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之教育传承途径探析

2015-08-20张燕党云辉

武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张燕++党云辉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归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调查分析了云南景谷县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在陀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云南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以及其他面临同样情况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存与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云南景谷 打陀螺体育文化 文化传承 教育传承途径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3-0083-021 前言景谷是位于云南省普洱市中部偏西的傣族彝族自治县,总人口29万余人,是陀螺的发源地之一,是陀螺运动最为普及、陀螺文化传统最为深厚、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1]l000余块陀螺场地遍布各乡镇村社,每天参加人数达数万人,其蔚然之势在全国都是极为少见的。与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的消退及消失的尴尬境界不同,云南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在面对西方竞技体育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是如何得以保存、传承及蓬勃发展的,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本文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云南景谷陀螺体育文化教育传承的三条主流途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在陀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中的现状和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1.1社会教育是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社会教育是指在除学校和家庭以外的其它任何场所里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包括同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社会成员问所进行的影响人的成长和学习的活动。社会教育在传承云南景谷打陀螺体育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1.1.1政府行为和民间组织是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有力促进云南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得以发展至今与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社团的组织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陀螺在景谷是极为普及的群众体育活动,打陀螺的场地设施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多年来,景谷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之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建成1600余块陀螺场地,景谷不仅有许多普通的陀螺场地,而且政府还斥资修建了多处有顶棚的灯光陀螺场,保证人们下雨天也能过“陀螺瘾”。场地设施的建设是景谷人陀螺运动开展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县政府为了能更好的开展体育工作专门成立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各乡镇单位均成立相应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并由县民宗局牵头成立民族体育协会,将陀螺运动爱好者组织起来组建陀螺协会,由此景谷县的民族体育工作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管理体系。景谷县借助民族体育协会、陀螺协会、老年协会等力量,在民族节庆日期间,指导组织开展陀螺比赛,为景谷陀螺运动的发展及陀螺体育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1.2民俗节日和大型赛会是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打陀螺是景谷人民过春节、泼水节、火把节、县庆、元宵节和二月八(彝族小年)等传统节日的重要内容。每年春节初一到初三、正月十五和十六以及二月初八,各村寨备足牛羊等牲畜邀请其他村寨的人来自己村寨打陀螺,被邀请的村寨也要带足家禽等物品(当作“赌注”),待到比赛结束,获胜的村寨可以独享将自己的“赌注”,而输的村寨则要将“赌注”与获胜村寨分享,共同欢庆节日。自1985年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成立以来,已连续组织了20多届全县“陀螺王”比赛,2004年l1月承办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陀螺、射弩锦标赛,2005年12月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陀螺邀请赛,2006年、2007年连续举办了国际陀螺节。陀螺赛事的举办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也无形中促进了陀螺体育文化的传承。1.1.3陀螺产业是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方式在景谷,打陀螺已不仅仅是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它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陀螺产业,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制陀螺、修陀螺、调陀螺、制作陀螺鞭杆、鞭绳的陀螺制造业,到陀螺场、陀螺训练基地、陀螺旅游等陀螺服务业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条,带动当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宣传弘扬了陀螺传统体育文化。1.2家庭教育是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的沃土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内部,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一般是家庭中的长者对未成年的家庭成员进行的培养教育,有时也包括各年龄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2]家庭或家族中的长者扮演的是文化传承主要承担者的角色,他们组织节庆活动、主持传统体育比赛,通过言传身教与模仿练习,使年轻一代的民族成员养成参与民族体育的习惯,并进一步熟悉、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及掌握民族体育项目的各项内容。据调研,景谷孩童们往往从4、5岁开始就跟父母长辈学习打陀螺,并形成“惯习”。1.3学校教育在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中的“失职”学校作为正规的形式化教育,有具体的教育从业人员、专门的教育场所以及明确的教育指导方向,是传承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也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陀螺运动表演性、娱乐性强,场地器材简便,价格低廉,参加比赛人数多,趣味性、竞争性强,将其纳入学校体育教学,既可缓解景谷地区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场地器材的不足的缺憾,同时又丰富了学生体育活动内容,对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也具有积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云南景谷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在广大体育教师的心目中,体育就是田径、体操、排球、足球等等,虽然有部分老师也是陀螺运动参与者甚至爱好者,但并没有将其代人课堂传授。而普洱学院作为当地唯一一所本科院校,虽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新设了民族健身操,体育专业课程中新设了民族传统体育,但对陀螺运动的涉猎极少。由此可见,陀螺运动在云南景谷地区学校中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学校本应是陀螺体育文化传承最系统化、正规化的一个场所,但就现状来看,学校教育机构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的功能,在整个传承过程中,学校教育处于一个滞后环节、薄弱环节。2 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途径面临的困境2.1学校教育与社会陀螺体育文化相脱离社会和学校不是单独的个体,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但是,学校又有其个性,学校教育系统,既是传播现代化知识,又要肩负起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重任。社会的陀螺运动文化氛围是浓郁的,在景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青少年学生不能仅依靠跟随朋友家长去参与陀螺运动,学校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围墙内,应该更多的去扮演组织者的角色。2.2现在教育体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忽视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和考试体制,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没有被纳入考试科目里面,这势必会造成学校、老师、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忽视,也势必会打击体育教师的积极性,这也正是中国素质教育的一大缺陷。2.3传承主体的流失随着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城市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大量转移,使社会组织结构发生了改变。景谷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使陀螺运动文化的传承主体——青壮年人口大量减少,这对陀螺运动及其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严重的冲击。3 建议3.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陀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功能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如何薪火相传,教育是最基本的途径,这其中,学校体育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3]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和印度的瑜伽等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完整的教育体系是主要因素之一。学校体育教育在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中有很大的潜力。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展陀螺运动项目,培养孩子对陀螺运动的认识、喜爱及认可,同时民族地区的高校应加大培养传统体育教学人才的力度,加大传统体育课程的设置,为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开展陀螺运动既可以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引导青少年对陀螺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又完善了陀螺教学和训练方法、比赛规则,培养了陀螺运动人才,可谓一举多得。3.2增强家庭教育在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功能 家庭教育是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直接途径,利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发展陀螺传统体育文化,多开展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的小型传统体育赛事,这样既增强了家族凝聚力,又使陀螺传统体育文化得到顺利的传承发展。3.3重视社会教育在景谷陀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社会教育在云南景谷陀螺体育传统体育传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政府的重视,民间组织的支持是景谷陀螺盛行的有力推手,大型赛会和民俗节日是景谷体育文化的传承及弘扬的重要载体,陀螺产业的形成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陀螺文化传承起到了双向推动作用。由此,要更加重视社会体育在传承景谷陀螺体育文化中的作用,一方面,加大政府对陀螺文化保护的政策资金支持,组织大型陀螺比赛,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其二,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扩大陀螺传统文化宣传。其三,将陀螺文化与景谷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相融合,多元化发展传承陀螺文化。参考文献:[1]韦晓康,赵志忠等.民族体育·文化力·和谐社会[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311.[2]周光大.现代民族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597.[3]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On the Education Inheritance of the Jinggu Traditional Sport

Culture Gyro in Yunnan

Zhang Yan

Dang Yunhui

(Puer University, Puer Yunnan 665000, China)Abstract: The art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field survey method, induc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thropology of education, to do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scenic valley county of Yunnan socia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in gyro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heritage status quo and difficul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offer some references for Yunnan Jinggu gyro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al heritage and other facing the same situation in "traditional minority national sports cultur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Jinggu of Yunnan Gyro sport culture culture inheritance education inheritance ways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