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供材料 搭建支架 从生活中直观理解数的概念

2015-08-26蒋敏

新课程·上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蒋敏

摘 要:在教学中不仅要明确教材意图,更要充分研究学生、关注学生想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材料、搭建有效支架,在学生知识经验的最近发展区,预设学生的“已知”,联系生活素材,使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预设学生的“未知”,在观察思考、合作学习中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向学生的潜在发展区过渡。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动态,捕捉随机生成,找准学生思维的生长点,在对比分析中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从生活直观中理解百分数的概念。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随学而导;数学意图

陶行知先生曾以“教学做合一”为校训,指出: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特级教师刘松老师也说过“三教、三不教”理论,“三教”即教重点、教难点、教易混淆点;“三不教”即学生已经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学生学了也不会的不教。我想,有效教学大抵就是如此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不仅要研究教材,同时还要研究学生,找准知识的生长点。以《认识百分数》为例,谈谈对小学数学教学有效预设与生成的几点想法:

一、明确教材意图,联系学生的学制订有效教学目标

《认识百分数》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中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分数意义、认识比,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在学过整数、小数、分数之后,对数的进一步认识。备课中,预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分数经验进行教学,给予学生定向的思维引导,以促进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整节课的教学分三个层次:(1)联系生活,使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2)通过观察思考、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3)在练习应用中,进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同时在与分数的对比分析中,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根据学的法子,提供有效的材料,搭建有效的支架,从生活中直观感知理解百分数

1.预设学生的“已知”,联系生活素材,完成对层次一的教学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时,创设篮球比赛情境,直接看视频问学生:“谁水平高?”看似莫名其妙的提问,但根据生活经验学生很自然地说出:“需要数据。”这时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先后给出两张不同的表格,学生对表格分析、比较,发现:投篮次数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投中次数就可以判断发挥的好坏;投篮次数不相同时,就不能单独比较投中次数。这里引导学生进行第一次讨论交流,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紧紧围绕“谁发挥得好”自主探讨比较的角度,认识到不仅要关注投中次数,还要关注投篮次数,要将这两个量结合起来看,围绕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很自然地联想到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为引出百分数做铺垫。

2.预设学生的“未知”,在观察思考、合作学习中完成对层次二的教学

提出中心问题、为学生提供可研讨的表格素材之后,从原始分数22/25、17/20、4/5通分成88/100,85/100,80/100的过程中,结合情境说说分数分别表示什么,在说的过程中体会表示谁是谁的一百分之几。说也是思维活动的一种体现,这是逐步渗透百分数的意义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的设计很好地利用了学生已有的分数知识基础,在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之间巧妙地搭建了一座隐形的支架,通过一定量的数学语言训练的积累,百分数的意义也就呼之欲出,初步感知到它是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为了让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经历知识的探索与发现过程,并不急于由教师去揭示概念,而是进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搜集的百分数,在一定量的比较中再发现共同点:都是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中,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在合作学习中自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是百分数”。至此,百分数的概念教学也就基本完成。在这一环节,也正符合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生学”,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和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挖掘学生的潜在知识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三、借助直观,化抽象为形象,找准学生思维生长点,突破教学难点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需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这一环节中又进行了两个层次的训练:

第一层次:进一步完善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并进行汇报交流,进一步认识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同时渗透百分比、百分率的认识。

第二层次:理解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借助补充题“有一杯盐水重( )千克,其中盐占了( )”进行分步教学,依次给出整数、小数、分数,让学生进行选填,之后针对分数进行提问,哪个分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并出示两幅图形:一个是单条线段图,一个是两条线段,借助直观图形,使学生眼见为实: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还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量的倍比关系,进行直观地理解,百分数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使抽象的数的概念变得形象化,增加学生的记忆点,同时也利于学生对易混淆点的辨析,在学生思维生长点处搭建有效的支架,突破教学难点。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以学定教,随学而导。

提供有效材料、搭建有效支架,教师不仅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要预设学生的“未知”,找准学生学习的知识起点和思维生长点,同时在教学中要使预设升华,充分关注学生、挖掘学生潜能,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在课堂“意外”之际,机智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化“意外”为“不期而遇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7.

[2]顾建芳.随学而导 巧妙生成.上海教育科研,2011(09).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支架式教学
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
大学英语听力中支架式教学模式探索
“支架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
“图谱支架”在幼儿园文学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运用支架式教学的相关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