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影响因素的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2015-08-27李修德王程成张秀军
周 鑫 李修德 李 享 王程成 仝 菲 张秀军
237000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周鑫)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占所有住院的心律失常患者的 1/3[2,3],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4],其引起的并发症尤其是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但是,由于房颤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房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尚未明确的阐述,也尚无特效药物可对房颤进行控制[5]。所以需要对房颤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研究,筛检出高危人群,为房颤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本研究拟通过对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房颤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初步探讨房颤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组的选取:选取2013年1月至5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所有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试验组,入选的标准为:①临床医师根据心电图诊断为房颤患者;②多次住院时,选择资料最为完整的一次纳入分析。对照组的选取:将2013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非房颤患者按照其出院顺序编号,然后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选取对照组对象,首先规定起始的数字为随机数字表的第1行第1列,然后规定对应为偶数数字的研究对象入选为对照组,直至和试验组的例数相同为止。然后进行非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
1.2 研究内容
1.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身高、体质量等;
1.2.2 生化常规 包括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等。
1.2.3 血细胞分析 包括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等。
1.2.4 尿常规检查 包括尿酸碱度、比重、蛋白质情况等。
1.2.5 心脏彩超 包括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对资料进行双录入,应用SPSS 16.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首先利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出和房颤有关联的变量,然后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房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病例组278例患者年龄25~86岁,平均(54.69±17.183)岁;对照组278例患者年龄25~75岁,平均(45.33±16.067)岁。其他情况具体见表1。
2.2 房颤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以因变量为是否房颤患者(非房颤=0,房颤=1),自变量为一般人口学特征、生化常规指标、血细胞分析指标、尿常规检查指标、心脏彩超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BMI分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病、尿酸、LAD、LVEF、TG、HDL、LDL等与房颤的发生有关。具体有意义的变量见表2。
表1278 例房颤患者和278例对照组其他患者的基本特征[例(%)]
表2 房颤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
2.3 房颤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因变量为是否房颤患者(非房颤=0,房颤=1),表2中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进入变量标准为0.05,排除变量标准为0.10。结果表明,年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心力衰竭、尿酸增加、LAD增加是房颤的危险因素;女性、LVEF增加、TG水平增加、HDL水平增加以及LDL水平增加是房颤的保护因素,具体见表3。
表3 房颤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房颤的具体机制并不明确,研究显示其与很多因素有关,在本研究中,高年龄为房颤的危险因素,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6-10],提示房颤的研究工作应该尤其重视高年龄人群。另外,和很多研究结果一致[6,10],在此人群中,也发现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发生房颤,这可能与男女之间的一般特征以及其他因素不同有关,提示应该重视对男性房颤的预防。
另外,一些心脏相关疾病可能与房颤相关,比如高血压是影响房颤发生的因素,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4,6,11];冠心病同时也为房颤的危险因素,与陈晓丽等[4]及王丹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心力衰竭的个体更容易发生房颤,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4,6],可能与心力衰竭可使左房压力升高,激活交感神经,同时可促进心房间质纤维化改变,这些病理生理变化都可能与促使房颤发作有关[6]。提示我们在对房颤进行预防时,应该注意患有这些疾病的高危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王丹等[6]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与房颤之间存在相关,我们也发现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更加容易发生房颤,这可能与糖尿病对心脏的危害有关,很多研究都表明糖尿病是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12],也可能与糖尿病引起的其他自主神经重构等变化有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重糖尿病自身的危害,也要重视起其引起的房颤等危险。
研究显示氧化损伤可能是房颤产生的一种机制,而血尿酸与氧化损伤之间存在着关系[13],这可能是在该研究中发现尿酸高是房颤的危险因素的原因之一的原因,在其他的研究结果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4,7,14]。所以对尿酸高的患者应该对其可能发生的房颤进行早预防。
此外本研究也发现心脏的一些变化也与房颤的发生有关,比如左房内径增加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在其他很多研究中都已被证实[6,8,9,15];同时左室射血分数升高是房颤的保护因素[9],这可能与左室功能异常会导致左房灌注压升高,而左房压力升高可以引起房颤有关[6]。这提示我们对于有心脏病变的一些患者,更应该重视对其房颤的预防。
我们还发现血脂水平与房颤之间存在相关,比如三酰甘油水平与房颤呈负相关,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一致[7,9,15,16],但也有研究显示三酰甘油水平与房颤无关[17]。另外,与曹腾飞等的研究结果相似[15],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也与房颤的发生存在负相关,但也有研究显示HDL水平与房颤无关[17]。最后,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增加也是房颤的一个保护因素[15],这与国内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7,9,15,16]。血脂水平与房颤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具体机制并不清楚,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甲状腺功能水平、炎症状态及血浆中脂质水平和组分构成等因素相关[15],而不同研究之间的结果差异也可能与各研究的上述特征不同有关。
但是,一些缺陷可能会影响此研究的结果,首先,这是一个回顾性研究,由果及因,所以无法确定对房颤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本研究仅从六安市的一个医院中抽取了一部分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以影响了结果的外推性。
虽然我们的研究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是通过对我院的房颤患者进行研究,对于本地区的房颤影响因素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发现有很多因素可以影响房颤的发生,相关部门应该结合这些因素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促进本地区的房颤预防,提高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1]任红艳,郭春芳,华雨.心房颤动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647-648.
[2]尹长森,胡立群.华法林在慢性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3,34(1):99-102.
[3]刘阳,程涛.多层螺旋CT应用于检测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的价值[J].安徽医学,2013,34(4):465-467.
[4]陈晓丽,王红宇,张红宇,等.太原市社区人群心房颤动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5(9):2633-2637.
[5]申运华.心房颤动的发病机制 [J].安徽医学,2009,30(10):1247-1250.
[6]王丹,董平栓,魏文婷.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信息,2010,(12):3503-3504.
[7]张海锋,朱桢燕,姚文明,等.江苏高邮市农村居民心房颤动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10):773-775.
[8]赵瑞革,赵月,王荣军.高血压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预测因素[J].高血压杂志,2006,14(7):523-526.
[9]张杰,郑冬芳,史忠良,等.高血压病患者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207-208.
[10]周自强,胡大一,陈捷,等.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7):491-494.
[11]Smith JG,Platonov PG,Hedblad B,et al.Atrial fibrillation in the Malmö Diet and Cancer study:a study of occurrence risk factors and diagnostic validity[J].Eur J Epidemiol,2010,25(2):95-102.
[12]钱泓洁,汤正义.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病与相关发病机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2,11(1):84-87.
[13]李文强,刘文君.血清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2,18(22):3887-3889.
[14]Letsas KP,Korantzopoulos P,Filippatos GS,et al.Uric acid elevation in atrial fibrillation[J].Hellenic J Cardiol,2010,51(3):209-213.
[15]曹腾飞,陶晓玲,张贤锐,等.房颤与非房颤患者血脂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35(15):1604-1607.
[16]Iguchi Y,KimuraK,Aoki J,et al.Prevalenceof atrial fibrillationin community-dwelling Japanese aged 40years or older in Japan:analysis of 41436non-employee residents in Kurashiki-city[J].Circ J,2008,72(6):909-913.
[17]Lopez FL,Agarwal SK,Maclehose RF,et al.Blood lipid levels lipid-lowering medications and the incid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2012,5(1):15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