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
2015-08-26李红军
李红军
摘要: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家庭教育几乎空白,其生理和心理的成长都面临着许多问题。
关键词: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85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重中之重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只是一味地溺爱,而打工在外的父母由于不能经常回家,和孩子的交流也越来越少,只是在物质生活上更多地满足孩子,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促使留守儿童在心理上、认识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判断上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心理逆反
农村小学教师普遍感觉到现在的孩子难教、难沟通,是因为有些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包括教师、同学等缺乏信任,逆反心理会增强,表现出对抗情绪。这些学生常常表现为“不听话”“恶作剧”,好与同学争吵,与教师顶嘴。据调查,还发现有些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很严重。他们对家人和教师的管教都置若罔闻,甚至在公开场合与教师和家长顶撞,以显示他们的反抗和玩世不恭。在校表现较差、人品较低、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没有集体主义观念。
2. 情绪消极
经过观察与分析,我们发现不少留守儿童的情感不稳定,且时常处于消极状态。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容易产生沮丧、孤独、焦虑等不稳定情绪,从而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 性格孤僻
一些孩子父母不在身边,又不愿与他人沟通,整天把自己闷在教室或房间里,对同龄伙伴的游戏不感兴趣。这样的学生,常常是父母离异、父母病亡或家庭经济困难等,他们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心理自卑,以为别人都用有色眼镜看他们,行动上自闭,尽量减少与外界接触的机会。
4. 电视、网络成瘾
长期缺乏父母监护,爷爷奶奶又管不了,一些留守儿童渐渐成了“小电视迷”,随着网络的发展,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还会受社会环境影响,迷上网络游戏,并且成瘾。认为只有在网络世界中,他才是主人,得到关注。这样,既影响了学习,又伤害了眼睛。
5. 缺乏上进心
有的孩子是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中长大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家里就是小皇帝,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在学习上有惰性,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思考解决,指望别人,主观上也没有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欲望,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学习成绩差。
6. 行为道德问题
在农村,爷爷奶奶多数是文盲,缺少正确教育孩子的经验;如果是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或过重管教;而农村学校,由于受到教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每个学生及时关注教育。造成有些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变化,且难以及时得到纠正;有的结交坏朋友,沾染恶习,如吸烟、喝酒、上网吧;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现象,如偷窃、打架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教育对策
1. 加强家庭教育,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尤其是出外打工的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交流和沟通,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身体和学习外,更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不但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明白生活的来之不易,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负责抚养监护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亲属应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从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高尚人格。
2. 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
这就要求家长多从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多和孩子沟通,密切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孩子进行一些心理疏导。建立班主任与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定期互动制度。可以通过QQ、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并且要有互动记录。定期召开家长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科学教育方法,推广那些富有经验而又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让他们当好孩子的引路人,对“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和整个社会负责。
3.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为了丰富“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笔者所在学校组织成立了科学实验兴趣小组、美术兴趣小组(包括书法、绘画、雕刻、手工等)、音乐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使其生活学习更加充实,使他们的思想和劳动成果能得到一定的肯定,这样可以给他们更多的自信心,使他们对生活和学习充满希望和期待。
4. 整合社会力量
政府要针对部分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的现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
5. 特殊问题要特殊对待
发现问题学生,不能讽刺挖苦,教师要结合家庭情况综合分析原因。对学校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成立“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由对应的帮扶教师具体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制订帮助计划,明确帮助时间、内容、阶段性效果。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不同形式的“手牵手”活动。
6. 加强法制教育
我们是一个法制的社会,而大多数农村孩子法律意识淡薄,这就促使了青少年犯罪率的攀高。对于留守儿童家庭法制教育为零,学校重视力度不够。班主任对学生宣传比较多的是《中小学生日常规范》和学校的各向规定。目前单纯的法律课农村学校还没有开设。笔者认为应该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如听法制小故事、看影片、读法制报等,学校还要定期进行法制教育活动,从而提高孩子们的法制意识,为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
总之,研究和探索促进武都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途径已经成为农村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不断学习,提高认识,不断创新,改善教育环境,提高教育质量,给留守儿童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参考文献:
[1] 王 祯.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1).
[2] 陈 刚.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2).
[3] 张 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初级中学 7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