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对当下乡村治理的启示

2015-08-18肖海鹰

桂海论丛 2014年6期
关键词:治理模式启示

肖海鹰

摘 要:我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通过促进社会系统内各个子系内部诸要素的联系,保持各子系统内部的稳定以及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平衡,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它为一个接一个强大的、疆域广阔的封建王朝在华夏大地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来考察,由于过于强调系统内部的平衡与稳定,社会被封闭起来,新生事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最终导致了社会发展的停滞。今天,我们创新社会治理要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乡村社会子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子系统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把社会系统的稳定建立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社会系统;启示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6-0084-05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的社会转型之中,社会治理模式也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这也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但是“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1]因此,对我国传统社会乡村治理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深化对我国传统社会乡村社会治理的了解,把握乡村社会治理的普遍规律,才能明确当前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理论为这一研究提供了分析的新视角。马克思认为社会就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肌体”[2]223,并且“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3]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系统理论,我们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这个整体包含着经济、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三个子系统,这三个子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子系统相互之间,必须保持一种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关系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我国传统社会的皇权正是通过保持社会子系统内部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平衡,创造了世界古代史上社会治理的奇迹。

一、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

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属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人们生产自己所需要的大部分生活用品,偶尔有剩余才用于交换,但是所占比率很低。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相互交往,而是使他们相互隔离”[2]762,“社会分解为许多固定不变、互不联系的原子”[4]248,这是世界古代史上的普遍现象。低下的劳动生产力,分散的经营模式必然影响到政治系统,阻碍大的封建帝国的形成。这是因为小农经济无法“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2]762。也就是说,小农经济基础下,整个社会的交通不发达,信息交流不便利,不利于较大范围内人们之间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这样也就很难找到一种有效的黏合剂,把如此分散的组成部分粘合成一个大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共同体。

自秦朝以来,我国的封建统治者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模式。这一治理模式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把散乱的中国古代社会整合起来了,相对于当时的整个世界来说,这都是奇迹。这一社会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为维护中国古代社会大部分时间的和平、稳定、团结与统一做出了贡献。

(一)封建皇权通过履行经济职能促进经济子系统内部的联系与稳定

1. 封建皇权通过履行其经济职能把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古代中国国土辽阔,小农经济又使人们处于十分分散的状态,无力应对天灾人祸和兴修大的水利工程,因而需要中央集权的政府进行干预,需要它来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4]140它们通过兴修水利工程、道路和运河来满足农业生产的灌溉和交通运输等需求,保证经济子系统的顺利运行和发展。封建皇权还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农业生产,通过委派地方官吏来“劝民农桑”、宣教“农本”政策、促进农业技术传播,督察农业生产。这样,封建皇权通过履行其经济职能,把经济子系统内部分散的诸要素一定程度上联系起来了。

2. 封建皇权极力维护经济子系统的稳定。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极力消除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各种因素,维护农业生产系统的稳定。一方面,他们经常扮演调和阶级矛盾的角色。如实行“均田制”,让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获得一份土地,这是传统社会的政府利用其强制力进行土地资源配置的正式制度[5]46。这使很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成为自耕农。地方豪强对土地的兼并容易激化与百姓的矛盾,于是皇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豪强和官僚对土地的兼并,维持这个系统的基本平衡。另一方面,他们也赈灾,救助受灾农民。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灾难频繁发生的国家,灾害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威胁到王朝的存亡,因此封建统治者也不敢掉以轻心,通过赈灾以使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并以此来显示皇权统治的仁德及其合法性所在。在封建皇权的强力干涉下,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威胁乡村社会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二)通过“乡绅自治”维持政治子系统内部的联系与稳定

1. “乡绅自治”有利于联系广大农民。社会系统的维持并不能完全靠压制,尤其在“天高皇帝远”的乡村地区,权力的运行不能完全单向度的由上而下,因为“政治不能只在自上而下的单轨上运行。人民的意见是不论任何性质的政治所不能不加以考虑的,这是自下而上的轨道。一个健全的、能持久的政治必须是上通下达,来往自如的双轨形式。”[7]379皇权止于县,把乡村管理的权利交给了乡绅,这样就有利于收集和反馈民间意见,实现一定程度的上通下达。乡绅与异地为官的官员不同,他们没有离开故土,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乡里百姓往来密切并且有着休戚与共的厉害关系。他们能够把自己了解到的或收集到的有关乡村与村民的信息反映给当地的官员,避免了官方直接面对数量庞大的村民,也避免了因官方不了解民情,做出错误决策而导致官民的直接冲突。因此乡绅起着重要的上通下达的作用,保持了系统信息的畅通。

2. “乡绅自治”有利于维护政治子系统的稳定。乡绅一般都是官方举办的科举考试中获取功名的儒生,他们具有“官方和半官方的身份”[8],是封建皇权在广大乡村的代理人。“绅权”依靠的并不是暴力,而是基于其经济能力、身份地位、家族势力和个人德行所获得的一种敬服[9]。所以,乡绅是一种农村社会的内生型权威,它不具有国家这一外生型权威的暴力性质,因而,有功名而无官职的“乡绅”成为把封建皇权与乡镇居民联系起来的桥梁。乡绅因其来自民间的身份,决定了乡绅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地方利益。通过乡绅自治,可以形成官方与农民利益尽可能的协调。乡绅的角色是双重的,即起到保护乡民和乡里社会的作用,也起到替统治者管理乡民的作用。所以官方利用乡绅管理广阔的农村地区,不仅得到乡绅的支持,也得到百姓的信赖,从而维护了整个子系统的稳定。endprint

(三)通过“科举考试”维持乡村文化子系统内部的联系与稳定

1. 通过科举考试有效整合乡村的文化精英。科举考试的成熟与完善对意识形态下沉到乡村,形成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举考试是一种选官制度,对广大乡村开放,它不论出身、不论门第,使广大农村的居民也可以通过这一管道,做到“永久性的行政干部全凭能力获选,不靠亲戚关系或家族人脉。”[10]112这给许多农家子弟带来了希望,他们希望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这一举措产生了极大的向心力,有效地把广大乡村的文化精英凝聚起来,成为对中央皇权的积极支持者。而且这一选官制度也注意到选拔人数在地区之间的平衡分布,极力消除地域差异,保持各地之间的文化联系。各地儒生由于对儒学的共同兴趣而相互往来和交流,促进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在广大乡村地区形成了文化上的统一。

2. 通过科举考试保证了意识形态系统的稳定。封建皇权紧握科举考试这一“指挥棒”,以儒家学说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这样促使了儒家学说在广阔乡村的传播,一些农家子弟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较高的身份和地位。科举考试也造就了一批乡村的儒生,特别是考取功名的乡绅成为当地弘扬儒家文化的中间力量。即使是没有获取功名的儒生,在传播儒家文化中也是功不可没,他们把儒家文化融入到小说、戏曲等多种多样的民间文艺中,深刻影响了居住在乡村的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使乡村居民对封建皇权的统治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乡村有条件的村民通过培养自己的孩子读书,让他们考取功名,为儒家的意识形态系统输送人才,形成一个内部的良性循环。儒家意识形态产生于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又通过封建皇权的大力弘扬,并且与植根于乡村的选官制度相结合,扩大了它的影响力和对社会的整合力,抵制了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保持了“独尊”的地位,最终形成了一个稳固的意识形态系统,并且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二、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历史教训

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缺陷,由于其对新生事物的强力制约,导致传统社会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无法跳出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无法完成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一)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严重制约了新生事物的成长

1. 巩固小农经济制约了其他两个子系统的发展。一是小农经济的存在有利于封建集权统治。小农经济环境下,广大农村居民保持一种分散的状态。他们这种分散的状态就像马克思所说的“马铃薯”,没有团结起来的力量,无法对抗封建皇权。以血缘关系形成的宗族组织是中国封建统治长期存在的社会基础。封建君主就是这个放大了的家庭的总家长。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子系统就是矗立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以及这样的经济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之上。封建皇权保护小农经济就能够维护乡村社会的宗法结构,宗法结构的稳固保证了家国同构的中央皇权的行使。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人口的流动,从而导致宗法关系的松散,威胁到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这也是封建统治者维护小农经济而遏制商品经济的原因之一。二是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封建意识形态。儒家意识形态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也为这一基础服务。在很多方面,儒家可被视作以家庭为榜样、为国家建立道德原则的意识形态[10]117。没有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的封建家庭结构,儒家意识形态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封建皇权通过保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可以维护儒家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因为,如果放任商品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则必然改变封建家庭结构,产生多元的思想,最后冲击到儒家意识形态。

2. 强化政治权力的控制阻碍了其他两个子系统的繁荣。一是通过政治权力限制工商业的繁荣。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萌芽的商品经济一直得不到发展,封建统治者虽认识到经商可以迅速致富,但他们“也决不愿私人财富扩充至不易控制的地步,为王朝的安全之累。”[11]3他们“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11]2这样商人的人身和财产自然就得不到保护,甚至常常受到侵害,商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手工业为官方所垄断,民营手工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正如梁漱溟先生说的,“后一两千年的中国文化在经济上已盘旋而不进”[12]就是这样导致的。这种状况有利于皇权的统治,小农经济的落后和封闭,使广大的乡村农户就像一个个的“马铃薯”,分散而无力,需要统治者“从上面赐予他们雨水和阳光。”[2]763二是通过政治权力限制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封建皇权对农村的管理单靠武力或严密的官僚组织是不够的,还需要广为群众所接受的意识形态。因此,通过政治权力,加强了对意识形态的控制。一方面,统治者大力弘扬儒家文化。自汉朝以来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获得明显的效果,儒家意识形态开始深入人心。封建皇权通过完善科举制度,达到对乡村意识形态的控制。科举考试使乡民可以通过学习儒家学说而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这使广大的乡村儒生专注于研究儒家学说而放弃对其他学说的思考。另一方面,他们广设“文字狱”进行思想控制。对任何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和文化进行彻底的清洗,这样达到对意识形态的有效控制,使儒家作为意识形态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3. 强化意识形态控制巩固了对原有经济政治制度的认同。一是巩固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有利于巩固小农这一经济基础。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认为财富只能从农业中产生,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强本论”,把农业生产与富国富民联系起来,并且明确提出“工商众则国贫”的观点,成为后来很多朝代重农抑商的理论根据。儒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极力维护小农这一经济基础。二是弘扬儒家学说巩固了对封建皇权统治的认同。任何封建朝代都不是单靠武力就能够统治的,所以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而导致对统治者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封建皇权通过对儒家学说的弘扬,达到了降低其统治成本的效果。一方面,儒学能够顺应专制皇权发展的需要,通过文化制度对皇权的充分肯定,把皇权的统治法理与宇宙的秩序“融为一体”,达到“对权力的无限性、任意性和全能性政治模式的全力构建。”[13]另一方面,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乡绅充分利用儒家的教化功能,使人心服而达到管理的目的。这种教化可以“防止因思想的混乱而导致社会的动乱,也是为了管理的低成本和高效益。”[14]在乡绅的帮助下,使广大乡村“形成了国家官僚机构枝干下的广泛而稳固的根基,从而把一个巨大的农业社会不可思议地组织起来了。”[15]endprint

(二)传统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无法改变一治一乱的循环

我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管治模式因权力高度集中而具有很强的脆弱性。费孝通先生注意到,“在传统结构中自下而上的轨道是脆弱的;利用无形的组织,绅士之间的社会关系,去防止权力的滥用,不但并不能限制皇权本身,而且并不是常常有效的。”[7]396在这种体制中,人民发挥的作用甚微。单靠皇权制约的官僚机器,难以避免贪污腐败的盛行和蔓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贪污腐败进行了最严厉的惩罚,但是仍然无济于事。历史上开明的皇帝总是少的,昏庸的皇帝总是占很大的比率,同时一个开明的皇帝,短期内开明是可能的,而长期的开明却是少见的。当皇帝昏庸时就无法有效监控整个官僚体系,也容易导致宦官和外戚专权。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庞大的官僚集团就会侵占田地、欺男霸女,形成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破坏了经济子系统的平衡。最后也使意识形态失去效用,形成官逼民反的局面,改朝换代也随之发生。这也是我国传统社会摆脱不了一治一乱的循环的原因。每次改朝换代都导致大量平民死亡,国家陷入动荡中,若干年才能恢复。而且每次改朝换代之后,一切都得重新开始,这样就验证了马克思所说的,“亚洲各国不断瓦解、不断重建和经常改朝换代,与此截然相反,亚洲的社会却没有变化。”[16]

三、我国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对当下乡村治理创新的启示

我国传统社会的治理模式在历史上起过进步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也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不管怎样,它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财富,为我们今天创新乡村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益的启示。它使我们认识到要实现对社会的良好管理,就应该在保留良好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新时代找到新的联系整个社会的纽带,找到新的凝聚社会的动力,形成新的价值认同,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系统。

(一)以市场作为新的联系社会的纽带

传统社会,我国的经济长期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成熟的市场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整个社会系统处于封闭状态,社会的整合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手段,这也是近代以来我国落后的根源之一。今天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具有开放性,是当今能够把整个社会系统联系起来的重要手段。正是市场的存在,促进了社会分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需要。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手段。因此政府对社会的有效管理就应该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完善的市场机制,建立起符合市场发展的健全的法制环境,形成有利于公平分配的利益均衡机制,有利于市场良性发展的产权机制。政府机关,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担负起市场培育的职责。政府本身也要充分认识市场的规律,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并根据市场规则来检讨自己的行为,减少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减少对生产的直接干预,而是通过法律法规等间接手段,引导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公民提供市场信息、资金、技术等服务,引导他们积极有序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通过市场的发展,把乡村与城市连接起来,与全国乃至世界联系起来,把社会经济系统变成一个充满活力而又全面开放的系统。

(二)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而形成新的社会凝聚力

我国传统社会社会治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下级只层层对上级负责,而不对人民负责。”[17]但是传统社会的国家权力体系毕竟只下沉到县一级,为广大农村的自治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也恰恰是封建统治能够长期维持的原因之一。改革开放以前,“全能型”的政府不但抑制了人民的参与热情,而且也没法解决日益增多的社会经济问题。费孝通先生认为,要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不是加强远离老百姓的中央权力,而是,相反的,应该在基层自治事务中去加强启发和领导作用。”[7]39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逐渐多元,社会事务繁杂多样,以前的管理模式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在创新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要转变管理理念,抛弃传统的为民做主的思维,让人民自己当家作主,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只有这样,才可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因此,政府部门不是把政府权力下沉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而是积极推行自治,落实“群众事务,群众管理”的原则,让群众成为治理的主体。只有给社会留下一定的自治空间,才能有利于民意的上传和下达,有利于保持整个系统内信息的畅通,有利于新生事物的发展,也可以避免公权力的过度干预而形成好心办坏事,管了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造成官民对抗。政府甚至要主动培育民间组织,让它们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分担政府部门的治理职责,形成一个政府与民间良性互动的管理模式。同时,还要通过群众的积极参与,来促使政府依法办事,改变传统社会权大于法,使权力无法真正得到制约而造成基层政权贪污腐败无法无天的现象。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舆情形成新的价值认同

我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为指导,这一价值体系为维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统一人民的认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毕竟是与小农经济、与封建专制统治相适应的的价值体系。在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舆论不一”也成为常态。因此在思想文化方面,我们除了要继续执行毛泽东提出来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外,还需要通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认识和整合社会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产物,它与新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相协调,是征求了各方面意见,综合所有认识后形成的,并且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普遍认同的“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因为具有“最大公约数”的特点,才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新时期的社会治理理念必然要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统一、相协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来检讨政府的管理行为,做到行有依归。同时管理部门也要通过自己有效的管理行为引领社会舆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成为新时期凝聚广大人民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endprint

总之,我国传统社会的这种社会治理模式只是追求社会的稳定,而不追求社会的发展,封建皇权在促进各个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通过对社会系统进行严密的控制,再加上闭关锁国的政策,把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封闭的、保持静态稳定的系统,遏制了新生事物的萌芽,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没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稳定,只能是一种脆弱的稳定,这样的社会跳不出“一治一乱”的循环,也无法应对外来的挑战。今天,在创新我国社会治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吸取历史的教训,努力把我国建设成开放的、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系统,使它能够应对不断加速的、剧烈的社会转型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诺 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5]候江红.唐朝政府农业经济职能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6]徐秀丽,王先明,等.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命、改良及其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8.

[7]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8]张 鸣.乡村社会权利和文化结构的变迁[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17.

[9]王先明.变动时代的乡绅——乡绅与乡村社会结构变迁(1901—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8.

[10]福 山.政治秩序的起源:从前人类时代到法国大革命[M].毛俊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1]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96.

[13]王 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9.

[14]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32.

[15]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3.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13.

[17]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再版序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5.

责任编辑 凌经球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理模式启示
深圳市福田区探索城市街道治理新模式
我国高校二级学院治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探讨
农村水利私人承包治理模式研究
市场经济体制下住宅小区治理模式的研究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NHL联盟制度安排对我国职业体育改革的启示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