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险是亚投行第一要务
2015-08-19汤敏
汤敏
随着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代表们正式签署协定,亚投行日后的运营有了各方共同遵守的“基本大法”,这标志着亚投行的筹建迈出最关键一步。但我认为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未来面临的挑战并不少。
第一个挑战来自运营。
亚投行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把钱很好地贷出去?怎样让国际社会对环保标准问题、反腐标准问题的关注变成多余的担心?这些都需要一个良好的运营机制来完成,我认为可以采用“拿来主义”,可以借鉴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有益的经验。
另外一个挑战是创新的挑战。
比如,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这些国际组织里,为了平衡各成员的利益,制定了很多规章,其中一些规章造成组织运作效率变低。这样的问题应该在亚投行的建设中尽量规避。
亚投行现在提出来要做成一个准商业银行。亚洲的基础设施需求投资极大,一年就有八千亿美元,而亚投行目前设立的资本金才一千亿美元,还得分好多年才能投下去,所以这点钱是不够的,怎么样用亚投行的“小钱”去四两拨千斤,这就需要智慧、需要机制。
比如,现在我们谈“互联网+”,亚投行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思维来重新设计?可以通过众筹将大量的小规模的资金聚集成一大笔钱来进行投资,还可以把电商这类“新鲜血液”带到亚投行的理念里去。
中国有句老话叫“要致富先修路”,但是这句话反过来不一定说得通,路修好了未必就能致富。上世纪70年代,我们帮助坦桑尼亚、赞比亚修建了坦赞铁路,但后来铁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要把基础设施投资做好,必须把它和企业、产业结合起来,这是相辅相成的。亚投行的建设也要考虑这些因素。
最后一点,亚投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防风险是它的第一要务。
首先有运营的风险,比如说项目设计得好不好、路修得好不好、这个国家能不能还得起钱等等;还有就是国家的风险,比如国家突然发生政变、发生经济危机等等,一旦还不起钱就会造成一笔很大的坏账。
如何来控制风险?对于一个金融组织来说,信用是非常重要的。
亚投行资本金虽说是一千亿美元,实际这些成员国只用交20%的钱叫实缴资本,也就是说真正在亚投行的资本金大概只有200亿美元左右,剩下的800亿美元是需要到资本市场去筹,你的信用决定了你能否筹到钱,信誉好,利率就低。但如果你的运作有问题了,评级机构将你的评级下调,你的发债成本就会升高。所以怎样降低风险、提高信誉,这将是亚投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支点杂志2015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