民众的,特别是当他们处于弱势状态的时候。真正的成功就是要同时给人愉悦和启迪……无论一个作家多么差,如果他写的书改变了某个人的生活,他就实现了唯一值得拥有的成功,写小说的意义在于激发道德的改善或者智慧的增加。”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作者坚持认为道德始终高于一切的主题。
1.从伦理研究的对象看,小说人物具有独特阶层代表性。主人公阿列克斯和他的同伙是一群问题少年。突出的表现便是滥施暴力,损害社会规范和他人利益后毫无愧疚,只是为了满足个体的欲望。对于社会教化的那些大道理他们常以卫道士的口吻调侃自己的过错,社会规范的谴责并不能带给他们情绪上半点愧疚感与焦虑感。此外,他们思维清晰,情绪稳定,没有明显的精神问题。小说中人物拥有的这种异常的行为与人格模式被称作“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般认为是在先天的素质基础之上,通过个体与其生长环境的互相作用,以缓慢的速度逐渐发展形成的。精神分析认为人性本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之所以纯以自我的满足为出发点、知过不纯粹又毫无羞耻之心,是典型的掌管道德的“超我”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来的表现。而行为主义则顽固地不关心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伯吉斯塑造了这些一意孤行肆意妄为的年轻人,着力描写他们青春中充满了动物习性的侧面。
2.从伦理教化的方式看,小说提供了两种主流解决之道。小说中,政客试图通过新的手段进行狱政改革,“除政治犯外,其他犯人扼杀掉犯罪反射就可以了”,至于那些社会不稳定分子则收编到警察队伍中去。这些方法可能有其科学研究背景,不过我们发现政府这种解决青少年犯罪的作为,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是有伤害的。以现代社会伦理的研究实践对照,“强调教化”的处理方式中背后的用意也颇耐人寻味。
与上述方式对比,小说结尾看起来更像互动印证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人性观:相信人有“善根”,有向好的、强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强大潜力。作者曾经这样解释他的立场:“小说是建立在人生变迁的原则之上的艺术。除非能表明主角或者人物有道德改造、智慧增长的可能性,否则创作小说的意义其实不大的。”在小说结尾部分,阿列克斯遇到了唯一没有与他为敌的老哥们儿,对方厌倦了暴力,早已成家立业。正是在“好哥们儿”经历的影响下,主人公醒悟到自己也想结婚生子拥有美满安定的生活,意识到人生应有所建树而不是暴力破坏,对于自己的过去颇为羞愧,憧憬着能拥有洗心革面的未来。
3.从伦理基本理论的研究看,小说触及了社会个体的道德双重性。后现代伦理观认为道德深植于人们日常的情绪和动机中,在被发现时人们才予以认同接受,然后在历史中渐渐显现。人们将不会盲目接受未经个体检验的道德信条,通过阅读和实践,理解历史、时代、个体,伦理选择的非确定性和可能性会促使社会个体不断发现世界和自身的新意义。这也是伯吉斯代表作《发条橙》想要彰显的主题:人性的尊严与价值取决于选择善恶的能力,行善或作恶决定于各人的自由,个体自由并不因堕落而丧失,个体经由引导能够识善从而向善。
在后现代伦理观中不再探究外在的道德实体,道德取消了外在性的限制而走向回归个人之路,成为伦理学的内在观。权力已不再着力消除矛盾性,矛盾已从公众领域转移到了私人领域,需通过个人方式解决。获得目的和意义的明了性是个体的任务和责任,努力由个人做出,得到的失败结果也具有个性,对失败的指责、由指责引起的罪恶感也具有个性。即使个体做出道德行为仍没有权力要求社会回报,道德主体仅对自己的道德判断负责,与其他个体和社会标准无关,尽管获得个体自由却不可避免地陷入缺乏社会认同的孤独。
四、结论
伯吉斯的后现代叙事风格鲜明,其作品是道德的、伦理的、社会的、人性的深邃思考。运用叙事伦理理论研究后现代语境中的安东尼·伯吉斯作品,极具研究价值。从叙事伦理角度分析安东尼·伯吉斯的后现代叙事作品,可以发现其通过个人经历的叙事提出了关于生命感觉的问题,营构了具体的道德意识和伦理诉求。对于后现代主义作品研究来说,困难在于意义的不确定性。我们研究伯吉斯后现代小说,就是在这个“后”的限定之下的一种表达策略。它的基本意向是在现代主义之内强调某些被忽略的因素,或者机械模仿传统小说形式,使其在讽刺性的模仿中拥有新的意义。
叙事伦理作为一个复合式的概念,代表着人学文论与形式文论相结合的趋势和可能。从大的方向看,一方面伦理批评属于人学文论的范畴,而另一方面叙事学则属于形式文论的领域。而从文论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叙事伦理的复合化是叙事批评和伦理批评的有机结合,代表了形式文论与人学文论复合化的趋势。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推进叙事学和伦理批评的有机结合,进而推动文论的综合性发展。叙事伦理从理论基础讲不同于注重价值判断的理性伦理。它通过文学叙事来呈现生存的伦理状态,它是叙事的结构、形式和叙事意图、功能所建构的伦理空间,而不是故事中的伦理关系。叙事提供一种重新描述人的道德可能,伦理认知和道德力量能够在阅读中自然生成依靠的是叙事。从伦理形态讲,叙事伦理不但是虚构性和形式化的伦理形态,更是个体性与对话性的伦理重构。
综上所述,伯吉斯的写作是实用主义和流行文化的综合体,其作品《发条橙》集中体现了讽刺、类比和戏仿等多种艺术技法。同时在后现代语境的叙事手法中,集中表达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信念、观点,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对传统价值体系的颠覆性力量,即只有坚持对所谓真实世界的固有观念认识加以理性分析,强调体验中获得道德认知,才能获得自由权利并自由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