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颢 天理万物,经以载道
2015-08-19孙聚成
孙聚成
沃野千里的中原大地,伊洛河静静北流,最终交汇于黄河。河出图,洛出书,太极八卦演绎了中华文明的前奏。
站在清澈的伊河岸边,程颢感受到了天地之气的浩瀚,感受到了文明悄然演变的足迹,对怎样更好地传承儒家学术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期待。
程颢(1032—1085),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洛阳人,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封“先贤”,奉祀孔庙东庑第38位。他与程颐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共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程家历代仕宦,二程就是在其父任黄陂县尉时所生,自幼深受家学熏陶,具有独立的思想和政治见解。北宋嘉祐二年,程颢考取进士后,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宋神宗初年,程颢出任御史之职,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不受重用,遂返回家乡洛阳。
1082年,程颐辞朝回乡,时任西京留守的文彦博,把自己位于伊河之滨鸣皋镇的一座“别墅”,连同“粮地十顷”送给了程颐。从此,就有了著名的程颢广授门徒的“伊皋书院”,程颢与其弟程颐一起,面对蜿蜒北去的伊洛河水,每日在此以读书劝学为事,潜心于学术研究;从此,洛学学派,这个北宋时期影响最大,也是最为典型的理学学派也应运而生;从此,程颢、程颐兄弟齐名,光耀千古,共同成为中国儒学第二次复兴的骨干人物。
程颢的主要成就和哲学贡献是他的理学主张。
程颢与程颐一起,创立了“天理”学说。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样,他们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把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用“理”来代替,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在二程看来,“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所以,二程的“天理论”是有系统、有层次的完整理论体系:理是超时空的,完满的精神实体;理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理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法则;理是封建伦理道德之总称。
具体到封建等级制度而言,君臣、父子、夫妇之别,就是理。二程所开创的理学,被朱熹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比较严密逻辑体系的学说,程朱理学从此便在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自北宋至清末,理学主张为高度集中的集权政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并且成为封建社会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基础。
二程的理学主张,是他们长期研究探索的结果,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史书记载,程颢曾经求学于周敦颐,“幼有高识,非礼不动”,18岁时写的《颜子所好何学论》,得到当时掌管太学的大儒胡瑗之赏识,立即传他相见,又“处以学职”,程颐从此一举出名,他的同学吕希哲等人竟拜他为师,“而四方之士,从游者日众”。
在学风上,二程提出了“穷经以致用”的主张,突破了汉学不敢独立思考的墨守成规的治学方法。当程颢兄弟在洛阳开办学院,修讲儒学,士之从学者不绝于馆,有不远千里而至者。“洛学”在学风上不像两汉以来的儒学那样,只埋头于对儒家经典的训诂考释,而是着眼于根本,追寻其精神实质,着重于对儒学经典之精妙奥义的探索与发掘,抓住关键,“直睹堂奥”,从而达到了“一天地之理,尽事物之变”之目的,所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程颢的成就还体现在他“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和修养论。
在修养方法方面,程颢提出了“定性”的理论。所谓“定性”实际就“定心”,即如何使人做到内心的安宁与平静。他认为,要使内心平静,不受来自外部事物的干扰,就应该虽接触事物,却不执著、留恋于任何事物,“内外两忘”,超越自我。这一“定性”的理论,是程颢发挥了孟子的“不动心”思想,也吸取了佛、道二教的心理修养经验后而成的。
要做到“格物致知”,程颢主张向内探求,只要使心中之理发扬光大,就可以穷尽天地之理,即“存天理,灭人欲”。只要向内用功,不需向外探求,因为天人是一体的,心、性、命、天紧密相联,天理本来就存在于心中,故不须外求。
二程的格物致知论,同他们的道德修养论不可分开,也同他们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二程之所以能成为旷世大儒,除了与他们自身的渊博学识之外,也与他们的从政经历密切相关。
程颢襟怀儒家士大夫修齐治平的追求和大济苍生的理想,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堪称一代良吏。无论在哪里为官,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他始终怀着强烈的济世安民之志,将“视民如伤”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勉励自己勤政为民。
程颢曾担任过几任地方官,他为官的原则就是用德行感化百姓。在他代行上元县令时,陂塘大堤决口,必须马上堵塞,否则就会影响稻田的灌溉,但这需要很多人力。如果坐等上级审批就来不及了,程颢决定立刻组织民众阻塞决口,随后再向上级禀报。程颢对身边人解释:“我为民请命,就算为此获罪,也在所不辞。”他在扶沟县任职时,帮助百姓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当他离开扶沟县到别处任职时,百姓们都哭着追到县境去挽留他。
宋元丰六年,程颢被派往汝州监酒,官署设在商酒务镇。程颢到任后兢兢业业,清正为官,将理学的精髓运用于酿酒的过程当中,使中国酒业得到了发展。他亲自深入各个酒坊,帮助研究改进酿酒工艺,不断提高酒的质量和产量。对酿出的酒以质论价,鼓励外地商人到古镇设立商号,投资经商。他在古镇三年时间,赢得了百姓商家的好评。
程颢还是位廉洁的地方官,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曾做诗云:“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正因为他能够自觉坚持严于律己,人品正,官品正,他的属下都能够奉公守法。与一般士大夫不同的是,程颢纵然做小官也能做出很多成绩,他的执政风格,既有“若烹小鲜”的自如,也有大政治家的智慧和胆识,这是值得现在的从政者好好学习的。
由于程灏在地方上政绩突出,神宗即位之初,由御史中丞吕公著推荐,调回朝廷做了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当时,宋神宗鉴于内外交困,很想有一番作为,有时也召见程灏,想听听他的高见。可是,作为道学先生的程灏,“每进见,必为神宗陈君道以至诚仁爱为本,未尝及功利。”程颢尝极陈治道,神宗曰:“此尧舜之事,朕何敢当?”有一天午餐时间已过,程颢还在那里慢条斯理地摆道理,宋神宗饥肠辘辘,又不好明言。侍从便正色对程颢说:“御史不知上未食乎?”皇帝还没吃午饭呢!程颢这才依依不舍地退了出来。
程颢不但对皇帝敢于直言,对时政大事更是旗帜鲜明。程颢在京任御史期间,恰逢宋神宗安排王安石在全国推行“熙宁变法”。变法一经铺开,便立刻激起众多士大夫的反对。王安石与大臣们讨论变法事宜,大家思想上不通,王安石声色俱厉,暴跳如雷,就要摘人家的官帽。恰巧程颢受命前来议事,听后不慌不忙地劝王安石道:“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面对程颢的有理有节,不动真气,“安石为之愧屈”。
程颢一生,坚守自己的政治主张,也坚守自己的学术理想,其浩然正气,令人敬佩,也令一些不同政见者反对。公元1103年,有人参他著书诽谤朝政,皇帝命人审查他的著作,驱散他的学生。在此境遇下,古稀之年的程颐只好从洛阳回到老家居住,并于公元1107年病死家中。死后,洛阳地区凡与他有关系的朋友和门生都不敢去送葬,可谓凄凉之至。
青山遮不住,伊洛河在曲折长流后,最终还是汇入黄河,东流奔腾入海。就像程颢兄弟开创的洛学一样,尽管历经各种曲折,最终还是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来源,泽被后世。
程颢一生没有专门的学术著作,他的讲学语录及一些书信和诗文,被后人与程颐的著作合编在一起而为《二程全书》,今有校勘标点本的《二程集》。程颢创立的理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成德、成圣的道德修养观,“中、正、诚、敬、恕”的立身处世原则,“公、德、仁、顺、和”的治国理政之道和义利观,直到今天,仍然对中华文化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