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士诚 扛着红旗的好书记
2015-08-19朱虹
朱虹
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最琐碎,也是最接触基层群众的岗位,更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面旗帜
近日,记者采访了鹤立林业局红旗经营所党支部书记付士诚,从这位朴实、憨厚的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身上感受到了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特有的时代风采。
1958年建所以来,就如一面鲜艳的旗帜飘扬在大山深处,历经“两危”困境,饱经风雨沧桑,从红旗精神到合江模式,红旗人高举旗帜不放,勇于创新不让,在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中,愈加鲜艳。
付士诚从2004年开始担任鹤立林业局红旗经营所党支部书记,从那天起,他就正式将红旗这面旗帜接到手中,扛在肩上,踏上征程。
干就干出样子,做就做出表率。付士诚和班子成员严格按照“经营面积规模化、培育品种多样化、生产管理科学化、经营销售市场化、圃区建设生态化”的规划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了全省面积最大的营林产业园区。苗圃的建设投入了他大量的心血,从最初的设计规划,到田间管理,没有人知道他克服过多少困难。最多时苗圃里有400多人干活,最忙时,他一个多月没有回过家。从红旗到局址10多公里的路,20分钟的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可对他来说仿佛很远,因为他把根扎在了苗圃,他把家安置在了经营所。如今,绿化苗木基地已经成为林业局下属的一个独立的基层科级单位,园区面积达到了3000亩,现有苗木72个品种,近3000万株,产值达到6000余万元,并且创造了150余个就业岗位。
旱田改水田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2011年,林业局依托良好的农业基础,在浅山区实施了2万亩的旱田改水田工程。作为北线的入山门户,红旗经营所成为了重点改造的单位。当时一些职工有顾虑,大家心里都没底。关键时刻,老付站了出来。“我们要把支部建在转型发展产业链上,把党员充实到职工群众需要的第一线上,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老付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关键时刻老付冲上去了,带头改,带头干,一身迷彩服,天天围着农田转,哪里有困难,都会出现他的身影。为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党支部一班人组织职工群众成立水稻种植产业合作社,实行“品种选择,技术标准,物资采购,田间管理,产品销售五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六套输水管线的泵站一座,1000米长的主引水渠一条,50栋育秧大棚基地一处,300平方米芽种车间一栋,现在合作社成员发展到54户,水稻种植规模达到了3000亩,总收入在90万元以上。正是在他的带领下,红旗经营所旱田改水田改造完成了1万亩,每年增加效益近300万元。
依托良好的地缘优势,建成了林鹤万头养猪厂培育养殖示范基地。该猪厂先后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标准化养殖场,被省政府评定为生猪活体储备场。现如今,红旗经营所年出栏生猪300—40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16户,有2户达到了千头以上。年产值达到3500万元,实现利税700万元。
如果说支部是战斗堡垒,老付就是这个堡垒中冲在最前面的人。春季单位组织义务劳动,早上4点半,晚上看不见。老付带头遵守,从不搞特殊化。同事们都知道,老付有“三宝”:农田鞋、迷彩服、铁尖锹。他干在前头,做出表率,做事踏实,让人信服。从“三春”大忙时节到秋防秋收,老付胳膊上的皮蜕了一层又一层,肤色黑的发亮。大家和他开玩笑“你要是参加健美大赛,都不用擦橄榄油了”。对此,老付总是憨憨地一笑。付士诚充满自信地表示:乘着时代的春风,他和众多的林区人一样充满了自信,向着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迈进!
责任编辑 吴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