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印花布的古典与传承

2015-08-23高冬梅李沐曦邱凤香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印花布长春染料

高冬梅  李沐曦  邱凤香

(1.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蓝印花布的古典与传承

高冬梅1李沐曦2邱凤香1

(1.长春工业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大学,吉林 长春 130012)

文章简要介绍了蓝印花布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并对制作工艺和印花纹样进行了解读,对这种古老的纺织艺术品在现代民族文化中传承与发展进行了解读。

蓝印花布;工艺;纹样;染色

一、蓝印花布的沿革

上海世博会期间,南通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应邀参加“吴韵汉风·人文江苏”上海世博会“江苏周”展演。蓝印花布服饰展《蓝白风韵》在庆典广场演出,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亮相世博会“特钢大舞台”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进行技艺展示,现场制作名为“吉祥世博”的蓝印花布,运用了如意、丰收等图案。

由吴元新创办的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已被列为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 由他负责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通也被命名为蓝印花布之乡。

蓝印花布取之于草木还其以自然,在现代机械印染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传统的手工印染产品更加青睐这体现了人们怀旧和回归自然的心里。蓝和白两种颜色是众多色泽中最基本也是最完美的配色,蓝和白单独拿出来,都是不显眼、不足量的色块,它不如黄、红、绿、蓝、紫那样靓丽,但两者一经结合,便成了和谐完美的整体。这整体中色调鲜明,但却温和;对比强烈,但却平静。

据史料记载民间蓝印花布始于明代,在湘西、南通、乌镇、东北长白山等地区流行传承,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尤其是当代民间工艺家的不懈努力,从单一的土布制品走向多种面料制品,从生活实用型走向实用、装饰多种类型从田野阡陌走向城市都会,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二、制作工艺的发展

蓝印花布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背景,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它是采用天然植物面料和植物染料而制成的,可称之为绿色环保织物。蓝印花布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当时叫它“斑花布”,“浇花布”,相传“夹染”“夹缬”工艺演变而来,其实是一种防染工艺。制作时把木板或油纸刻成花板盖在白布上,然后用石灰、豆粉和水调制成的防染浆刮印晾干后用靛蓝进行浸染,取出晾干,刮去粉浆,漂洗。蓝印花布必须经过刻板→刮浆→浸染→退浆→洗涤→晾晒等工艺过程才能制作成功。其中染色工艺很重要,它直接影响织物花色的深浅、颜色的浓淡和染色的牢度。蓝印花布采用的浸染工艺,是一种手工的染色方法,它是把纺织物浸渍在染料溶液中完成上染固着的过程。染蓝印花布所用的染料是植物染料在大力提倡环保的今天,植物染料和其它天然染料是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染料,天然染料染得织物色泽深沉典雅,过去多用于染制家织布传统花纹面料和工艺用品。远在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采集和种植蓝草作为染料,并掌握了其染色技艺。“诗经”中已有采集植物染料的记载,北魏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中就专门记述了从靛草中提取靛蓝的方法,从靛草中不能直接提取得到靛蓝,在靛草中是以中间体的状态存在,其实靛蓝染料的染色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它的染色过程比较复杂,但它具有许多化工染料难以达到的作用。蓝草根是制作“板蓝根”的原料,穿靛蓝服饰对人体皮肤大有益处。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提取天然染料技术不断进步,可以利用超声波技术,微波技术,二氧化碳流体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从植物板蓝根、海娜、黄芩中提取天然色素对蓝印花布进行染色.把古老的艺术赋予的现代化的气息。

三、蓝印花布纹样

由于历史沿革和经济技术的影响,解放前我国农村民间所用的织物印花大多是这种蓝印花布。

蓝印花布纹样千姿百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图案的造型强健、浑厚、朴素,表现手法简练、完整,以大胆夸张使形象特征鲜明,重点突出。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纯朴感情的反映。

蓝印花布的纹样取材广泛,有抽象的几何纹样、吉祥文字,也有具象的植物、动物、人物、器物、建筑等。这些纹样经其中包括传统纹样、吉祥纹样、连续纹样。有的用在织物匹染,有的用在具体服饰上,如衣片、成衣。如四方连续更适合织物匹染,适合纹样适合服饰成衣等。

例如:画凤则重点表现其飞舞,以翅的舒展显示飞,尾的飘动来说明舞,因此,翅和尾的曲线就是凤的动向特征,有时只画二、三根尾羽,却显得随风飘动,腾空飞舞的样子。画牡丹夸张其丰满,用团实的体形,使人感到密茂、艳丽,以饱满的弧线画花瓣,则显圆润、肥壮,这些都是图案造型中十分值得学习的技法。蓝印花布的构图,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用途而变化,衣料的排列,照顾到花纹的倒顺和剪裁关系,也同时注意到纹样之间的互相关系,如花与蝶(图1),凤与牡丹(图2)等,彼此之间的呼应。被面、包袱布等独幅构图,则采用分区分段的办法来装饰,主花在中心,旁边的花纹作陪衬,有的中心作团花,四面配置各式折枝花,周围用大小不同的花边,一层紧接一层把中心的主花衬托出来。

蓝印花布的制作简便,他们大部分是:就地取材,因材施艺,根据生产条件的特点,使图案纹样处理得十分完善,以各种不同形状的大小点子、断线、块面(图3)(图4)等等,来表现各种不同的四方连续、二方连续图案的内容,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形式,既便于生产,又能充分表达内容,图案的形式也丰富多样。

蓝印花布是单色印花,然而,对照强烈,朴素大方,它以纹样的粗细变化,排列的疏密相间,和蓝底白花、白底蓝花或者蓝白互相穿插运用,使其能够在单色中求得多变,在强烈的对照中取得调和。

图1

图2

图3

图4

四、结语

蓝印花布的蓝白花纹与宋代的青花瓷器异曲同工,千百年来,蓝印花布一直是中国平民最为普及的纺织品,正因为它是平民的,看上去更有家常的味道,既朴素又典雅。以往蓝印花布大多用于门帘、被面、蚊帐、包袱、衣料、围兜等。在现代蓝印花布不仅适于作唐装,也可以做一些现代新款服装、袜子。它还深受外国友人的喜爱。它为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和旅游事业做出了贡献。蓝印花布所用的织物和染料还可以不断拓宽,织物可以用高支纱棉、麻或新型玉米纤维织物,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牛奶纤维织物,香蕉纤维织物等等,染料可以用茶、虫胶、茜素等其它天然植物中草药和矿物为染料,这样会使蓝印花布的服用性能和艺术品位不断提高。结合吉林省袜业的发展尝试把蓝印花布图案和花色运用在袜品设计上。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服饰还需承载文化传播的功能,其工艺、品位、风格都还要以此为基础。可以把蓝印花布制作在艺术类高等教育院校的一些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我们应该让它在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发扬光大。

[1]简讯,印染2010,11,57

[2]王菊生.染整工艺原理(第三册)[M].中国纺织工业出版社,299-300.

[3]程尚仁.染织图案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101-108页

J523

A

1008-7508(2015)10-0018-02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5】第53号。项目负责人:高冬梅,参加者:邱凤香,李沐曦。

2015-06-03

高冬梅(1960-),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染整教学与科研。李沐曦(1986-),女,吉林大学讲师,教育研究。邱凤香(1965-),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艺术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印花布长春染料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中国染料作物栽培史
区域文化产业背景下湖北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与传承
初夏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从林栖的《青出于蓝》,看蓝印花布的借衣还魂
印语长春
染料、油和水
国外印花布色彩设计赏析
新型含1,2,3-三氮唑的染料木素糖缀合物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