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方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

2015-08-20王柯叶寒露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玻璃酸钠临床研究

王柯 叶寒露

摘要:目的 观察经验方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确诊为肩关节周围炙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验方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经验方;玻璃酸钠;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5)03-0099-02

肩关节周围炎( periarthritic.tissues of shoulder)简称肩周炎,俗称肩凝症,又称漏肩风、五十肩等,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肌腱、滑囊以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外展、后伸、外旋、内收明显受限,造成患侧肢体肌肉萎缩、肩关节粘连,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目前,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多采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痛点封闭及物理治疗,短期控制症状,远期疗效不佳。本研究采用白拟方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并观察其临床疗效。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武汉市中医医院骨科门诊患者,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诉的中老年人84例,其中男l例,女83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2例,年龄}8~ 66岁,平均(52.8±3.8)岁;治疗照组42例,年龄48~65岁,平均(5l±3.6)岁。病程分布1~ 12月;1.1纳入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50岁左右发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无明确的外伤病史;(2)肩周疼痛,尤以夜间为甚,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出现典型“扛肩”现象,肩部肌肉痉挛和萎缩;(3)疼痛弧征和撞击试验阴性,均排除肩袖损伤;(4)肩部X线片可见肩关节间隙略变窄,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1.2排除标准伴有心、肾、肝脏等严重内脏疾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精神病患者;不能完成观察治疗过程者,或资料不全(观察中断和失访者)等影响疗效判断者;近2周使用非激素类消炎镇痛剂、或激素类药物的患者。2治疗方法

治疗组:应用经验方外敷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自拟方药物组成:羌活、艾叶、姜黄、甘遂、牛膝、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延胡索、制川乌、制草乌、细辛、威灵仙、桑寄生、杜仲等,采用工艺为黑膏药制成工艺外敷于患处(避开穿刺点),每日1次,每次8 h。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上海景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43)治疗,行肩关节常规消毒后肩关节腔穿刺,证实进入后注入玻璃酸钠2.5 mL,1周重复注射,4周l疗程。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射当日不予以中药外敷患肩。对照组:布洛芬缓释片饭后30 min温开水送服,1片/次,2次/口,疗程4周为1个疗程。药物治疗同时2组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肩关节自我功能锻炼,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上举、内外旋、伸直手臂、顺逆时针画圈及双手对比爬墙等。3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治愈:患者肩部疼痛症状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2月随访未复发;显效:患者肩部疼痛症状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度基本正常,随访2月偶有疼痛,能自行恢复;好转:于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复发,需要再次接受治疗者;无效:治疗前后患者肩部疼痛症状、肩关节活动度无明显改善,4治疗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5结论

肩关节周围炎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电称老年肩或粘连性关节囊炎,多由不同病凶所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引起肩周疼痛、僵硬和关节活动受限[2]。肩周炎患者滑液中玻璃酸钠含量减少,从而对软骨的保护、润滑作用减弱。关节腔内注射外源性玻璃酸钠能够提高关节内的滑润作用,增强关节腔内的流变状态,保护和润滑关节,减少关节面的摩擦,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同时可包裹、保护受损的关节软骨,缓冲应力对关节软骨的损害;另外还可消除致炎、敛痛物质,减轻疼痛。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学痹证,其发病原因与风、寒、湿、年龄、劳损等多种因素有关.运用经验方外敷效果确切,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温经散寒等多重药理作用,有利于患者肩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能加速局部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提高关节液的分泌,加速关节液的周转、炎症因子及免疫源性物质的代谢,增强关节的新陈代谢,有效缓解肌肉痉挛,松解关节束和韧带的挛缩。方中伸筋草、透骨草舒筋通络,延胡索、红花、制川鸟、制草乌温经通络,杜仲、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姜黄、艾叶、红花有活血止血、通经止痛作用;诸药合用,共同达到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散寒止痛之功。

两者联合使用,内外兼治,配合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显著,经验方外敷能够促进玻璃酸钠在关节腔内均匀分布,有利于玻璃酸钠的吸收,更有效的发挥治疗效果。本法对关节的药理作用直接、集中,有效的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交互影响,相互促进,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ZY/TO01~ 001. 9 - 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2]易文远,周蓉,彭仕芳,肩周炎的分期治疗及观察[J].华两医学,2010 ,25(10):1873 - 1874.

(收稿日期:2014-10-10)

猜你喜欢

玻璃酸钠临床研究
康复疗法治疗中学生运动损伤肩关节疗效的体会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臭氧水灌洗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玻璃酸钠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142例干眼症并角膜上皮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运动训练联合注射玻璃酸钠与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3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26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关节镜清理术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