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靖远县三合村境内长城初探
2015-08-19李娜
李娜
[摘要]长城是我国古代为了抵挡外敌入侵而修筑的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甘肃省靖远县三合村境内长城修筑于明代,该段长城比较特殊,墙体很少,主要是在黄河沿线修筑彼此连接的烽火台。三合长城是靖远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见证了历史上尤其是明代靖远在抵御外敌入侵、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甘肃靖远;三合长城;长城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27-02
历史上,长城的修建持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人们提到万里长城的时候,往往将它同秦始皇联系起来。其实早在秦统一六国以前,就有二十多个诸侯国先后修筑过长城。春秋末、战国初是最初修建长城的时期。当时社会已步入铁器时代,农业、手工业及社会经济发展很快。各诸侯国为了争霸,相互之间频繁地发动战争。当时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以歼灭对方的军事力量为目的,非常残酷,正如《孟子》中所说:“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野以战,杀人盈野。”为了抵御入侵,维护自己的政权与领地的安全,各国不断加强戒备,强化防御能力,不断地动员人力,在边境沿线修筑了大量的烽火台和防御城堡,并用高大宽厚的墙体将烽火台和防御城堡连接起来,构成了易守难攻、坚固、难以逾越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长城。这种以军事防御为目的的墙体与古代一般城市的城墙并不完全相同。古代城镇的城墙,只是将城池周围的小片区域完全封闭起来,以便守卫某一个城镇的安全。而长城是诸侯国把认为易受攻击的一面边境用宽厚的墙体拦挡起来,形成阻挡敌人进攻的障碍,是一种易守难攻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实际上是一种平时进行工程建筑,战时可以有效阻挡敌人进攻的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依托阵地,是兼顾瞭望和传递信息等其他功用的综合性军事工程。在我国古代以刀、剑、矛等为主要兵器的时代,长城的战争防御功能显而易见。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原来的秦、燕、赵北面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增筑新的长城。地域上西起今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秦以后,汉、唐、宋、明等朝代都曾重修或增筑长城,现保存较为完整的长城大多是明代在旧有的基础上建筑的。它西起嘉峪关,经今甘肃、宁夏、山西、内蒙古、北京,东至山海关,长达数万公里,史称万里长城。
在今甘肃省靖远县东湾镇三合村境内曾有一段长城,以前保存较完整。人们习惯上叫它“边墙”。可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平田整地时,被夷为平地。但“边墙”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在遗迹上的地块叫“边墙地”、“边墙壕地。”这也算是对长城遗迹的一种见证。据当地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代统治、建立明王朝初期,西北大片土地仍为元军据守。在明政权巩固后,朱元璋便派大将徐达、李文忠率兵西征。当时元军已是惊弓之鸟,不战而逃,明军则势如破竹,步步逼进。追至今定西沈儿峪一带,明军抓住时机,歼灭元军主力。扩廓铁木耳(王宝宝)率领残部沿会宁、靖远一线向北逃窜。明军紧追不舍,打算利用黄河天险,一举歼灭元军。谁知天公不作美,当时虽是深秋季节,一时间气候突变,风雪交加,天寒地冻,一夜之间,黄河之上竟结了厚厚一层坚冰,元军于是乘机渡河逃走。等明军赶到黄河边时,已雪化冰开,不能渡河追击。明军于是罢兵,并沿河设防,派重兵防守。
据相关史料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军徐达于八月攻克天都(今北京),改为北平府,元亡。同月元中书省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又名王保保)从太原退居甘肃”。“洪武二年(1369),明大将军徐达攻秦州、入伏羌(今甘谷)、取宁远(今武山)、至巩昌(今陇西)、征临洮、克兰州。至此甘肃除河西、洮岷外,统归明朝”。“洪武三年(1370),明王朝复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往征元将王保保。三月徐达师至定西,进兵沈儿峪,元将王保保退居车道岘。四月,徐达大败王保保,擒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平章以下文武僚属一千八百六十余人;将校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获马一万五千二百八十余匹,骆驼、骡、驴杂畜无数。王保保仅与其妻、子数人从古城逃遁。由宁夏奔和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后拥立元顺帝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于和林纠集蒙古贵族残部经常侵扰明朝北部。后因内部纷争,五传至坤帖木儿,有鬼力赤者篡位,称可汗,去国号,称鞑靼。特别是在洪武以后,鞑靼与瓦刺交相雄长,迭为明朝边患。”
为了防止元朝残余势力的侵扰,明朝廷十分重视边疆的防务,其中最有力的措施之一就是修筑长城。这一时期,靖远地处明与元朝残余势力战争的前沿,境内黄河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断了蒙元的入侵,但每逢冬季,黄河结冰,元朝残余势力乘黄河结冰渡河,屡屡犯境,地方民众深受战乱之苦。“明洪武三年(1370),于迭烈逊设巡检司戍防。此时河南(应为河北)犹有元朝遗种残孽潜伏林莽,出没窃发,扰攘边境。永乐二十一年(1423),总兵陈怀奉命收捕。宣德十年(1435),复犯甘宁,阿台率轻骑自龙湾踏冰渡河入寇,由陡山出境。迭烈逊巡检苏镛申报陕西都御使陈镒、都督郑铭,请设兵卫、填实边隅、以便据守。奏可。正统二年(1437),命都指挥房贵同布政参司戴弁,按察佥司傅吉、督粮户部主事苏震,相地得古会州旧址、修筑城池,置靖虏卫。”相继置平滩堡、水泉堡、永安堡、大庙堡、裴家堡、哈思堡、芦沟堡、陡城堡、沙古堆堡等九堡为所辖。并修筑长城、烽火台以防边。
甘肃境内的长城,西起嘉峪关,经金塔、高台、永昌、民勤、武威、景泰县,至索桥入靖远境,沿黄河向东北,进入宁夏境内。另一条复线自凉州卫之黄羊镇以东的东滩从主干线分出,直向南穿古浪境内,越乌鞘岭,沿庄浪河纵贯庄浪卫(今永登县)全境。至河口沿黄河而下,经安宁堡至兰州,再东北行,过桑园峡,经靖虏卫,镇戎所(宁夏固原县),终止于下马关(宁夏同心县东)。”三合长城应属其后者。这段长城墙体很少,基本上以黄河作为天然屏障,以烽火台相互连接,仅靖远境内就有平堡乡金峡峡口烽火台、阳坪烽火台、堡子山烽火台、蒋滩烽火台、金园芦宗小坪烽火台,乌兰镇营防村的马滩、王园烽火台,河靖照壁山烽火台,黄河铁桥桥头烽火台,转嘴山烽火台、小坪山烽火台,奶头山烽火台,烟洞沟(洞应为墩)口烽火台,接东湾镇三合长城遗址至法泉寺沟口、东湾、滋泥水烽火台,再接平川区境内的月河、李家沟、玉碗泉、陈家沟、黄湾等地烽火台,后复入靖远石门乡的席子水,茨滩、炭窑、坝滩、水沟园子、小口子、索桥、窎窎坡等烽火台,双龙乡北城滩烽火台及长城遗址,经仁合、义和长城遗址烽火台,入兴隆乡的金坪、大庙长城遗址烽火台,由永新乡的喜鹊沟出境入宁夏境。“明隆庆五年(1571),于宁夏扯木峡(今靖远)旧堡河口、五方寺(今景泰县五佛寺)、塔尔湾、白草川东增筑边墙、墩台、大小堡寨,驻将领于此,以遏寇出入要路。”靖远境内黄河沿线长城遗址及烽火台,正是这个时期明王朝在前朝的基础修复或增修的。到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七月,甘肃原巡抚田乐河、总兵官达云收复大小松山(今天祝境),攘地500里。次年筑大靖等堡(今景泰境)。覆地而耕,列戍而守,修边墙400余里。这段长城是在景泰境内所筑的新边墙。东过黄河接清远孛桥堡,西北经古浪全境至武威,接长城主干线沿河西走廊直通嘉峪关。另一条线由三合长城东端的法泉寺沟口烽火台连接杨梢、峁河水烽火台,进入平川界接共和乡毛河洛、小水、打拉池、柔狼山等地,再接黄家屲边墙壕及沿线烽火台进入宁夏境。
这段三合长城绝非人们传说中的秦长城,但与宋夏边境有关,其理由:“宋刑恕于会州西南祖厉河造船拒夏人……”“惟古会州乃炎宋拒李元昊之所,襟山带河,基势险塞,足固金汤之守,以为国西藩屏”。当时,宋会州有数堡寨与西夏对峙:
怀戎堡(今打拉池)。《宋史》:“崇宁二年筑,属秦凤路,东至经原路分界定戎寨地分二十二里半,西至本堡管下水泉堡(今平川区毛河洛)二十里,由香谷至会川共六十里,南至会川城分界三十五里,北至柔狼山界堠四十里,系与夏国西寿监军地对境,经由枯柴谷至柔狼山有险隘去处。”
德威城。《宋史》:“政和六年,筑清水河新城,赐名,属秦凤路。东至麻累山二十五里,西至黄河四里,河北倚卓啰监军地分水贼作过去处,南至啰米谷口新移正川堡二十五里,北至北狼口至马练贼城约二十余里。”
静胜堡(今榆中青城下坪)。《宋史》:“政和六年,赐清水河新城接应堡名静胜,会川城管下新修筑静胜堡,不系守御处。在黄河南石嘴上,至本城一百二十里,河北岸与夏国卓啰监军地分相对。”
通泉堡(今若笠堡子山上)。《宋史》:“属秦凤路新泉寨(今黑城子古城)管下,不系守御处。在黄河南岭上,至本寨四十里,与河北岸夏国卓啰监军地相对。” “东筑通怀堡,接泾定,开护道壕(今黄家屲边墙壕),西筑水泉(今平川区共和乡毛河洛)正川二堡,通古会。”“打剌赤古城(即怀戎堡),按志不载,兴废之由或者以为宋御夏人之患所筑欤?是城东距西安州(今海原县境内)八十里,西去靖虏(远)七十里,北临鲁寇冲突之地……”
综上所述,由榆中青城下坪起沿黄河沿线的烽火台东北至三合长城向东进入杨梢沙河,过平川打拉池复入靖远境黄家屲边墙壕及沿线烽火台。这正是宋代会州境内的宋夏边界。
明中叶以后,统治集团日益腐朽,屯田制度衰落,军队腐化,军士贫困,在这种情况下,边墙再好,也起不了很大的作用。如《明史·余子俊传》载:“余子俊之筑边墙也,或疑砂土易倾,寇至未可恃。成化十八年(1482)寇入犯,许宁登逐之,寇扼于墙堑,散漫不得出,遂大衄,收效之一例。”从总的趋势看,随着明王朝的日益腐朽,特别是明朝濒于腐朽之时,边墙墩台的防御功能,已完全解体。长城也完成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一部分逐渐被损被毁,甚至消失。
[参考文献]
[1]清·张廷玉等.明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2]元·脱脱等.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3]郭厚安,陈守忠主编.甘肃古代史[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4]杜树泽主编.靖远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