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盘疗法及其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2015-08-27李春华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

李春华

摘要:沙盘疗法,作为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技术,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对沙盘疗法的演变历史、实施方法和治疗机制及其在我国个体和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沙盘疗法在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沙盘疗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4-0089-03

沙盘疗法,国内又称为箱庭疗法或沙盘游戏疗法,是指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20世纪末传人我国,目前已成为国际上影响广泛的心理治疗技术。

一、沙盘疗法及其演变过程

(一)沙盘疗法的产生

1.威尔斯的“地板游戏”

1911年英国作家威尔斯(H.G.Wells,1866-1946),在其出版的《地板游戏》一书中,记述了自己与两个儿子一起分享的自发游戏过程。这些游戏都是在地板上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各式玩具放在一旁的盒子中,孩子自由地选择玩具在划定的区域内摆放。作为父亲的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想象性游戏中,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温暖而又亲切的。这是后来沙盘疗法的基本雏形。威尔斯观察到孩子从这种“地板游戏”中获得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愉悦”,并且一直坚定地认为,游戏能促进人的创造性思维。

2.洛温菲尔德的“世界技法”

1939年,受威尔斯“地板游戏”的启示,英国伦敦的儿科医生洛温菲尔德将“地板游戏”凝缩到空间限定的箱子,并将这种游戏看成是一种治疗技术。最初,是将收集的各式玩具模型放在箱子之中,让孩子们在箱子中游玩,孩子们将这个箱子称为“神奇的箱子”,后经对玩具及箱子进行整理,将这一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命名为“世界技法”(the world tech-nique)。

3.卡尔夫的“沙盘游戏”

瑞士的精神分析学家卡尔夫(D.Kalff)接受了洛温菲尔德的指导,并和荣格(C.G.Jung)的分析心理学的象征理论和原型理论相结合,为来访者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来访者在沙箱中运用玩具、模型来表达自己的无意识世界,可以使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卡尔夫特别重视治疗者与来访者的信赖关系的确立,将治疗者与来访者的关系称为“母子一体性”。她开始使用“sandplay”来区别于洛温菲尔德的“世界技法”。

1985年,来自五个不同国家的荣格分析学家和卡尔夫一起创办了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协会( ISST),1988年创立了美国沙盘治疗协会(STA),1991年沙盘游戏治疗杂志正式创刊。目前,国际上有几十个沙盘游戏治疗组织和专业研究机构,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与作用。

(二)沙盘疗法在中国的传播

沙盘游戏最初是什么时候由谁介绍到中国的,有不同的说法,但是目前这一心理咨询技术有两个旗帜性人物,一个是华南师范大学的申荷永教授,另外一个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日昇教授。申荷永称其技术为“沙盘游戏”,张日昇称其技术为“箱庭疗法”。

1.申荷永与沙盘游戏

申荷永教授经欧美将沙盘游戏疗法介绍到中国,他更强调该疗法的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基础,并在深入探讨沙盘游戏与中国哲学的契合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8月,申荷永和高岚受邀前往瑞士苏黎世参加第十三届国际分析心理学大会,接受了有关沙盘游戏治疗的专业培训,并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沙具和主要书籍)带回国内。1996年开始,申荷永指导研究生从事有关心理分析与沙盘游戏技术的专业研究。

2.张日昇与沙盘疗法

张日昇教授在河合先生及冈田康伸教授等的支持下将沙盘疗法介绍到中国。2006年5月,张教授出版了中国第一本《箱庭疗法》专著。

二、沙盘疗法的治疗机制

沙盘疗法发生作用的机制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l)重视患者与治疗者的关系,称之为母子一体性(the mother-childunity)。(2)以沙箱为中心,创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3)这一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可以使患者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4)普遍无意识的心象。(5)玩具的象征意义。

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自我治愈心灵创伤的倾向。但这一自我治愈力因各种原因有时会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机能,沙盘疗法,就是通过玩具、沙、箱子这样的物质载体,通过心理咨询师营造的安全、温暖、共情的环境,帮助来访者褪去身上的硬壳,把真实的我展现出来,恢复自愈能力,从而使其获得心理的康复和成长。通过象征的作用,无意识实现了意识化,促进个体的自我整合和疗愈。

三、沙盘疗法的材料及实施

(一)沙盘疗法的材料

箱子、玩具和沙是沙盘疗法中最重要的三种材料。

沙盘疗法的箱子规格为57×72×7(cm)。箱子内侧涂成蓝色,是为了使人在挖沙子时产生挖出“水”的感觉。此外,蓝色能够让人烦躁的心平静下来,箱子的重要作用是保护制作者自由地表现内心世界。箱庭的箱子是一个有边界限定的容器,四角正是相对于“天”的“地”而言,大地作为母性的象征给来访者一种安全与受保护的感受。

沙盘疗法使用各式各样的玩具或物品。玩具或物品本身接近于现实之物。梦、理想的境界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等,可以通过箱庭及箱庭中的玩具这样的三维空间表现出来。沙盘疗法并不要求特定的玩具,只要能准备各种各样的玩具或物品,让来访者能充分表现自己即可。必须准备的玩具有人形、动物、树木、花草、各种车船、飞行物、建筑物、桥、栏杆、石头、怪兽等。

沙子:沙子是沙盘疗法中必不可少的。箱庭以沙箱为中心,以箱子和沙子创造出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其中沙箱构成箱庭一个保护的外在限制的空间,而沙子在某种程度上构成来访者的一个内在释放和保护的空间,外围的限制与内在的释放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心理治疗起到调和与维护的作用。玩沙作为一种非言语的交流方式,有助于来访者与咨询者的沟通,给人们自由、放松、休憩的感觉,提供了一个自由、释放、保护的空间。

(二)沙盘疗法的实施方法与治疗机制

在实施沙盘疗法时,只需要治疗者下达如下的指示词:“请用这些玩具,在沙箱里做个什么,做什么都可以。”一般来说,来访者一看架子上的玩具和沙箱自会明白,并不需要更多说明,特别是对孩子更不需要什么说明就会马上做起来。和所有的投射法测试一样,治疗者只需回答,“你想怎么样都可以”或“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可以了”。

来访者在制作箱庭的时候,治疗者的首要任务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接纳、信赖、温和与安全的环境,治疗者在箱庭创作过程中,应尽量不去进行语言交流,更不要对来访者的制作进行干预。治疗者要仔细观察来访者使用和不使用哪些玩具以及怎样使用它们,必要时进行简单的记录。

箱庭作品完成以后,治疗者可以与来访者进行语言交流,可以询问:“这是什么呢?能说明一下吗?”也可让来访者对自己的作品主题进行命名。治疗者应以欣赏来访者箱庭作品的姿态,并通过追问、支持、解释、整合、疏通、启发,帮助来访者澄清制作的箱庭作品所代表的意思、表现的主题,达到对来访者的共感理解。这里特别强调“追听”而不是“追问”,在听的过程中,主要是让来访者达到倾诉、宣泄的目的,而不是满足咨询师对来访者作品的好奇心和验证对来访者作品的猜测。来访者愿意的话会对箱庭做较多的说明,由此展开一些讨论,从而把治疗过程推向深入,最终促使来访者自我治愈力得以发挥,实现沙盘疗法的治疗作用。

潜意识和意识的沟通,象征性的心理分析和移情是沙盘疗法治疗的基本原理。沙盘疗法给来访者提供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建立“母子一体性”的治疗关系,帮助来访者建立安全感,体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沙子和玩具可以帮助来访者更好地探索和表达自己,在制作过程中获得控制感和价值感;沙盘疗法作为沟通意识与无意识的媒介,为来访者提供对话的机会,帮助来访者解决其深层次心理问题。四、沙盘疗法在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一)沙盘疗法在我国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沙盘疗法引入我国以后,在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儿童的情绪疏导,促进儿童的心理成长,到缓解初中生的考试焦虑,到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疏导,从学校咨询到灾后心理危机的援助,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沙盘疗法在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从最初的儿童心理与行为障碍的治疗到初中生群体考试焦虑的缓解,扩展到大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治疗。主要包括幼儿的同伴关系,儿童的退缩行为,多动症儿童,被拒绝儿童,不安全依恋儿童,选择性缄默证儿童,儿童的攻击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不良,自我和谐,强迫思维,情感创伤,自我伤害,焦虑症等方面。魏明丽2009年对不安全依恋幼儿经过亲子沙盘治疗,发现亲子沙盘治疗可以帮助幼儿和母亲宣泄情绪,改善亲子关系。陈顺森,张日昇通过对初中考试焦虑学生沙盘作品特征的分析,发现沙盘疗法促进了考试焦虑者的心理成长。朱俊卿对焦虑症的沙盘治疗个案研究,表明沙盘疗法对焦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沙盘疗法在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沙盘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团体咨询和治疗中,也在灾后心理创伤的复原中发挥着独特的价值。沙盘的非言语和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可以为来访者提供足够的支持,激发其内在的治愈力量。团体沙盘疗法能影响团体的人际关系以及团体中个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从而对团体和个人产生治疗作用,其治疗效果也已得到验证。张雯,刘亚茵采用团体沙盘疗法对人际交往不良大学生的治疗过程与效果研究,结果发现团体沙盘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际交往不良大学生的交流焦虑和回避行为问题。陈宝佳等人采用团体沙盘疗法解决大学生寝室问题发现,将团体沙盘疗法与认知引导结合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尝试。此外,沙盘疗法在缓解警察心理压力、儿童创造力培养、促进儿童心理成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沙盘疗法是一种非言语的、无意识层面的交流,因此,对不易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对象,比如儿童,有语言障碍者、自闭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以及比较内向的来访者,是一种很好、很有效的沟通和治疗的方法。自产生到现在的几十年中,沙盘疗法的实践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除了可得到的缩微模型的数量及种类越来越多外,沙盘疗法的对象也开始逐渐从儿童转向成年人,从病人转向所有的正常人。

五、沙盘疗法在我国的发展展望

沙盘疗法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产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具体条件。因此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检验。

(一)沙盘疗法的本土化研究

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在多个领域应用沙盘疗法对个体和团体进行了心理咨询和治疗。虽然沙盘疗法融合了东方的哲学思想,特别是我国的易经哲学思想,但毕竟是从西方引进的治疗技术,如何将这一心理技术和我国文化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功能,仍然是今后沙盘疗法发展的一个方向。

(二)适用对象越来越广泛

沙盘疗法从最初只应用于儿童个别咨询,到从儿童转向成年人,从病人转向所有的正常人。在适应症方面,特别是从最近十年沙盘疗法的发展趋势来看,研究者对未成年领域的研究日益丰富,除了对特殊儿童如自闭症、灾区儿童进行心理治疗以外,沙盘疗法还走进学校,对健康的正常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调适。在对中学生的网络成瘾、考试焦虑方面的研究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大到成人。

(三)与其他心理疗法相结合

沙盘疗法最初只应用于儿童或成人的个别咨询,但目前越来越多地与家庭疗法、集体疗法等相结合进行研究。任何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多有其特殊适用群体和适应症状,而人是一个整体,因此将沙盘疗法与其他心理治疗方法结合对心理障碍者进行综合治理,效果将会更好。

(四)将沙盘疗法应用于积极心理的发展

目前我国运用沙盘疗法,主要针对具有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的人群进行咨询和治疗。而在关注消除心理疾患的同时,更应该将沙盘疗法应用于如何促进人群的积极心理功能发挥,促进人的乐观、幸福、快乐等积极的人性发展中来。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
信访工作中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