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8-20林海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林海燕

摘 要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应用策略的探讨,希望能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3-0148-02

化学作为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一定的比重。高中化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化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形成教师一味讲解,学生埋头记笔记而忽略实验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以及全面发展。而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于一体,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刺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看得清楚,听得真切,感受深刻,从而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1 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 新课改中强调自主探究式、小组合作式学习模式,而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和化学教材的合理融合能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潜在记忆,并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效记忆化学新知识点。同时在新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可借助信息技术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按照课时或知识点有针对性地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给学生,围绕学生开展相应的教学和实践活动,通过寓教于乐,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实现教学目标。如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教材或者观看多媒体影视资料,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利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学习成果,与大家共享,及时改正;对于较难的问题,可以在多媒体上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按照问题顺序小组合作解决,自然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优化教学效果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尤其是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实验在教学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实验恰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具体表现,这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而信息技术可强化实验。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直白、明显的实验效果,如pH传感器能够检测混合溶液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并借助计算机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即可得到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借用信息技术还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这主要是因为部分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比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放映,不仅可以生动模拟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声响,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现象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便于学生记忆新知识,还能优化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增加课堂容量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传授大量优化信息,传授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图形比语言更形象、更直观,也更具有包容量。而动画比图形能更好地展示信息,如文字闪动,图像缩放和移动,变换颜色,都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容量。为此,可以利用三维动画呈现水通电分解过程的微观变化,即水分子分裂成氢、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类似的情况还有复分解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过程的微观变化。

可形成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笔试是最为主要的考核学业的方式。这种考核评价模式忽略学生的其他能力,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自然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学习问题。可是借助信息技术,每次考试后都可以对学生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也可以对学生各分数段人数进行统计,还可以对学生的平均分、名次进行统计。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及时反馈,在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同时,还能让学生自身认识到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进而不断提高。

2 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大范围应用在教学工作中,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也随处可见信息技术的身影,其中多媒体课件最为常用。这有效活跃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氛围,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然而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些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片面理解这样做符合教育发展趋势,是贯彻现代信息教育的最好实践。于是有些教师甚至整节课手与鼠标不分离,完全照搬课件,忽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有些教师在课件制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忽视实验效果,造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沉重,学生只是在视觉上感受而达不到心脑手的联动,造成缺少互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窘况。因此,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切忌千篇一律做课件,切忌喧宾夺主,否则将会获得适得其反的结果。

另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对于一些简单、现象又十分明显的实验,不能借用多媒体幻灯片进行播放,比如喷泉实验、钠与水的反应、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实验等。这样不但剥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权利,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不大。

3 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发挥着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而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虽然能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记忆化学知识点,然而不能完全替代教师,因为新课改倡导一种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缺少教师的相应指导,则对于思想尚不成熟和知识积累有限的高中生来说将变得苍白无力。教师也不能单纯饰演计算机操作者的角色,这是因为师生交流互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一句话,必须让信息技术辅助化学课堂教学。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应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高中化学教师应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将这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允许生硬融合。应以教学任务、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切入点,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掌握合适的方法和有利的时机,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能活化课本内容,将原本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将微观世界转变成宏观世界。如在学习化学键这节内容时,主要包含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配位键,为避免学生混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抽象的化学键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结语

化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改善教学质量,还能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增强。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正确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积极、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环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郭义丰.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成功:教育版,2013(4):226.

[2]张世云.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6):116.

[3]陈君正.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87,89.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性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