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5-08-20张丽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张丽娟

摘 要 从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施以及课程评价三个方面对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关键词 中职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78-02

1 理实一体化教学内涵

目前关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讨论很多。笔者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通常是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不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简单组合,也不是教室和车间的简单整合,而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理论讲授与实操同时进行;同时配置教室和实训场所;同时训练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2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学生现状分析 以本校为例,90%以上是初中毕业中考成绩不理想和初中未毕业就分转出来的学生,这一群体普遍在校学习习惯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知能力低,学习意志薄弱,学习目标不明确。此外,还有些学生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学习效率不高,缺少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成就感。

教法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学框架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分步进行,总体占用大量学时,由于两者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往往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兴趣不浓,实践操作时基础知识不足,操作技能较差。具体到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个体差异等具体情况缺乏分析,缺少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教学等设计和实施环节。传统的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中存在问题,使得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相脱节,态度、情感难以渗透到教学中去,学生的发展后劲不足。以至于出现学生常埋怨、家长多抱怨、企业不满意的情况,加大了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误解。在此背景下,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养,目前我们不可能从改变学生生源质量上入手,只能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打破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两者融为一体,在技能训练中掌握理论知识,这样既可以改变原来的“填鸭式”课堂模式,也能让被动听讲的每个学生都能“动”起来;在理论教学学习中提升动手操作技能,把更多的机会多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脱离原来枯燥乏味的纯理论教学,获取所需的就业技能,实现学生出校门与进企业的零对接。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结合本校现况,笔者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最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既学理论又进行技能训练,但我们现在急需要做的是:改变教学计划的编排形式,扩大实训规模,增加实训设备,建设一体化工作站,尤其是急需提高教师理论、实践能力,改变教师群体状况,增加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师。这里结合本人所授科目谈谈自己的看法。

师资队伍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成功的保障。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一批具有高技能、企业工作能力和一体化课程开发与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强的专业教师。笔者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可以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定期培训每位专业课教师,让他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转换角色,若条件允许,应长期驻扎到先进院校跟班学习;二是让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校外辅导老师,定期到校授课或者是教师入企业实地参观学习;三是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进而形成“理实一体化”教师团队,使他们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和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教材开发应加大力度 笔者所授科目学材是职业教育教材的重要部分之一。为电子工艺实训课程,一直采用项目教学,比较接近现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要求,其典型工作任务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已经比较明确。现在欠缺的就是学材建设,学材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性,积极性也能充分调动;可以指导学生从学习资料中获取、分析专业信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成学习任务,获得职业、方法能力等综合能力素养;它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抽象的书本描述和实际经验中构建自己知识后,实现理实学习统一。学材是教师根据所教科目课程标准中学生的学习情境设计、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若要想实现电子工艺实训课程理实一体建设,学材建设就是重要的一环。

教学环节的改进 以往授课,笔者都是布置任务,提供信息,让学生制订工作计划,然后检查工作计划。理实一体化的学习打开了笔者的思路。理实一体化教学讲究的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它有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即:一明确任务,获取信息;二制订计划;三做出决定;四实施计划;五检查控制;六评价反馈。这其中对学生所制订的计划,教师不做评价,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实施,哪怕明知你最后要失败,教师也不提醒。这种教学方法就让学生用学习性的“事”把要学的内容承载起来,它使学生置身于类似工作环境的情境中,它还使学生有机会独自解决工作过程中的问题,锻炼综合职业能力。所以,教学环节的改进也应是理实一体化实施中应予重视的内容。

4 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理实一体化课程评价体系是有效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有力保障。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提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劳动者,所以我们的一体化评价标准应参考用人单位的评价标准,引入多元化的评价理论,以市场和用人单位为导向强化过程考核。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具体项目的要求,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成绩考核的重点应放在综合素质能力考核上,因此,在评价考核中,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本人去体验项目完整的工作过程,在良好职业氛围的熏陶下,体验“职业”的角色,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进行评价考核,评价方式要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教学评价的作用,实现职业技术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体化教学方案是一个新的思路,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在较长时期内进行不断探索,需要更多一线教师和学校领导形成一个团队,不断完善充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构建一套科学的、符合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就业质量,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孙莹,张凌赢,惠春,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药学教育,2010,26(1):40-42,54.

[2]宋东亚,褚新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探索,2013(24):162-163.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浅谈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