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2015-08-26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湘南永州贸易

王 慧(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湘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策略研究

王 慧
(湖南科技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湘南三市自2011年获批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后,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区域合作意识不强,产品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配套能力不强,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该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应策略。

湘南;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是指加工贸易行业在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的空间移动或空间迁移现象。随着全球和东南沿海各地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加工贸易由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转移到中西部较落后地区,是加工贸易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1年10月,湘南地区正式获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成为了继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之后,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不同于其它三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湖南南大门,湘南地区毗邻粤港澳,武广客运专线、洛湛铁路、京港澳高速、二广高速、京广铁路等相互交错,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土地、矿产、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产业基础较好。

发挥这些优势,湘南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郴州、永州、衡阳先后成为中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郴州成为对接珠三角的主要桥头堡,永州成为湖南对接东盟的主要桥头堡。据统计,2014年,示范区三市湘南三市加工贸易进出口额5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5.2%,占全省加工贸易的59.2%。其中,郴州市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32.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衡阳市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14.23亿美元,同比增长41.38%;永州市完成加工贸易进出口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37%。

一 湘南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

从2011年10月湘南地区获批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三年来,湘南地区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如表1所示,湘南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1年的5.37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32.1亿美元,其中湘南地区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从2011年的3.3亿美元上升到2014年的28.65亿美元,加工贸易呈现进出口总额逐年上升、模式更加优化、市场日益扩大的趋势。

表1.2011-2014年湘南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二)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

作为衡量加工贸易整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工贸易增值率就是将同一时期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差额与加工贸易的进口额加以比较,具体计算公式为:

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

该数值越大,说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增值越大。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湘南地区的加工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加工贸易增值率不高,除了2011年为47.45%外,近三年均在30%以下,2014年为25.11%,与湖南省50.32%的比率相差一半。

表2.2011-2014年湘南地区加工贸易增值率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三)在全省占重要比重,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从表1.1的数据可以看出,湘南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在全省占重要比重,2014年,湘南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59.16%,出口额占全省的54.74%,三市加工贸易在全省的份额超过一半。但是,湘南三市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郴州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遥遥领先衡阳和永州,2014年,郴州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36.81%,衡阳占比16.42%,永州仅为6.03%。

(四)通关能力得到改善

近年来,湘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特别是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与此配套的通关和贸易便利化条件也得到了一定地改善。示范区建设之初,只有衡阳设有海关和检验检疫局,郴州尚未设立海关,只有长沙海关驻郴州办事处。永州的海关和检验检疫工作,由衡阳海关通过设立监管组的方式负责管理。

2014年9月9日,衡阳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这是湖南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保税区的运行与全省第二家、湘南首家“无水港”、衡阳公路口岸、“五定班列”共同组成了衡阳对外开放的“金字招牌”。此外,铁路口岸建设的前期工作也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

郴州海关是目前中国内陆海关政策配套最全的海关之一,具备深圳等沿海海关特有的“国际快件中心”功能。郴州出口加工区叠加保税物流功能,是我国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优、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郴州公路口岸、铁路口岸、铁路物流中心暨铁海联运、广州港郴州内陆港、“五定班列”开通运营,“一站式”、“一条龙”快速大通关平台已基本形成,具备了“无水港”城市功能,已成为湖南乃至中西部地区开放平台最全、功能最优的市州之一。

2012年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永州办事处、长沙海关驻永州办事处获批设立,标志着永州海关、检验检疫机构今后不再由衡阳隶属管辖。有利于永州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永州投资落户。

二 湘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湘南三市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区域合作意识不强

湘南三市由于在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交通网络等方面的条件相当,从而导致各市的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相似度很高。目前湘南三市虽然在区域战略方面作为示范区是一个整体共同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近几年各市也都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地方政府在政绩考核机制和实际利益面前有竞争和排名,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中缺乏一个上级职能部门的统一指导和个性化的战略选择,没有建立详细的分工、合作协调机制和制度,短期内仍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从各市分别起草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报告这些现象可以看出,三市政府欠缺大局意识、合作意识与共赢意识,导致湘南三市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出现了同质化竞争、产业雷同等问题,造成了区域间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二)产品多以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附加值不高

郴州市承接的主要产业有矿产品加工、能源化工、铸造、冶金、金银贵金属冶炼等,这些产业要求投入大量的初级矿产品,再加上生产设备相对简陋、缺乏节能减耗的新型生产工艺,这些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而且生产中伴随着大量污染环境的排放物质,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较高,存在着明显的“外部不经济”,影响到相关承接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衡阳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层次较低。初加工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比较多,主要为进入门槛较低、技术要求较低、投资较少、资源依赖性较强的行业:如非金属矿物开采和制品业、洗选业、零部件加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等等。

永州的加工贸易相比于其他两市相对落后,拥有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行业领域较少,发展规模也不大,加工链条短。目前永州加工贸易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产品只有制鞋、毛织、食品加工、电子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高新技术产品如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部件、IT产业、矿产品加工、家俬、电信等领域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还是空白,决定了永州加工贸易的档次较低。

(三)缺乏龙头企业,产业配套能力不强

目前,湘南三市虽然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集群匮乏,特别是热门的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更是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相互衔接的配套企业以及与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虽然富士康、欧姆龙、长丰汽车等知名企业已经陆续落户湘南地区,但这些企业普遍反映难以找到合适的配套企业,一些当地的产品或原料往往达不到转移企业的要求,这些企业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沿海地区或国外采购。

据商务部门对一些重点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发现,沿海发达地区关联产业的本地配套率已达 95%以上,而湘南三市本地的配套率不到 30%。特别是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等方面的设计制造能力不强,加工贸易中间品本地采购率低,相关产业配套能力低,加工贸易企业处于“一进一出、单一工序”的发展阶段,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较少,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加工产业链短,与其它企业的关联度不强,带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的作用不明显。这些额外成本,会抵消湘南地区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方面成本的优势,使得转移来的企业难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

(四)民营企业参与度不高

在湘南三市有实绩的加工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湘南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 80%以上,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所占比重甚微,外资企业长期占据湘南地区加工贸易的主体地位,并控制着关键技术和营销渠道,这在短期内可以促进加工贸易的增长,但在长远上却会延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 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的对策

湘南地区要更好地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要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强化政策驱动,制定三市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区域合作,发展高新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

(一)建立湘南三市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区域合作意识

一是要成立专门负责湘南地区产业转移的职能机构,全面统筹示范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工作。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在财政上保证该机构的运行,做好湘南地区承接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的统筹规划。政府在制定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战略时要突出三市的地方特色,从各市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当地的比较优势和资源优势。郴州可以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承接重点,建设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生产基地;衡阳市要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为承接重点,建设湘南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城市、湖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基地;永州应突出“产业承接、绿色引领、文化创新”三大特色,构建湘江千亿产业带、环阳明山绿色经济圈、蓝宁道新加工贸易走廊、湘粤桂边界民族经济区。

二是建立湘南三市合作交流平台,创建信息共享机制,互通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项目信息和招商引资产业需求信息,打破湘南三市及管辖县区之间的区域和投资贸易壁垒,以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企业跨区域横向协作,为企业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三是以产业同步、交通同网、能源同供、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为目标,切实抓好湘南三市规划的实施。产业同步,要注重突出重点,错位发展,合理布局,避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建议每个市明确1-2个支柱产业,并高标准规划、建设。交通同网,要围绕打通与粤港澳、海西经济区、北部湾等区际及示范区内的往来通道,加快完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能源同供,要注重调整电源结构,优化燃煤电源项目布局。加快建设天然气、成品油管道输送工程。重点推进太阳能光伏电站、生物质能热电厂、风力发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郴州、衡阳、永州等城市之间的大电网联网建设。信息同享,要注重合理布局互联网、通信、广播、电视等传输通道,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推进区域信息一体化。生态同建和环境同治,要注重整体推进湘江领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乡村清洁工程,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集中治理。

(二)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产业升级

继续发挥湘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加快纺织、服装、塑料、玩具、家具等产业发展,促进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要依托产业优势,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积极承接加工贸易配套产业转移,积极承接机械装备、钢铁、有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电力机车、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国际市场配置生产要素,重点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以加工贸易方式扩大出口,做好资源对接。要利用特色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如有色金属、能源、旅游、农产品等,加大以资源换项目、以资源换资金、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换管理、以资源换市场的力度,重点引进利用资源优势、提高资源转化附加值的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促进优势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三)抓好产业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加大产业规划统一布局的力度。建议政府制定湘南地区总体产业规划,分居湘南三市各自比较优势,每个市确定1-2个主导产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在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湘南三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以防相互恶性竞争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二是力争引进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要秉承“大招商、招大商”的理念,瞄准世界500强、国内100强等大型企业,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商贸物流、装备制造业、矿产品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纺织制鞋等主导产业开展针对性强的招商引资活动。对产值100亿以上的重大项目,可以实行优惠政策,例如对税收新增部分分年度按比例返还等。三是制定总部企业支持政策。总部企业的引进,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目前还没有总部企业落户湘南,政府要制定促进总部企业落户湘南地区的相关政策,吸引总部企业落户湘南地区。

(四)提高民营企业的参与度

目前,湘南地区的加工贸易80%以上以外资企业为主,而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加工贸易发展较难控制,存在一定风险,且外资企业受制于母公司的经营战略,还有随时撤回资本的风险。我们要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到加工贸易中来,力争以内资企业主导加工贸易,实现主体升级。然而,湘南地区的民营企业大都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力量不足、资金短缺的现象,融资难是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政府可以通过资金扶持、信用保险、出口退税等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为外资企业配套的方式,逐步扩大规模,力争成为加工贸易新的出口增长点。另外,还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适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此外,政府还可以为中小企业建立加工贸易信息服务系统,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教育培训、国际展览等服务体系,为中小型企业接单创造条件。

(五)优化湘南地区承接环境,增强承接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环境就是“气候”,企业就是“候鸟”,环境竞争力决定发展竞争力。湘南三市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以效率优先促进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降低产业转移的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让外来企业“无障碍进入、无障碍发展”。

一方面,要努力改善硬环境。湘南三市要加大投资,加快交通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大力破解交通制约,发展现代物流。目前,湘南三市现有的交通条件已经比较好,但是西南通道仍是瓶颈,要着力打通西南通道。同时,要进一步改善通关条件,逐步改善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硬环境。另一方面,要打造良好的软环境。湘南三市政府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法制环境,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和持续性,建设诚信政府,简化办公程序、转变工作作风,为加工贸易承接产业转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

(六)加快加工贸易人才培养,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目前,湘南地区加工贸易的专门人才还能匮乏,高级人才很难留住。首先,可以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湘南创业。要针对高级人才制定一些吸引的政策,如对世界500强生产型企业高管人员缴纳的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可以按规定给予个人纳税奖励。其次,可以围绕加工贸易转移企业的用工需求,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专门技术人才校企合作培训制度,如“富士康班”、“欧姆龙奖学金”等,为转移企业提供技能娴熟、数量足够的劳动用工。再次,还可以积极借用外脑,与省内外知名高等院校,如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开展紧密合作。最后,可以设立专门的加工贸易职业介绍机构,为企业有针对地输送劳动力,并对劳动力培训进行补贴。对用工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如2000人)以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纳标准可向得不沿海省份看齐。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来达到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目的。

[1]方芳.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大湘南开发研究[J].经济问题,2013,(10):117-120.

[2]陈国生,张瀚文,赵晓军,罗歆.大湘南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其化解对策[J].南华大学学报,2013,(8):6-13.

[3]杨文静.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三市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合作研究[D].湘潭大学,2013.

[4]贺胜兵,康曙光,周华蓉.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合作竞争的博弈分析[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6):54-60.

[5]汪鼎喜,王辉.论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11,(11):207-209.

[6]胡梅梅.湖南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1,(35):69-74.

[7]周鹏峰.提升湘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竞争力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2012,(4):56-59.

[8]贺映辉.湖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动力因素与思路[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7-8.

[9]关于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EB/OL].http://wenku.baidu.com.

(责任编校:张京华)

F727

A

1673-2219(2015)08-0092-04

2015-06-15

2013年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项目“湘南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策略研究”(项目编号 2013BZZ112);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慧(1981-),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外商投资。

猜你喜欢

湘南永州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永州滨江新城营销中心
永州至新宁高速公路即将开建总投资152亿元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走过湘南
湘南起义朱德“智取宜章”是否赴宴考辨
柳宗元“永州八记”新考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
永州植烟土壤有效钙、镁、硫分布状况与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