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管拔除后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2015-08-19刘新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3期
关键词:胆漏瘘管导尿管

刘新亮

河南永城市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普外科 永城 476600

胆总管探查术T 管引流可改善胆总管下端及壶腹部的括约肌组织水肿,同时预防胆道梗阻等并发症[1]。若拔除T 管后发生胆漏,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利影响。2011 -04—2014 -03,我院发生23例拔除T 管后胆漏患者,现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3例患者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23~68 岁,平均47.38 岁。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 管引流17例,其中二次手术8例。胆总管肿瘤胆总管切开、T 管引流6例。合并糖尿病4例,痛风5例。出2例误拔外,其余21例均按T 管拔除程序和原则操作[2]。拔管后患者即出现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部疼痛,12例伴有腹肌紧张,3例腹穿出胆汁样腹水。

1.2 治疗方法 23例确诊胆漏后,随即经原有T 管瘘管放置导尿管引流,同时给予抗生素、禁食、补液、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其中1例因经T 管瘘管重新置管困难转手术治疗,1例置导尿管引流后症状无好转中转行手术重置T 管。

2 结果

2.1 T 管拔除后发生胆漏原因 患者出现胆漏原因以医源性因素为主,同时与患者体质、T 管材质等因素有关,见表1。

2.2 疗效 23例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6.48 ±1.13)d,住院时间(13.46 ± 3.07)d,痊 愈22例(95.65%),带 管 出 院1例(4.35%)出院后均获随访3个月,均恢复良好。

3 讨论

3.1 T 管拔除后胆漏原因 由于肠管、大网膜等组织对T 管包裹作用,加之及T 管刺激使其周围发生胶原纤维增生而形成纤维化管道[3],故拔管后一般不会发生胆漏。本组发生胆漏的主要原因是医源性因素,如手术中胆总管的解剖过长,对置管周围组织的血供产生不利影响;T 管过粗或胆总管缝合过密集误缝T管,拔管时力度过大、在拔除T 管时出现二次损伤以及非计划误拔等。其次为患者自身因素,如高龄、合并贫血、糖尿病或痛风,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组织自愈能力不良,而致管壁形成不完全或无法形成所致。此外,若T 管材质为高分子聚合材料[4],其弱刺激性及留置T 管时间短,导致管道形成不牢固,拔管时引起损伤引发胆漏。

表1 23例T 管拔除后胆漏患者的临床常见原因

3.2 T 管拔除后胆漏治疗 T 管拔除后一旦出现右上腹部剧烈疼痛,应注意考虑胆漏可能[5],即经T 管瘘管置导尿管引流,必要时借助胆管镜置入。若置管或引流失败,应及时行手术置管,彻底冲洗腹腔并在胆漏部位周围放置多根引流管。

3.3 拔管后胆漏的预防措施 (1)根据胆总管内径确定最佳T管直径与合适置管位置,确保手术缝合严密性,避免T 管短臂过短而引起T 管滑落。(2)将T 管引流与腹腔引流管分别标记,并固定牢靠,避免误拔或在患者翻身时由于牵拉而脱出。(3)避免T 管扭曲、压迫等,做好T 管引流液、引流量的观察与记录。(4)严格按照拔管一般术后3~4 周进行T 管拔除,但对于硅胶质T管或身体机能弱者,可适当延长拔除时的原则和程序操作,在拔除时动作轻柔,应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1]成涛,夏灏,王锐. 大网膜人工T 管窦道预防T 管拔除后胆漏30例分析[J]. 临床外科杂志. 2011,19(7):440.

[2]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7.

[3]黄春桃. 胆道术后常规拔除T 管胆漏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 2012,10(21):1 949.

[4]牛锦全,张震波. T 管拔除后胆漏致胆汁性腹膜炎的临床分析[J]. 当代医学. 2013,19(3):107 -108.

[5]彭成. 胆道术后拔除T 管致胆漏11例诊疗体会[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23(12):7 232 -7 233.

猜你喜欢

胆漏瘘管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肝胆手术术后胆漏的相关原因分析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
并行导丝法在更换肾造瘘管中的应用:附33例次报道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
急性胆囊炎LC术后胆漏598例治疗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