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头鸟纹探析

2015-08-26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办公室北京100006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比翼鸟河姆渡双头

刘 政(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中国国家博物馆 馆长办公室,北京 100006)

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头鸟纹探析

刘 政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中国国家博物馆 馆长办公室,北京 100006)

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多件器物上带有双头鸟纹,论文试对双头鸟形象的内涵和功能进行探析。

双头鸟;生殖;太阳;沟通

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多件器物上都带有双头鸟纹,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并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研究。但是关于双头鸟形象的内涵和功能,学者们目前仍未达成一致意见。①学界对河姆渡文化的一些鸟纹及其内涵争议较大,黄厚明先生对各种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辩正,其中就有关于双头鸟形象内涵的争议。详见黄厚明.河姆渡文化鸟纹及相关图像辨正[J].南方文物,2005(4).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头鸟纹器物

1.双头鸟纹骨匕(T21(4):18)。河姆渡遗址第一期文化遗存中出土了一件双头鸟纹骨匕。[1]59骨匕上有左右两组相近的图案,图案中心为圆圈纹,两侧为鸟,鸟身相连,两鸟头背向而立。(图1)

图1.连体双鸟纹骨匕上的双头鸟图案

2.双头鸟纹象牙雕刻(T226(3):79)。河姆渡遗址第二期文化遗存中出土了一件连体双头鸟纹象牙雕刻(T226 (3):79)。[1]63此件象牙雕刻,发掘者将其命名为“双鸟朝阳象牙雕刻”。②关于象牙雕刻上的双鸟,很多学者认为是两只鸟,但宋兆麟和王士伦等先生认为这是双头连体鸟的形象。宋兆麟先生说,“上述两个图案(指骨匕和象牙雕刻的图案)内容是相近的。其主体是双鸟,无论是相向还是相背,双鸟身都连在一起,可谓连体鸟”。王士伦先生明确提出,这种连体纹饰“肯定还有深刻含义”。本文也认同这种观点,故而把这件象牙雕刻列入本文考察对象。见宋兆麟.河姆渡骨匕对鸟图案试析[J].中国历史博物馆刊.1997(1).王士伦.越国鸟图腾和鸟崇拜的若干问题.[J]浙江学刊.1990(6).但学界对于这个定名还有争论,为了便于论述,本文直接称其为双鸟纹象牙雕刻。这件象牙雕刻两鸟首彼此相向,中心部位为五圈同心圆,同心圆上光芒四射,圆圈以下刻画较为模糊,似为鸟身及鸟羽(图2)。

图2.连体双鸟纹象牙雕(T226③:79)上的双头鸟图案

3.双头鸟纹木雕神器。2012年,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出土了一件连体双头鸟木纹雕神器。[2]这件木雕造型为背向的双头连体鸟,身体连接处两边分别有一个圆环,中间为两个横置的“介”字形符号。(图3)。其形象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匕上的双头鸟形象相似,皆眼大而突出,喙尖锐而巨大,形象颇为凶猛。

有学者提到,河姆渡文化中带连体鸟图案的器物非常多。[3]149看来,双头鸟的图案在河姆渡文化中非常流行。双头鸟形象到底具有怎样的功能和内涵?我们先试着从中国传统文献中找一找答案。

图3.田螺山遗址出土的木雕器上的双头鸟图案

二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双头鸟的记载

中国传统文献中与双头鸟相关的记载并不很多,主要有比翼鸟、同心鸟、共命鸟等等。[4]106中国很早就有了比翼鸟的传说。中国古代所说的比翼鸟原型,现在所见文献中最早的记录应该是在先秦时期,但其时并不是以“比翼鸟”这个词出现的。《山海经·西山经》说到,“西次三经之首,名曰崇吾之山,……有鸟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邢昺提出,这里的“蛮蛮”是郭璞认为的《尔雅》中的“比翼鸟”。①《尔雅·释地》提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宋人邢昺在《尔雅疏》中注解这段文字时说,“释曰:案《山海经》云:‘崇吾山有鸟,状如凫,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飞,名曰蛮蛮,’郭云比翼鸟也,色青赤,不比不能飞。《尔雅》作鹣鹣者,正谓此也”。在《山海经》里,比翼鸟是一种灾难的象征。比翼鸟作为古代一种祥瑞而出现,大约要在汉代。山东嘉翔县武梁祠屋顶画像石上成行地雕刻着祥瑞征兆图,每幅图边还有榜题。其中第三行中有榜题“比翼鸟,王者德及高远则至”。[4]至少从这时候起,比翼鸟已经具有了祥瑞之意。后来比翼鸟又用来形容爱情忠贞不渝,比翼鸟的这种象征意义广为人知。

同心鸟一词出现得较晚,据现有的文献来看,同心鸟出现似乎已经到了南北朝时期,在当时可能是比翼鸟的一种别称。如《宋书》中说,“同心鸟,王者德及遐方,四夷合同则至”。《玉台新咏》中有这样的诗句“齐彼同心鸟,譬此比目鱼。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牢”。显然,这里的同心鸟同比翼鸟一样,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了“王者德及高远”和爱情忠贞的含义。

但是古代文献中所说的比翼鸟(同心鸟)形象似乎与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头鸟形象不同。“中国古代所说的比翼鸟是两只鸟并在一起飞翔,每只鸟有一只眼睛和一只翅膀。《尔雅》同时列举的四方四种动物都是这样的双体并列,可以互为证明。”[5]

共命鸟,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得更晚,一直到唐代才有关于共命鸟的记录。共命鸟是佛教中传说的耆婆耆婆迦鸟,又称命命鸟、生生鸟等。②已经有一些学者对共命鸟这一题材进行过研究,如金申.谈共命鸟[J].文物天地1994.(3);金申.共命鸟小考.佛教美术丛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赵超.共命鸟与比翼鸟[J].中国历史文物.2006(1)等。按照《佛本生经》中的讲述,共命鸟本是雪山中的双头鸟,其中一个头叫迦喽荼,另一个头叫忧波迦喽荼。有一次,忧波迦喽荼在睡觉,迦喽荼独自吃了一朵花而没有告诉它。忧波迦喽荼醒来后便怀恨在心。有一次遇到一朵毒花,正好碰到迦喽荼在睡觉,忧波迦喽荼便也独自吃了,结果造成两个头都中毒死亡。[6]《法苑珠林》把这个故事收入“恶友”篇,用来警示世人。虽然,共命鸟两头而一身的形象与我国河姆渡文化双头鸟形象有共通之处,但是用佛教中的共命鸟来解释我国史前时期的双头鸟形象显然是行不通的。

由此看来,中国史前时期的双头鸟图案与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比翼鸟(同心鸟)、共命鸟等形象并不相同,双头鸟图案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似乎难以从文献记载中找到解释。

三 学界关于史前时期双头鸟图案的阐释

双头鸟的图案为什么在河姆渡文化中流行?具有什么样的含义?目前学界对此意见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双头鸟图案是一种对称的图案,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对称是来自对动物形体和人的形体的模拟,这种形体本身就是对称的,证明——动物大部共有的横的对称。”[7]144双头鸟图案是一种对称,具有普遍的审美意义,这种解释接受度比较广。但学者一般认为,双头鸟的图案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美学形式,它还寓含着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2.双头鸟图案与河姆渡先民的繁殖巫术有关。这种观点以宋兆麟先生为代表。宋兆麟先生认为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头鸟纹骨匕和双头鸟纹象牙雕刻上的双头鸟图案除了是一种对称之外,其实质是双鸟交合,代表着孕育。他明确指出,河姆渡文化出土的双鸟连体图案是当时原始居民信仰的产物,连体鸟的实质是两鸟交合的形象。两鸟之间的重圈纹并不是太阳,而是鸟生之卵,正是鸟卵才引申出生殖和繁衍。至于为什么选择双头鸟来暗示繁殖,宋兆麟认为是因为“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对鸟的旺盛生殖能力有较多的认识,特别是卵,它是鸟类繁殖的象征”[8]。

还有一些学者也认为双头鸟图案可能与繁殖巫术有关。王士伦先生认为连体“或者意味着双鸟交感繁殖”[9]。牟永抗先生认为双头鸟纹骨匕和双头鸟纹象牙雕刻上的双鸟皆为左雌右雄,是一对亲鸟,两者皆有“生命或生育的主题含义”[10]417。无独有偶,分布于江汉地区的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家河文化,也出土了一些陶塑连体鸟。[11]这种连体鸟,其实就是双头鸟的形象。有学者认为,这些连体鸟,大概是象征禽兽的交感和繁殖行为,与原始巫术有关。[12]299

3.双头鸟与圆圈纹的组合与史前人民对太阳的崇拜有关。与双头鸟共存的圆圈纹到底代表什么,学者未达成一致意见。以河姆渡文化双头鸟纹象牙雕刻为例,一般认为双鸟中间的圆圈图案是太阳纹。他们认为太阳和鸟一起出现是中国古代艺术上一个非常流行的图式,在考古实物中多有发现。其次,河姆渡文化象牙雕刻中间的圈纹上方刻有象征太阳光芒的光焰纹,另一件骨匕右边那组图案中间的重圈纹外也有着类似的光焰纹。由此看来,与双头鸟共存的圆圈纹为太阳纹似乎非常具有说服力。

但关于双头鸟与太阳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学者有了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象牙雕刻上的图案是“双鸟朝阳”,发掘者就将其命名为“双鸟朝阳象牙雕刻”。有的学者对此提出了异议。陈忠来先生认为此件双鸟和太阳牙雕,正确的命名是“双鸟舁日”,即双鸟擎日飞行,是中国古老的太阳神像。他认为“双鸟朝阳”是文明人的观念,将它用在原始人创作的牙雕上是不恰当的。在此件象牙雕刻的构图中,太阳是发光发热的球体,而双鸟是太阳赖以飞升天穹的运载工具。[13]220-225李修松先生也具有类似的观点,认为这图案表示的是“双鸟负日”。他揣测在河姆渡人看来,正是因为两鸟共同负日飞升飞落,太阳才早晨从大地(大海)上升起,傍晚从天空落下。[14]

4.双头鸟与重圈纹的组合象征着“双鸟育阳”或“双鸟创世”。这种观点比较新颖,由宁波大学的唐德中、徐翔先生首次提出来。他们认为,河姆渡文化的双鸟纹象牙雕刻上两鸟神态亲昵,头相对、身相连,左鸟头颈长一羽冠,为雌鸟;右鸟头颈长三羽冠,为雄鸟;两鸟中间有五重同心重圈纹成孕育日出状,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百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并认为如果上述解释如果成立,则该象牙雕刻宜更名为“双鸟育阳”或“双鸟创世”。两位研究者甚至据此认为,“双鸟尤其是连体鸟图腾,是中华民族‘和合’理念的原始雏形[3]148。仔细来看,这种观点其实综合了前面两种看法。首先,它认为双鸟间的圆圈纹是太阳;其次它跟宋兆麟等先生认为的双头鸟图案跟繁殖巫术有关有着相似点,只是它认为双头鸟孕育的是太阳和世界,宋兆麟等先生认为双头鸟孕育的是鸟卵。

由此看来,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河姆渡文化的双头鸟纹具有一种形式上的对称美,并且经常与重圈纹结合在一起,与河姆渡人民的生殖巫术或者太阳崇拜有关。应该说这些看法和解释都有其道理,皆可自备一说。其中,后一种观点,即双头鸟与圆圈纹组合在一起的图案象征着河姆渡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更是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我们还可以在国外找到类似的例子来证明此说的合理性。

墨西哥地区的原始图案中,有非常多的双头鸟图案与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头鸟造型异常相似。这些图案也是由双头鸟和圆圈纹共同组成的,有的是双头鸟在圆圈纹里面,有的是圆圈纹在双头鸟的腹部位置,有的圆圈纹旁边还分布小圆点或者光芒状射线,似乎是象征烈焰光芒。这里的圆圈纹显然也是代表太阳。[15]73-81(图4)

图4.墨西哥原始图案中的双头鸟图案

双头鸟和圆圈纹共同组成的构图在墨西哥另一件古代文物中体现得更清楚。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州的瓜达拉哈拉地区博物馆藏有一件科利马州出土的玛雅双头鸟形陶靠背,其时期为玛雅文化古典时期(大概为公元250年—900年)。研究者认为这件双头鸟形陶靠背中的鸟,从形象上来分析是一只鹰。鹰在玛雅神话中经常作为太阳神的使者出现。这件双头鸟形陶靠背中的鹰通体红色并有着光轮形的眼睛,其代表太阳的象征意义是非常明确的(图5)。

这件双头鸟形陶靠背的造型与我们所见到的河姆渡文化中双头鸟与圆圈纹的组合图案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陶靠背中的双头鸟形象确定无疑是代表太阳的,那么我国学者推测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头鸟与圆圈纹的组合图案与河姆渡先民对太阳的崇拜有关,应该说有着相当的道理。

图5.玛雅双头鸟形陶靠背

但是,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头鸟纹除了与史前人们的繁殖巫术和太阳崇拜有关之外,是否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寓意?或许我们可以从国外古代文化中的双头鸟图案中找到一些启示。

四 国外古代文化中的双头鸟图案及其文化内涵

在玛雅文化遗存中,人们也发现了双头鸟的图案。墨西哥卡洛斯·佩伊赛尔·卡马拉地区人类学博物馆收藏一件陶香炉座(图6)。[16]228此香炉座为一位双脚站立在美洲豹头上的人物形象,人的头顶是一只双头鸟的造型,人物的衣着华丽,周围背景彰显了神秘的玛雅文化。在古代玛雅,人们认为香炉座是有生命的,因为神性在其中。在帕伦克这类城市中,人们通常把这类作品放在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而特壁胡拉帕的人们则会把这类作品放在洞穴内,在香炉里燃烧柯巴树脂,从而使洞穴成为天堂、人间和冥界的连接点,令玛雅祭司得以与神灵沟通。[16]224在这里,陶香炉座无疑是祭司与神灵沟通的工具。而铜香炉座上的双头鸟肯定也不是寻常之鸟,在玛雅祭司看来,双头鸟显然具有帮助他们与神灵沟通的神力,所以人们把它的形象雕刻在陶香炉座之上,以助祭司与神灵沟通。

图6.玛雅陶香炉座

除此之外,土耳其的阿拉卡-休于大门巨石浮雕上也有着双头鹰(鸟)的形象(图7)。[17]巨石浮雕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3-14世纪,属于赫梯王国时期。①Robert L.Alexander指出,在公元前第二千纪的早期,这种双头鹰的造型在安纳托利亚艺术中是非常常见的图案,它在亚述人的印章设计中经常出现,在赫梯王国时期它在印章设计中又变得非常流行。阿拉卡-休于大门东西两边的石柱底部都是一只双头鹰的形象,其上分别是一个男性和女性的形象。学者认为浮雕上的男性和女性分别是赫梯王国的国王和王后,国王正在主持宗教仪式。双头鹰的形象和正在主持宗教仪式的国王形象共同出现在浮雕上,说明在赫梯文化中,双头鹰不是人间之物,而是与宗教祭祀有关的神物。这一点,同玛雅文化中的双头鸟相同。

图7.阿拉卡-休于大门巨石浮雕石雕上国王及双头鹰图案

在玛雅文化和赫梯文化中,双头鸟都是与宗教祭祀有关的神物。尤其是在玛雅文化中,双头鸟具有帮助祭司与神灵沟通的神力。为什么双头鸟会具有如此神力呢?我们先来回答为什么鸟会具有如此神力。

在玛雅文化中,鸟是联系不同世界的纽带。玛雅人认为,鸟在天、地、水之间都具有生存能力,因而它成为帮助人类与天上神灵、冥界神灵沟通的神秘生物。[16]144

那么在河姆渡先民看来,鸟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神力呢?我国已有学者注意到这一问题。王宁远先生认为在河姆渡人的观念中,鸟与以重圈纹表示的太阳形象关系最为密切。这一点,他与上述多位学者的意见是一致的。但是王宁远先生进一步指出,在河姆渡文化中,鸟是太阳的捍卫者与运载者,是太阳与人之间的沟通者,具有沟通天地的功能。[18]王士伦先生也认为,河姆渡文化中“这种异首连体,并且中间刻有太阳,可能表示鸟是空中神秘的动物,是介乎人天之间的神使”[9]。王宁远和王士伦先生的看法无疑是很有道理的。鸟因为具有飞翔的能力,能够飞向空中,河姆渡人便把鸟看作一种神秘之物,认为鸟能够把天及住在天上的神灵的旨意带给人间,并把人间的愿望带给天及天上神灵,这是很自然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有学者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鸟形器“是捆绑在木棒上,立于房屋顶或祭祀场所起图腾柱作用的装饰”[19]。鸟的形象与河姆渡先民的祭祀行为联系在一起,这一点应该是无误的。

双头鸟是一种造型特殊的鸟,在玛雅文化、赫梯文化和河姆渡文化中都多有存在。前文已经提到,在玛雅文化中,双头鸟被雕刻在陶香炉座上,它在帮助祭司与神灵沟通上发挥的作用显然比一般的鸟更大。河姆渡文化中的双头鸟应该也能发挥类似的作用。王士伦先生认为,河姆渡文化中的双鸟连体纹饰“肯定含有神秘的寓意”[9]。现在看来这种神秘的寓意或许就在于此。

河姆渡文化、玛雅文化不约而同地选择鸟,甚而选择双头鸟这种特殊的形象作为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者,这到底是由文化之间的传播造成的,还是不同人民面对同一客观现象所产生的相同心理反应,目前本文还不能说清楚,但无疑这是一种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河姆渡文化的双头鸟纹除了与河姆渡先民的生殖巫术和太阳崇拜有关以外,还蕴含着深层次的文化含义。双头鸟被河姆渡先民视为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者,在河姆渡先民的祭祀行为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上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2]孙国平.梦回远古从河姆渡到田螺山[J].大众考古,2013, (5):41.

[3]唐德中,徐翔.华夏和合为文化原始雏形——河姆渡先民连体双鸟图腾新释[A].河姆渡文化新论——海峡两岸河姆渡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

[4]赵丰.汉晋刺绣与双头鸟纹样[A].丝绸之路:艺术生活[C].香港:艺纱堂/服饰出版社,2007.

[5]赵超.共命鸟与比翼鸟[J].中国历史文物,2006,(1):34.

[6][宋]法云.翻译名义集(第七卷)[C].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0.

[7][俄]普列哈诺夫.论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73.

[8]宋兆麟.河姆渡骨匕对鸟图案试析[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7(1):25-26.

[9]王士伦.越国鸟图腾和鸟崇拜的若干问题[J].浙江学刊, 1990(6):25-29.

[10]牟永抗.东方史前时期太阳崇拜的考古学观察[A].牟永抗考古学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1]周光林.浅议石家河文化雕塑人像[J].江汉考古,1996,(1): 58.

[12]张绪球.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3]陈忠来.太阳神的故乡——河姆渡文化探秘[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14]李松修.上古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的太阳崇拜[J].历史研究,2002,(2):20.

[15]大陆书店编辑委员会.原始图案大全[M].台北:大陆书店出版,1979.

[16]吕章申.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玛雅:美的语言[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有限公司,2014.

[17]Robert L.Alexander.A Great Queen on the Sphinx Piers at Alack Huyuk[J]. Anatolian Studies.Vol.39(1989):151-158.

[18]王宁远.河姆渡残陶画的释读——兼论河姆渡文化的原始崇拜[J].南方文物,1997,(1):75.

[19]孙其刚.河姆渡文化鸟形象探讨[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7,(10):14.

(责任编校:王晚霞)

J201

A

1673-2219(2015)08-0168-04

2015-06-01

刘政(1983-),女,湖南永州人,馆员,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古代中西文化交流。

猜你喜欢

比翼鸟河姆渡双头
山海经之双飞“比翼鸟”
你知道“双头鹰”的由来吗?
比翼鸟象征意义的演变探究
你知道"双头鹰"的由来吗?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
双头鸟
宁波风物志
穿越之旅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
弹性耦合双头分子马达的一维hand-over-hand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