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元认知理论在体育专业学生网络武术自主学习中的运用

2015-08-20张芳雷鸣

武术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张芳++雷鸣

摘 要:武术理论与技术是如何习得的是体育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了元认知理论及元认知策略的发展概况;对网络武术学习平台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研究,优势:网络武术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网络武术学习具有多样性与资源共享性的特点;网络武术学习具有趣味性与交互性的特点等。劣势:网络上的武术资料缺乏质和量;网络武术学习缺乏情感交流;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等,并分析探究了网络武术自主学习的要求以及元认知策略在网络武术自主学习中的启示等,旨在进一步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武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网络武术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元认知体育专业 网络武术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3-0056-0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形式和节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承载着各民族文化的体育项目竞争日益激烈。有着几千年历史积淀的中华武术面临着境外体育项目的不断挤压,传统武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武术生存的社会环境日益恶劣。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瑰宝已成为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加速中国武术的传播与发展,武术网络教育无疑将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1]。党的十八大进一步重申了“全民健身”这一民生问题,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实施“全民健身”工程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一直是武术文化传承和推广的重要阵地,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范围内都在开展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武术课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之一,在知识信息量暴增的今天,武术课程教学的课时量较少,单纯的课堂武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网络的普及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便利,也成为学生学习武术良好的途径之一。本文将心理学重要的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理论运用到大学生网络武术自主学习中,对于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武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网络武术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元认知理论与元认知策略概述

心理学自从诞生之时就非常关注哲学方面的问题,20世纪科学和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以自身为对象进行的反思研究,出现了许多元理论、元科学、元哲学等大量的关于“元”的研究。Flavell在1976年正式提出“元认知”这一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关于本人思维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认知和监控,它包括元认知的知识、体验及监控等。元认知核心意义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与自我监控,并认为元认知机能在多种认知活动中起着主要作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2]。

元认知在我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经过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六十年代中期,一些学者从道德教育的层面,对我国青少年自我意识中的自我评价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此后直到六十年代末,因为我国特殊的政治环境导致研究中断。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许多心理学家义开始对自我意识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理论或角度对自我意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我国自我意识和元认知理论研究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心理学的发展。自从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理论其诞生之后,便不断地向前发展,元认知策略是在元认知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美同著名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在提出元认知概念之后不久,又提出了元认知监控理论,即把元认知作为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是其主要的功能。元认知策略主要是指一种学习策略,把学习者作为一个主动的个体,有意识的使用元认知知识对学习任务进行安排、计划、监控、凋节和评价,通过不断调整与完善,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加合理。总之,不同的理论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抓住了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测、控制和凋节这些问题,它反映了心理学研究的一大趋势。2 网络武术学习平台的优劣势分析2.1网络武术学习平台的优势2.1.1网络武术学习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武术课程教学时数每周一般在2-4个学时左右,课时量较少,而武术的内容丰富,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比较多。单纯的课堂武术教学,教师仅仅只能把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授完,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好坏还要取决于课后的复习和练习。由于武术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学生课外练习时如果没有教师的临场指导,课外练习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网络的普及为学生的武术学习和练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首先,网络武术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不是上课时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己课后的学习与生活时间,利用网络教学视频或将老师课中的示范、讲解拍成视频,用来指导自己的课外练习,基本上能达到教师现场指导的练习效果。其次,因为网络学习平台中的所有学习资料都是公开提供给所有使用者的,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学习进度的一致性。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教育需求,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可以渐渐加深学习的难度,也可以反复强化某一技术的练习,灵活性很强。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每次学习时间的长短和学习内容的多少都可自己控制,甚至可以跳过已经掌握的部分,节约出更多的时间来投入到更深层次的学习之中[3]。2.1.2网络武术学习具有多样性与资源共享性的特点互联网信息的流动性大,更新快,为武术网络教育提供了海量的知识。网络上武术资源内容丰富、形态多样,查询复制迅速便捷。武术各拳派及其它传统拳械和少数民族武术项目大都能在网络上找到,既有该拳种的起源与发展演变,义有基本技法和运动风格,甚至还有拳械套路和特色招式的视频资料等。用户可以把自己需要的文件、图片、视频资料直接拷贝在自己的计算机或随身携带的硬盘、U盘、手机上,而且省时省力,为民众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网络上的资源不仅包括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更集聚了各地优秀的教师资源。许多武术家、拳派的创始人、著名武打明星、优秀武术运动员、优秀教师以及大学硕博导师和武术学术界名人等都应邀在网上开设了学习窗口。多种多样的声像以及图片资料扩大了我们的视野。目前,许多网上武术学习平台都提供武术交流场所,包括有专门为武术爱好者提供的武术论坛以及介绍武术科学研究的各种学术平台,组建的QQ群和微信群等等。这些平台,都在增进学习者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1.3网络武术学习具有趣味性与交互性的特点随着网络武术培训教程的日益成熟,我们需要的教程,几乎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找到。网络武术学习的课件除了文字文本形式之外,还有视频音效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学习的信息传递呈现多样化特点,这使得学生在使用网络平台学习武术时更加具有趣味性。网络武术平台更为引人人胜之处在于它的互动性质,一方面武术网络课程的交互是网络学生和学习资源、网络教师、支撑平台之间直接或问接实现的多边互动过程,形成了关于武术技艺、武术文化、武术道德、武术教育等多向交互平台。学生在网上学习武术,他既是接受者,也是传播者,在接受武术信息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武术资料进行修改,创造出符合自己理想和审美情趣的新的版本样式与网络互动[4]。另一方面通过邮件、QQ群、微信群和MSN等网络通讯方式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疑、辅导等教学活动,通过师生协作学习以及学习进程中的自我反馈及评价来完成对武术综合知识体系的最终构建,多向的交互协作始终贯穿于整个武术网络学习的全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讨论、提问、留言等获取信息和帮助。2.2网络武术学习平台的劣势分析2.2.1网络上的武术资料缺乏质和量网络上的武术资料重复多,实质性资料少,各大网站上的武术资料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但很多都是一些关于影视武打明星和武术运动员的简介和视频,许多武术网站上都有大量重复的视频和介绍。另外,大多数的武术网站上有一半甚至更多内容是关于武术广告方面的,来自各武术学校的招生宣传广告和一些武术器材公司的销售广告充斥着网站。武术视频传播是所有传播途径中最好的传播方式,然而我们在网络中寻找武术视频的时候,却很难找到比较实用的武术视频和武术教学视频,很多武术视频仅仅是从影视作品中剪辑出来的,对于习练和研究武术参考价值较小。因为经济利益原因,各大电视台不愿意对全国武术锦标赛进行直播或者录播。虽然有的网站收录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武术资料,但要想观看或下载必须交费,甚至有的武术网站里面根本就没有武术的内容,只是利用武术来当幌子以达到赚钱的目的,这对于让武术套路深入人心、让武术套路快速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5]。2.2.2网络武术学习缺乏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常常是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重要保障。传统的武术课堂教学,教师能够通过师生问的互动很快得到信息的反馈,并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手段和节奏,尽可能地保持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但在网络武术学习中,由于受到沟通时空的限制,不能像传统武术教学那样可以面对面快速直接的交流,此时,比较内向的学生往往容易被忽略。并且,学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将知识与技术掌握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另外,由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辅助系统进行课前预习,致使一些学生对武术课堂教学中已经预习过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好奇心,上课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出现了上课不认真听讲和练习懈怠等轻视课堂教学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主动与学生加强交流,留心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清楚每位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2.2.3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容易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网络武术课程的学习环境的要素单一,学习环境封闭的同时也缺乏对学生的约束。一些学生崇尚暴力,用武术来作为一种扬眉吐气炫耀自己的方式,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武侠游戏,将大量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为网络游戏所累,做了网络的俘虏,不仅耽误了学习和荒废了学业,而且身体健康也受到了严重损害,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里,学生不需要接受其他人的监督和社会规范的要求,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泄自己的情感,不需要面对现实社会中的挫折,淡化了现实社会规范的要求,给暴力及其他犯罪埋下隐患[6]。同时,网络上无孔不入的广告与色情信息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些网络中的不健康信息,使较开放的网络环境变得阴暗,导致学生偏离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更有甚者,不能在虚拟与现实间成功转换,脱离现实生活,最终造成人格障碍和认知惰怠。3 网络武术自主学习探究自主学习是七十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自主学习开始受到广大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认为是教育的最理想的目标。自主性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是“一种独立的、进行批判性思考、做出决策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实质上就是自我监控能力,是“学习者负责自己学习的一种能力”,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和元认知策略有着紧密联系,两者都强调自己计划、监控、评估。元认知策略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优化学习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的学习者从中收益。网络武术自主学习的重点在于自主学习,虽然网络软件的功能在日益完善,但是软件技术总是有缺点和不足的,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化程度还远远不能完全模拟人们在真实情境下的交际,在人机互动的操作中,受机械操练成分较多,学练实际技能的提高作用有限,而且当代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干扰,这些因素都制约着网络武术自主学习目标的实现。4 元认知策略在网络武术自主学习中的启示endprint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教育心理学家和体育学家们通过对元认知理论和元认知策略的不断探索和实验,一致肯定了元认知策略的核心地位。大量的实验表明,元认知策略在体育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与协调作用,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给我们大学生的网络武术自主学习带来了诸多启示。在具体的武术教学实践中,大学武术教师首先应培养学生武术学习的元认知思维,包括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目标的设置、自我监控及复习等,并把它们渗透到具体的武术基本知识与技术中教给学生。教师的示范应规范优美、一目了然,讲解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讲解中悟出学法来。还要为学生创设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引导学生结合学习任务领会和使用所教的策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网络武术自主学习打好基础。其次,应加强学生元认知调节的训练。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是学生对自我学习的监控,这种监控是指学生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武术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武术知识与技能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调节能力,培养他们网络武术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应该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元认知策略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和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意识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咨询,提高学生网络武术学习效果,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7]。5 结语在当今网络普及的情况下,学会正确利用网络进行武术自主学习是一项重要而必要的内容。网络武术自主学习中,应用元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理论来调节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对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及自学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意义。无论是武术理论知识学习,还是武术技术的学习过程,元认知的监控、调节作用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网络武术自主学习中,注意元认知知识的积累,掌握自学的方法,注重科学有效地培养自我监控、自我学习的能力,把元认知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络武术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网络武术学习的效率,更好的促进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参考文献:[1]王海鸥.武术网络教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5):100-106.[2]尚雯雯.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学习策略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8(4):126-127.[3]张立红.网上英语培训的优势与欠缺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6):108-109.[4]唐韶军.武术网络传播的利弊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07(2):5-7.[5]胡红,杨帆.武术传播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和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6):41-43.[6]梁斌.网络传播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5):9-11.[7]汗文秋,屈琼.元认知理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112-114.

On the Application of Metacognition Theory in Wushu Autonomous Learn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 StudentsZhang Fang

Lei Mi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gyang Hubei 441053, China)Abstract: How to learn the theories and skills of Wushu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ports science and education psychology research. This thesis describes metacognitive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expert interview,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and it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online Wushu platform. Online Wushu study embraces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 in timetable, openness,diversity in learning resource, delights and interaction in learning models. However, it leads to insufficiency of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Wushu information, emotional interaction in teaching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This thesis also analyses requirements of online Wushu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the enlightenments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 application in online Wushu platform. This thesis aims at improving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of Wushu major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 study efficiency of network Wushu study.Key wordS:Metacognition Professional sports Online Wushu Autonomous learning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