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015-08-26苏艳霞孟宪景
苏艳霞 孟宪景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进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培养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设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1]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社会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多种关系建立起来的集合体。它要求每个个人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服从社会发展的各种要求。因此,个人必须依据一定的社会规则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勇敢地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义务,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新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当代大学生是中坚力量、主力军。可以说,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会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要想使当代大学生积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勇敢地担负起新时期社会赋予的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就必须大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大学生是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群体。从整体来看,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他们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热爱祖国和人民,能够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和兴衰密切联系在一起。但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使得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为一个不容乐观的社会问题。
有些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缺乏全面的认知。表现在他们能主动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表示要孝敬父母、规划发展自身。但却很少表示要承担起社会责任,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缺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
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重要性,但是在真正需要抉择的时候却总是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得失、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如在对理想的追求方面,总是觉得社会理想高远、太空, 可望不可及, 个人的现实生活才是最实惠的,因此更注重对物质享受追求。在生活学习中往往以自我为重心、不愿帮助他人、不愿与他人合作、对社会弱势群体漠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却往往还是置身事外等等。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中的重要性
如弗洛姆所说:“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也就是说,把他的个人个性塑造得极为接近社会个性,使他的欲望符合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需要。”[2]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集中、具体的体现就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正确判断世界的发展趋势, 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报效祖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这些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由浅到深、由微观至宏观循序渐进的教育,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培养方面具有着很强的学科优势。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首先,“05方案”中思政课各门课程的内容跟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学生的实际各方面联系很紧密,但由于具体的内容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大学生的思想及生活实际相脱节的问题,致使课堂教学内容缺乏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许多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思政课教学无法实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方面,虽然也有教师在教学方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但更多的教师仍然采用单一的理论灌输,即使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只是文字的罗列,缺乏多样性,没有做到把教学内容与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有机的融合;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缺乏良好的互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没有生机和活力。
再次,有些思政课的老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规律的认识不深,仍将大学生当成灌输对象,自己居于教学的中心地位,只是对学生进行责任认知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责任情感、责任实践等方面教育。由于缺乏情感的认同和实践的体验,使学生没有形成对社会责任感的深刻体悟,因此,也就不能将社会责任内化为自觉。
四、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给予正确的道德价值导向
只有让大学生正确地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有利于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关的论述有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3]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4]丹尼尔·帆尔也曾指出:“每个社会都设法建立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5]由此可见,一方面,个人不能离开社会,离开社会个人根本无法生存;另一方面,社会也不能离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则不可能形成。个人与社会既相互区别,独立存在;又彼此联系,共生共存,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深入挖掘社会主义的各种伟大理论, 对理论进行深入讲解用,用科学的理论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以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为基本任务的,高素质的学生是由高素质的老师培养出来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教师具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并不是都很高,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责任感。有的思政课教师对教学马马虎虎,不注意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宣扬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别妄想去改造社会。这种现状实在令人担忧。“教师是社会的代理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6]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应该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三)让大学生认识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途径是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有些大学生把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相对立,他们认为如果自己追求社会整体利益,就会影响到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思政课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社会发展了,社会整体利益得到实现了,才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才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 四) 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思政课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科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等。为了更好的对学生产生感染力,在思政课教学中,应注重例举一些大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例发挥良好示范作用。
(五)注重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作用。
社会实践是对课堂所授书本知识的具体运用、深化, 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积极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可以通过建立一些实践基地,更好地开展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包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基地开展实践教学,能够更好的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现实,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思政课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此外,还应着力探索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模式,比如可以把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学校的社会调查、学生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以及专业课的实习、见习等活动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到社会实际生活、到基层去,更好的增长见识, 提高实际本领, 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将来尽快融入社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陈德钦,胡凌鑫.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探索[J]. 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6) : 86-90.
[2]郭强. 如何发挥“思政课”教师对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 12) : 111.
[3]李艳秋.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成功(教育)2013(16).
[注释]
[1] 黄启红.论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223.
[2]埃里希·弗罗姆.对自由的恐惧[M].许合平,朱士群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 8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26.
[5]丹尼尔·帆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 1989: 197.
[6]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67.
本文系邢台学院科研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有效性研究”(项目批准号:XTXY13YB02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