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新闻的意义建构
——鲁甸地震报道的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

2015-08-23徐亚妮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鲁甸灾情灾难

徐亚妮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灾难新闻的意义建构
——鲁甸地震报道的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

徐亚妮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本文以《光明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对2014年8月的鲁甸地震报道为文本,从多模态积极话语的视角梳理党报和市场化报纸对自然灾难事件报道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鲁甸地震;多模态;积极话语分析

一、引言

灾难新闻,是极具价值的新闻报道题材,虽然主基调是消极的,但其中也蕴含积极的成分。积极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尝试利用评价理论,从积极的角度引导人们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建立和谐社会。评价系统分为态度(情感、判定和鉴赏)、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其中,判定系统和鉴赏系统又分为正面含义和负面含义。

但,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局限于语言本身,忽视了参与社会语篇的其他非语言符号。多模态话语分析则弥补了这一不足,两者结合,既兼顾了各种社会符号的交际功能又考察了其中所反映的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Kress和van Leeuwen认为,Halliday的三大元功能并非仅限于语言符号,同样适用于其他社会符号的分析,并提出图像可以体现三种意义:再现意义(叙事和概念)、互动意义(接触、距离、视角和情态)和构图意义。

二、研究问题

本文以鲁甸地震为素材,选取《光明日报》(简称“光明”)和《南方都市报》(简称“南都”)对该事件的报道为文本,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1、作为党报的《光明日报》对本次灾难事件的报道有何特点?

2、作为市场化报纸的《南方都市报》对本次灾难事件的报道有何特点?

3、两报报道有何异同?是何原因?

三、事件梗概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是18年来云南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截至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8万户8.09万间房屋倒塌,4.06万户12.91万间严重损坏,15.12万户46.61万间一般损坏。灾难发生之后,各大媒体迅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四、事件分析

“光明”与“南都”的报道在灾难时间(4-6日)和媒介时间段内(7-10日)相差无几,但在灾后反思时间(11-21日)差距甚远。前者的报道主要分布在头版(10),要闻(7),综合新闻(6),评论(4),特刊(4),国际新闻(4),教科新闻(2),健康(1),经济社会新闻(1),艺萃.光影天地(1)并且在5-10日开辟6版专刊;后者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封面(7),重点与专刊(32),国内新闻(2),朋友圈(2),深公益(3),且从4-11日开辟27版专刊。综合而言,“光明”贵在持久,稳定,有始有终,坚持从灾难发生、抗灾救援至灾后反思,从国内到国际,从中央到地方,呈现给受众一副完整的画面;后者贵在集中,在灾难发生后最能吸引受众的时间内集中报道全国上下步调一致的救灾行动,强势更大,但后劲不足。

1、文字资源

Van Dijk认为,新闻标题处于语篇结构的顶端,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整篇新闻的含义,同时也“包含了该篇报道所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决定了新闻素材在构建新闻事实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因此,可以把新闻标题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篇进行研究。

在标题所反映的评价对象上,“光明”关注最多的是国家行政机构(33篇:28.9%),典型人物(20:17.5%),国家领导人(19:16.7%)以及部队官兵(11:9.6%)。而“南都”首先播报地震灾情(27篇:24.1%)以及受灾群众的情况(25:22.3%),其次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救灾工作(17:15.2%)以及社会各界的反应(11:9.8%)。并且,“光明”中“社会各界”(9:7.9%)的评价对象呈现多元化,从基金会,企业,组织,到普通民众,而后者(11:9.8%)格外注重基层人民的救灾活动,例如民间组织和团体,志愿者以及救灾网络骇客。另外,在“精神/美德”一栏中两报也有细微差别。前者(4:3.5%)是普及大爱,宣扬的是中国传统美德:团结,有爱,合作,勇敢等,而后者(4:3.6%)更在于从辟谣的角度侧面烘托中国人民在灾难中体现出来的精神。

在评价倾向上,“光明”中积极评价(108例:94.7%)占绝对地位,而消极评价(6:5.3%)非常少:用关系过程对地震进行了消极判定(2:1.8%)而消极鉴赏(4:3.5%)的对象是救援人员,用正话反说的物质过程,从反面表现不怕苦不怕累的救援精神(例:手术急,转运忙)。然而,“南都”中消极评价非常多,高达34.8%。消极判定(36:32.1%)中,除1例指责灾区行骗的骗子之外,主要集中在地震灾情和受灾灾民情况,用大量的物质过程、少量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反映出地震的破坏性和灾民的苦痛;仅有的3个消极鉴赏(2.7%)的评价对象也集中于地震灾情,用关系过程实事求是的反映客观情况。

2、图片资源

?

从再现意义分析,“光明”发表最多的是叙事类图片,因而概念性图片远远少于“南都”。前者的概念性图片仅有2例蜡烛祈福的报头图片和3例地震知识类解析图片,而后者资源更为丰富,包括10例灾情类图片,14例地震及相关知识、反思性(“楼坚强”)和澄清性类(“浑水泡面”)图片和1例物资需求图片。“光明”重在用大量包含物质过程的叙事性图片展示万众一心的救灾场面,而后者除了表现全国上下齐心抗灾之外,也注意传递灾情和地震相关知识,以此设置议程,启发人们进行深刻思考。

两报的第二差距体现在互动意义的情态方面。“光明”中彩色图片较少,并且因为版面原因,主要集中在第一版,仅有1例出现在其他版面,用大副彩图赞美医护人员;更多的报道倾向于黑白两色的低情态图片,与地震的灾难主题相符合;“南都”中彩色图片除了第一版之外,其他各版均有彩图,除了用黑白低情态图片反映灾情与苦痛之外,也不忘用彩色的高情态图片还原事实,展现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在“接触方面”两报都以提供类图片为主,向受众提供从灾情、灾民、到各方面援助的信息。索取类图片较少的原因是该类图片中的参与者需要直视受众,而在灾难危机中,救人救援是第一位,因而提供类图片居多。同样,在社会距离和视角方面,两报的图片分配比例几乎相当,个人近距离的图片非常少,主要是中景和远景居多,并且多以侧面/背面呈现;在灾情和救援方面则适当的辅以俯视视角和仰视视角突出灾难中人的脆弱,损失之重。正面和近景类图片较少,也从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媒体的一种客观超脱的姿态,以实事求是的报业道德反映现实。

从图片的评价角度来看,“光明”的评价对象首先着眼于救灾人员(14幅:30.4%),特别是武警官兵的表现(10:21.7%),其次是受灾人民(8:17.4%)遭受的苦难以及积极自救的行为,在此期间也极为注意各类典型人物的塑造(军人,学生,校长,儿童等)(7:15.2%)和社会团体(红十字会,基金会等)(7:15.2)的参与。“南都”的评价对象相对丰富,但第一关注点依然是受灾人民的情况(17幅:29.8%),其次是救援人员(14:24.6)的救助,民间组织的贡献(10:17.5%)和部队官兵(8:14%)的努力(其他分别为国家领导人:5/8.8%;典型人物:2/3.5%;地震灾情:1/1.8%)。

其次,从评价倾向上来看,“光明”没有传递消极意义的图片,全部是积极(48:94.1%)或中性图片(3:5.9%),主要在于通过各种救援活动,宣传民族精神;后者消极社会评判意义(18:21.9%)非常多,集中体现灾民的受灾情况(失去亲人、家园,伤亡惨重)和灾区的实时灾情(堰塞湖涨水,道路堵塞,高温,余震等)

五、基本结论

1、报道时间

“光明”报道时间较长,完整的报道了从灾难发生,救援至灾后总结的全过程。这是作为主流党报对自然灾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持续关注,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有着积极的社会效应。而“南都”仅在前期集中报道,开辟大量专刊和特刊,短时间内的集纳效果很强,而后期报道数量骤减,转而报道其他更新鲜的话题,并无任何后期反思类文章。这是由市场化报纸的性质所决定,报道必然以受众的关注点为首要任务。

2、报道框架

“光明”的报道时间长,跨度大,但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在灾难救助方面的报道依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大量标题是关于国家各级部门的行动以及领导人的部署;大部分图片资源也倾向于政府,领导人,部队的救援抗灾。这意味着“光明”虽然脱离了“领导很忙”的报道模式,但依然遵循传统体制的总框架,体现着以国家,政府行为为主导,正面报道为主的总框架。作为党报,“光明”依然体现着鲜明的“党和人民的喉舌”特色,为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南都”在兼顾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部署之外,用详细的笔触描绘灾情以及老百姓的灾难,用大众日常的话语向全国人民娓娓道来,更加真实的反映地震的破坏性,报道视角更加平民化。

3、报道角度

“光明”主要从宏观角度报道,聚焦范围较广。无论是语言还是图片资源,首先关注的是国家机关,武警官兵,典型人物(军人,党员,记者等),领导人,国际关注,社会组织等的出色表现,属于知识精英阶层的分析与思考;而“南都”则从微观角度,一方面注重传递地震所造成的伤亡损失,另一方面则注意以恰当的视角表现受灾人民的苦难和自救;即使是在典型人物方面也是传递小人物的故事(志愿者,民间组织,民间骇客),并且更为关注民生---澄清浑水泡面事件,揭露灾区骗子行骗,分析“楼坚强”现象。“光明”作为党报,走的是高端路线,而“南都”更为接地气,更能体现市场化之后“以人为本”的理念。

4、报道倾向

“光明”几乎没有涉及消极倾向的报道,仅有几例泛泛的灾情报道。大量的报道着眼于国家机关,政府部门,部队官兵,救援人员,受灾人民抗震救灾的场面描述。诚然,展现“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敬业奉献”的传统精神固然重要,夯实并再造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对鼓舞全国人民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然而这种“一面倒”型的报道模式极有可能导致媒体可信度降低,让受众无法产生“代入感”,真实性不足,反而有一种过犹不及的效果。而“南都”除了正面的报道之外,还有很多负面的信息传递:实时地震灾情的传递,受灾群众顿失家园的苦难,救灾物资的匮乏,救援过程中的谣言,人性的黑暗等。负面资源的传播本身是一种人文关照的体现,一方面可以减少受众的恐慌,另一方面,以正反结合的方式,易于消除受众的隔离感,反而更为亲切。

六、余论

“光明”在此次灾难报道中,部分文字和图片资源倾向于普通老百姓,反映了对灾民的人文关怀;但作为党报,“光明”不可能脱离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特色,因此在整个报道过程中,该报从宏观视角,以政治框架,正面的报道了鲁甸地震,展示了中国领导人、政府、军队和媒体在此次危机处理中的领导力,果敢性和凝聚力。

而“南都”是市场化报纸,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受众的需求为首要任务。因此在鲁甸地震刚发生的几天内,该报集中版面,视角更加广阔和群众化,在关注政府的举动的同时,更注意传递灾区和灾民的情况,普及地震知识,满足大众的知情权。

[1]朱永生.积极话语分析:对批评话语分析的反拨与补充[J].英语研究,2006,(04).

[2]Martin J R.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Solidarity and Change [J]. Revista Canaria de Estudios Ingleses, 2004,(49).

[3]Kress, G van Leeuwen, T. Reading Image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 [M]. London: Routledge. 2006.

[4]光明日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8/04/nbs.D110000gmrb_01.htm

[5]南方都市报:http://epaper.oeeee.com/epaper/A/html/2014-08/04/node_2731.htm

[6]云南鲁甸地震:http://www.baike.com/wiki/鲁甸地震

[7]van Dijk T A. How “they”hit the headlines: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press [M]//Smitherman-Donaldson G, van Dijk T A. Discourse and Discrimination .Detroit, Michigan: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8.

H15

A

1008-7508(2015)10-0137-03

2015-08-24

徐亚妮(1981-),女,山东青岛人,江苏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鲁甸灾情灾难
雷击灾难
2022年6月全球灾情
2021年12月全球灾情
长庆油田:灾情就是命令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情再显城市短板
灾难不是“假想敌”
让我轻轻地把鲁甸拥抱(节选)
目击
从鲁甸地震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