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农村居民选择“新农保”最低缴费档次现象分析

2015-08-22武晨静

南方农业·下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新农保农村居民河北省

武晨静

摘 要 从河北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运行以来,在覆盖率不断提升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其中以农村居民选择低缴费档次但是具有高缴费能力问题较突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政策认知度低、预期养老金收益负向激励作用、民间借贷等。基于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养老金与缴费联动机制以及规范民间借贷等。

关键词 农村居民;缴费档次;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1--02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河北省积极相应中央政府号召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截至2014年末,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2 315.9万人,参保率为95.3%,其中符合领取养老金条件60周岁以上居民为789.71万人,基本实现全覆盖。但是在新农保覆盖率全面提升的同时也出现许多的问题,如宣传不到位、缺乏激励政策等,产生了很多农村居民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现象,本文以此为视角,分析当下农村居民选择低缴费档次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1]。

1 河北省农村居民选择缴费档次的普遍性

本文对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新城、雄县农村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实际收回200份,问卷有效率100%。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174人选择的是最低缴费档次,占总人数的87%。仅有16人选择了500元缴费档次,10人选择其他档次,分别占总人数的8%与5%。无人选择500元以上缴费档次,这与政策宣传不到位直接相关。河北省农村居民具有高档次缴费能力,但确实存在不具有高档次缴费能力,甚至不具有最低档次缴费能力的低收入居民,但是这部分人所占比例很小,不足以解释绝大多数农村居民选择最低缴费档次的现象[2]。所以,本文不认为缴费能力是影响河北省农村居民选择最低缴费档次选择的主要原因。

2 河北省农村居民最低缴费档次选择的原因

2.1 政策认知度低

政策认知度是指农村居民对于新农保政策的认知理解程度。政策认知度直接关乎农村居民缴费档次的选择,认知度越高,农村居民越可能选择高缴费档次。河北省新农保参保率稳步提高,但是本文在对河北省部分农村的访谈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农村居民对新农保的认识仍停留在初步了解层次,只是知道“60周岁及以上老人每月能得到55元基础养老金”等,多数人不知道“不足60周岁而意外死亡,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继承”,部分农村居民“养儿防老”和“储蓄养老”的传统观念仍然牢固。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村干部与基层经办人员对新农保政策也是一知半解。

2.2 民间借贷对新农保缴费的影响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民间借贷高回报率的吸引下,部分农村居民愿意而且能够采用民间放贷的形式进行投资。中国人民银行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得高于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民间借贷多为短期借贷,所以本文以6~12个月(含12个月)期为标准进行分析。现行6~12个月(含12个月)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为6%,即6~12个月(含12个月)期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24%。当前,我国民间借贷月利率多为“1分利”至“2分利”,折合成年利率为12%~24%,民间借贷投资收益远高于以银行存款与购买国债为投资手段的新农保个人账户投资收益。经过测算发现,民间借贷利率越高新农保最优缴费档次越低,并且最低缴费档次总是最优选择之一[3]。从这个角度讲,民间借贷对于部分中高收入农村居民缴费档次的选择起到了负向激励作用,这也为农村中高收入村民选择低缴费档次现象提供了一种比较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3 提高农村居民缴费档次的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基层经办队伍

新农保宣传最终还是要依靠村委会及新农保基层经办人员,而目前各地新农保基层经办机构普遍不健全,经办人员不足,专业素质偏低,服务质量低下,影响新农保宣传工作。据数据显示,我国20%的县级行政单位没有专门经办农保的机构,30%的乡镇没有农保工作平台;全国县级经办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达1∶19 600;乡镇一级为1∶14 342,村级协办员服务量是1∶1 470。这些数据对于河北省同样适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河北省应加大基层经办队伍的建设,增加县级、乡镇级相关编制,提高经办人员待遇;村级经办则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此外,可以组织全国高校与社会保障专业有关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新农保事业。总之,要尽快建立稳定、高效、服务意识与能力强的基层经办队伍,“避免因小投入不足导致大制度受阻现象的发生”。

3.2 合理规范民间借贷

近年来,我国民间金融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民间借贷对部分中高收入村民缴费档次的选择起到了负向激励作用,该作用的弱化需要国家合理规范民间借贷。民间借贷有利有弊,国家相关部门应遵循“疏堵结合”原则。“疏”是指承认民间借贷的合法性,加大对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 “堵”是指,国家需要明确界定民间借贷的合法范围,取缔和限制非法以及违规的民间借贷交易,尤其是要严厉打击高利贷行为。

参考文献

[1]金刚,柳清瑞.新农保个人账户财政补贴激励效应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3(1).

[2]穆怀中,闫琳琳.201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2,36(1):73-82.

[3]鄧大松,薛惠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测算与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2(4):8-13.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新农保农村居民河北省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云南省新农保制度问题分析
关于我国农村消费影响因素的思考
做强农村居民的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