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壳”县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创新重建对策研究

2015-08-26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监察员韩长江

中国合作经济 2015年9期
关键词:县联社股金空壳

□文/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监察员 韩长江

“空壳”县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创新重建对策研究

□文/河北省供销合作社监察员 韩长江

基层社改造重建三条路径:一是对条件较好的基层社实行改造转制、规范提升、拓展经营领域,增强服务能力,实现多元化经营,逐步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二是通过上级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等办法,在为农服务中逐步实现改造;三是在基层社空白地区,可根据需求,采取多种方式新建基层社

在与市场经济的碰撞中,县级社有企业和基层社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发生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其生存状况相当复杂。有的越做越大,越办越好;有的勉强以租为生;有的有证照无业务,名存实亡;还有不少依法破产清算,完全丧失了企业法人地位;有的县组织体系、经营体系残缺不全;有的全县整体破产,成为地地道道的“空壳”县。面对这种极为复杂的现实,要实现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和经营体系改造重建,看来还很难一下子能够找到可医治百病的一剂“灵丹妙药”。

“破产”之殇与重建之难

县(市)供销社的基层社连片破产和社有企业整体倒闭的局面,既有供销合作社自身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原因,也有政府推动的因素,最终县社几乎成了一贫如洗的“空架子”。

中央11号文件的出台无疑给“空壳”县社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福音,但与基层社、社有企业比较健全或尚留一定资产的县(市)社相比,其改革重建的特有难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失去了改造的“母体”。在基层社比较健全的地方,虽然人才缺乏,为农服务功能不强,但可以通过能人治社或以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改造传统基层社的办法来补救,而在基层社“空白”县,由于原来的基层社早已失去法人资格,没有了“母体”,所谓“改造”就无从谈起。二是在部分基层社还存在的地方可采取“中心社”管理模式,在“空白”乡镇设点经营,实现“网点全覆盖”做到“供销”服务不断档,但“空壳”县却“无依无靠”。三是在全县基层社虽然不复存在但县社主要公司比较健全的地方,可采取县社公司在乡镇吸收“加盟商”的办法实行连锁经营,逐步发展完善,而“空壳”县却无此抓手。四是重新注册基层社不仅县社无能为力,从法律上也困难重重。

“空壳”县社基层组织重建的路径选择

“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是中央对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的总基调、总目标、总要求,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仅适用于基层社、社有企业,也同样适用于县级联社。实践证明,基层社改造重建至少有三条路径可走:一是对条件较好的基层社实行改造转制、规范提升、拓展经营领域,增强服务能力,实现多元化经营,逐步办成以农民为主体的综合性合作社;二是对困难社可通过上级社帮扶、社有企业带动等办法,在为农服务中逐步实现改造;三是在基层社空白地区,可根据供销合作社实际和当地农民需求,采取多种方式新建基层社,新建基层社要按照合作制原则规范创办。

——直接将基层社注册为专业合作社

中央11号文件明确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基层社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工商注册登记,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注册后的基层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注册后的基层社持有和管护”。也就是说中央不仅将其视为改造基层社的一种新途径,纳入“基层社”重建的范畴,而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实际上,这种做法早已有之,这也是供销合作社领办、创办、共建专业合作社的最简便的做法、最有效的办法、最普遍的现象。因此,基层社重建不只是名称的统一,形式的恢复,而在于有无“实际内涵”,

基层社改造重建实现途径

要抓好县联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的规划设计;抓好县联社资产运营管理中心或相应机构的组建与运营;抓好新型基层组织的整合与管理;抓好县级联社改革重组的筹建、组织与实施这应作为今后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重建的优先选项,大力普及推广。

——直接增资扩股对接

即不论是社有企业还是基层社都可以直接选择发展良好、带动力强、管理民主,符合合作制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合作伙伴,直接增资扩股,使其成为供销合作社的新型基层组织。

——用专业社直接代替基层社

上述两种通过直接投资的办法将专业社办成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组织既然可以,那么,采取用现有的专业合作社直接代替基层社的办法也可行。根据主要有两条:一是虽然采取投资的办法将专业社办成基层社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办法,但这对“空壳”县来说,由于实力有限,很难办得到,不太现实,没有普遍意义。二是合作社的性质决定了合作社正确的投资路径应该是“联合社吸收专业社股金←专业社吸收社员股金”,这与公司制“股东投资母公司→母公司投资子公司”的投资路径正好相反,存在本质差异。有权威解人士认为,如果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到一定程度,用它来代替我们基层社的组织形式,也不是不可以。

治理机制目标模式与实现途径

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困难县实际,“空壳”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重新简述为“以培育和发展新型基层组织和创新联社治理机制为重点,把县级联社办成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共同出资、共同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民主控制的经济联合组织,建立起县级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形成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

抓好县联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的规划设计

根据需要设置若干职能部门,如办公室、合作指导部、生产服务部、流通网络部、金融部、财务审计部等。将县联社应该承担的行业指导职能分解落实到有关职能部门,配备相应人员,实行定岗定责,确保认真履行职责。

抓好县联社资产运营管理中心或相应机构的组建与运营

资产中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县改制后剩余资产的监管、成员社股金管理和资本运营。鉴于“空壳”县社的现状,“资产中心”在改革中的主要任务是在县社有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集中精力采取独资、控股、参股、合作经营等办法组建新的经济实体,与系统或当地涉农、商贸、电子商务、金融等龙头企业开展广泛合作,借势发展,孵化培育服务“三农”的新平台。

抓好新型基层组织的整合与管理

原则上实行“以经济区域建社和按产业建社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制定吸收新型基层组织的原则、标准、条件、程序和流程等相关规章制度,按照“明确标准、好中选优、个别吸收、宁缺毋滥、逐步发展”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招募新型基层组织。招募吸收新型基层组织要坚持平等、自愿、民主协商的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组织模式上不搞“一刀切”,不搞“拉郎配”和“拔苗助长”。新吸收的基层组织既可以是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既可以是多元经营的,也可以是单一经营的;既可以是生产、生活领域的,也可以是合作金融或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既可以是专业合作社法人,也可以是社团法人。新型基层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向多元化经营发展。

抓好县级联社改革重组的筹建、组织与实施

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研究制定县联社改革重组实施方案,起草《县联社章程》,制定改革重组路线图和时间表,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二是按《章程》和相关规定在全县范围内公开招募成员社,当然,在当地有代表性的相关龙头企业也可加入。在二分之一以上的乡镇基本完成招募工作后,可由县社组织发起人召开设立大会,就召开县级联社成员代表大会的具体事宜作出决定。三是适时召开县级联社成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县联社理事会、监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监事长和副监事长,组成新的县级社领导班子。改革重组后的县社决策机构、执行和监督机构要认真执行代表大会决议,严格按《章程》办事,确保规范运行、切实履职尽责,充分发挥作用。

80%以上

在县联社改革重组中,社员代表大会中,农民身份的社员要占80%以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中农民代表要占70%以上;理事长、副理事长中农民代表要占60%以上;农民身份的理事、副理事长和监事的社会身份不变,不驻会,不领取报酬

县联社改革重组中需要认真研究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初步考虑,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构成、资格条件和审批程序。社员代表大会中,农民身份的社员要占80%以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中农民代表要占70%以上;理事长、副理事长中农民代表要占60%以上;农民身份的理事、副理事长和监事的社会身份不变,不驻会,不领取报酬;二是县联社与成员社既要建立组织联结,又要加强产权联结,是实行股金制度还是会费制度、收取标准,要在充分民主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原则性载入章程,由理事会负责实施。三是研究制定股金或会费管理办法。鉴于大多数县联社实际上的事业单位性质,可签订协议,股金、会费由资产中心统一收缴、管理,制定具体的投资管理办法,实行民主决策,公开透明,确保投资安全和使用效益。四是新县联社成立后要管好用好股金、会费,用农民的钱兴办一、两项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好事、实事,扩大影响,提升新县联社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社会地位。

猜你喜欢

县联社股金空壳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员股金的账务处理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196个村集体不再“空壳”
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个章子 合作社如何破“空壳”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扶贫“股金”撬动产业发展
合作社“股金”的核算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大竹县联社:金融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非法集资成不治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