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彩陶的保护修复述略
2015-08-19俞长海
俞长海
[摘要]本文在对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藏彩陶文物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保护修复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具体的保护修复步骤及今后彩陶文物的保存方案,以期为以后彩陶类文物的保护修复及保存环境改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彩陶文物;文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66-03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是我国最大的以展示彩陶文物为主的专题性省级博物馆,主要承担柳湾遗址的保护管理工作以及出土文物的就地保护、展出任务。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藏彩陶九成以上来自于柳湾遗址。柳湾遗址由墓群和生活遗址两部分组成,综合其特点统称为遗址。柳湾墓群是我国黄河上游考古发掘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氏族公共墓群,距今约有4600年的历史。1974~1980年由原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联合发掘,共清理出四种文化类型的墓葬1730座,其中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葬265座,马厂类型1041座,齐家文化419座,辛店文化5座。出土文物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等共计37925件,仅精美的彩陶近2万件,是研究甘青地区原始社会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社会的重要资料。 生活遗址位于湟水北岸的二级台地,是与墓群相对应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彩陶博物馆建设区的遗址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050平方米,出土陶器以生活器具为主,器形有纺轮、碗、杯、罐等。遗址中夹砂陶占2/3以上。泥质陶中彩陶比重较大,多红衣黑彩,有极少量的黑红双彩陶片,器形以双耳彩陶罐(盆)和彩陶壶为主。
柳湾遗址出土4万多件文物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彩陶器物,如裸体人像彩陶壶、彩陶靴、人头像壶、提梁罐、鸮面罐等,是我国远古彩陶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这些彩陶器物以多样的造型、繁缛的纹饰、精美的构图、精湛的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充分展示了我国西部原始社会文化鼎盛时期的风貌,艺术价值极高。
一、彩陶文物保存现状与病害分析
(一)彩陶文物保存现状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建成于2004年,为二层混凝土建筑。其库房位于建筑右侧,总一层,库房墙壁为建筑外墙,墙壁无保温层。建筑物四周相当开阔,文物库房保存条件较差,无温湿度控制设备。柳湾虽位于我国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但四季干燥,文物存放环境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文物保存。文物柜架为木质框架结构,为上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后制作。库房文物存放密度大,多数文物柜架隔板已变形。库房墙面原留有窗户,后封闭,仅余50厘米见方的排气孔。库房采用白炽灯照明,含红外线,不利于彩绘类文物保存。
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展厅为圆形中央挑高二层建筑,展厅围绕中央大厅分布于建筑边缘,展厅外墙即为建筑物外墙,墙面无保温层。文物陈列于小型通柜及中心柜中,展柜大部分为新开展时就地制作的木工板柜,少部分是近年的标准柜,密封性较好。文物柜内照明有节能灯及光纤照明两种,大部分展柜采用的是节能灯照明,灯具无灯罩或光栅隔板。展厅无温湿度控制设备,文物陈列大环境昼夜温差大。
(二)彩陶文物病害分析
由于发掘时间久远,彩陶等文物出土已将近40年,加之馆藏条件有限,近年来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自然损坏。通过对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馆藏陶器详细病害进行调查,发现馆藏彩陶的主要病害有:当时的粘接胶体失效、补全材料劣化、胎体酥粉、表面盐析、表面脱落、碎裂、降尘污染、缺失、其他污染物等问题。
二、保护依据及保护流程
为了防止彩陶等文物的持续劣化,参照国内对陶制彩绘文物的保护技术及措施,大体保护思路如下: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可持续保护原则”、“协调及可辨识原则”的思路,按照“使用的所有材料及工艺必须经过试验和研究,证明对文物古迹是有效的、基本无害的”要求,总体保护流程如下:前期调查→分析检测→前期试验→具体文物保护修复→整理档案→改善保存环境。
三、对保护修复彩陶文物的分析检测方法
多光谱调查:利用多光谱技术对所有涉及的文物进行多光谱普查。运用红外、紫外、可见光三种光源对文物表面层进行分析,主要针对表面有彩绘类文物。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荧光是一种无损伤分析法,可以测定出样品中的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分析范围广。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对方案内部分文物进行成分分析及污染成分分析。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在文物本体结构、污染物结构分析上有特殊功用。实验采用XRD对文物表面彩绘、表面污染物、析出物进行结构分析,研究结构状态,进而为文物修复方案给出指导意见。
离子色谱分析(IC):离子色谱分析能高效地分析出溶液中阴阳离子种类、浓度。本次修复中采用IC分析部分文物本体、表面污染物、表面析出物中可溶盐的情况,指导保护修复工作。
显微分析:显微技术在文物病害调查、病害原因分析、保护修复实施等方面均有用途,此项技术贯穿于保护修复的全过程之中。
色差计分析:色差计是一种简单的颜色偏差测试仪器,即制作一块模拟与人眼感色灵敏度相当的分光特性的滤光片,用它对样板进行测光,关键是设计这种感光器的分光灵敏度特性,并能在某种光源下通过电脑软件测定并显示出色差值。在具体的修复中采用色差计分析记录保护修复中清洗、加固、封护等工艺对文物表面色彩的影响及变化。
四、保护修复方法
(一)污染物保护修复方法
根据对文物病害的调查分析,此次修复的彩陶文物的主要污染物有降尘、油污、钙化泥土、析出物及生物污染。根据污染物情况,采用如下方法对文物进行保护修复:
清扫:使用羊毛软刷对文物进行清扫。主要针对一般降尘、松软泥污及文物表面微生物污染。
高纯水清洗:使用二级或二级以上高纯水对污染物进行软化,之后使用棉签将污染物揩拭掉。如果器物情况较好且污染物面积较大时,可将文物整体浸入高纯水中浸泡。使用此方法需注意观察文物表面状况,以不影响文物本体强度为原则。如果文物本体出现裂隙及酥粉情况时,需慎用。同时,文物处理完后必须进行及时烘干。
化学清洗:主要针对彩陶表面硬结泥土及钙化物,使用EDTA二钠盐及六偏磷酸钠等螯合剂软化表面硬壳后,使用竹签剔除表面硬结物。使用过化学试剂的文物表面,需立即使用去离子水进行充分中和清洗。如遇较难清除的硬质物,可根据分析检测情况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敷于清洗对象上离子交换清洗。
激光清洗:激光清洗法主要针对高纯水难以软化的油污污染。由于激光的清洗原理是使受激光照射的局部区域产生高温后燃烧,所以修复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烟尘颗粒,必须在有吸尘设备的条件下进行。
(二)胎体脱盐
去离子水浸泡:针对胎体强度较高,无裂纹,表面层强度较高的彩陶,可采用去离子水浸泡的方法进行脱盐。脱盐过程中要不断检测水中离子浓度,当离子浓度趋于稳定时更换浸泡液。脱盐过程要多次进行,至少要进行到液体中离子浓度低于20毫克/升。脱盐后的文物要阴干或使用干燥箱低温干燥,不可曝晒于阳光下。
纸浆敷涂脱盐:对于胎体脆弱,表面粉化严重,表层片状脱落的彩陶不适于直接浸泡脱盐,则可采用纸浆敷涂脱盐。纸浆需用去离子水进行充分洗涤,文物表面宜采用粗纤维大空隙纸做为隔离。脱盐效果要通过测量纸浆中的离子浓度进行评估,视具体情况而定。
(三)粘接失效部分保护修复方法
根据分析,柳湾墓地发掘出土的碎裂彩陶器使用的是热塑性丁苯橡胶粘合剂(即SBS粘合剂),这是一种单组份万能胶,具有使用方便、粘接强度适中、固化时间短的优点,20世纪80年代大量使用于考古发掘工地。但其老化时间一般在30~50年,如果保存环境条件较差,可能老化时间更短。为预防文物损坏,对于存在胶体老化威胁的文物应进行再处理。
修复时,首先使用低温低风量热风枪加热接缝处,待粘接材料软化后分离粘接面。之后使用有机溶剂配合机械方法清理干净裂缝粘接面,待粘接面完全清理干净并干燥后可进行粘接。
(四)裂隙、断裂面保护修复方法
根据裂隙及断裂面的情况,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保护修复:若断裂面附近胎体脆弱,可适当使用低浓度加固材料进行加固处理。对于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贯穿性裂纹(即断裂)的裂隙,采用低浓度丙烯酸树脂丙酮溶液进行局部加固。使用双组份环氧树脂或10%~20%丙烯酸树脂丙酮溶液作为粘接剂粘接断裂面。
(五)缺失部分的保护修复
采用石膏对文物缺失处进行补全处理。考虑到石膏产生易老化、硫化现象,补全材料中应加入适当聚醋酸乙烯乳液或丙烯酸乳液,但加入量不宜过大,视缺失处受力情况而定。对于需要展出的文物可使用水彩颜料进行适当全色处理,遵守远观补全处与彩陶的整体色彩协调,近观可辨识的原则,以便于日后的效果观察。
(六)加固、封护方法
根据目前国内彩陶器保护处理的技术方法研究,此次的修复保护主要采用B72作为加固、封护材料进行保护处理。具体采用2%B72酒精溶液软毛刷涂刷的方法进行加固,加固分少量、多次进行。局部强度极弱可适当提高溶液浓度,但不宜超过5%。
(七)局部处理实验及修复后的效果
分别使用前面提到的几种表面附着物清理方法进行局部清理实验:如采用羊毛软刷清理,去离子水清理和六偏磷酸钠溶液软化泥土后、再使用去离子水清理等方法针对不同彩陶表面污染物均有一定的效果,且对文物表面无损伤。
五、可能的技术风险及应对措施
彩陶类文物修复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修复人员的技术操作、修复试剂的选择使用等,应分别予以规避。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有其时代局限性,因此,任何一次保护修复所遴选的技术不能保证始终具有先进性;由于文物个体的差异,保护修复的过程中将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实施方案操作人员素质差异,保护修复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因素。针对这些风险,在修复方案制定前要针对不同的病害情况进行详细的前期试验,同时在实施修复操作前首先要对修复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以求规避风险。此外,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如下风险:
(一)清理过程中表面层的进一步剥落
文物在保护修复时,对于脆弱的表面层必须提前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后的器物在机械剔除表面污染物时仍可能造成片状脱落,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清理工作,回贴、加固脱落彩绘层,在之后的清理中由脱落处向外清理,并留有1毫米左右的缓冲地区。
(二)文物修复过程中出现文物真伪问题
由于文物表面存在大量污染物时文物的鉴定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当表面污染物去除后,伪造痕迹就会凸显出来。当文物修复过程中出现这种问题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聘请相关专家进行鉴定。如果确定为赝品,便不再继续修复工作。
(三)清理后的文物缺少了文物的沧桑感
文物表面存在的污染物通常会给观赏者一种文物的沧桑感,使文物显得厚重。当这些表面附着物去除后,往往这些厚重感也会一并消失。这种问题在彩绘陶器上尤为明显。在修复保护中,对于上述问题必须及时与文物收藏机构进行沟通,在不影响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法。
六、修复后的保存环境要求
对于完成保护修复后的陶器,无论是库房保存还是展厅陈列,均需对保存环境进行控制,基本控制要求如下:第一,温度:20±2℃,相对湿度:40%~50%,照度:不大于50勒;第二,保存在稳定、清洁的环境中,并确保照明光源中不含紫外、红外线;第三,对出现结晶盐的器物要及时进行保存环境调查及改善,防止长时间结晶物析出,导致陶器胎体酥粉。
七、保存环境改善
对馆藏彩陶进行预防性保护,使文物具有良好的保存与陈列环境,能够长期安全保管与展示是其目的,也是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单位的根本。根据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文物保存现状,建议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保存环境改善工作:
其一,文物库房共4个,其大小不一,合计面积约400平方米,添加2匹以上空调10个,除湿机4台,同时为以上设备架设专用电路。
其二,改善文物陈列小环境,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实际存放文物展厅面积约1500平方米,展线长度约400米,展柜内高1.5米,宽0.6米,展柜内总容积约360立方米。可采用日本产的OK-1型调湿吸附剂及有害气体吸附材料对陈列环境进行改善。根据调湿材料的调节能力,每立方米需使用1千克调节材料。
其三,文物囊匣制作:陶质文物为多孔类文物,容易受环境温湿度影响,文物表面一旦附着其他污染物就极难去除,建议使用密闭透气文物囊盒进行收纳存放,可采用文物保存专用无酸纸板为已完成修复的彩陶文物制作专用纸质囊匣保护。
[参考文献]
[1]奚三彩,欧阳摩一.陶瓷砖瓦[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2]贾文熙,贾汀.文物修复学基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
[3]毛晓沪.古陶瓷修[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4]马清林,苏伯民,胡之德,李最雄.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5]王啟泰.王啟泰说陶制文物修复[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