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2015-08-18王迪

教育界·下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学习倦怠心理健康大学生

王迪

【摘 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倦怠的含义,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学习倦怠

大学生处在人生黄金时期,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又需要承担大量学习任务,因此心理问题、心理矛盾也有所增加。目前,大学生学习倦怠成为高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素质、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建设和发展。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旨在通过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作为一种心理状况,指的是个人具备积极、有活力的内心体验和社会适应,能够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和身心潜力,使自我与环境保持良好和谐的状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阶段,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具有创造性,文化素养较高。他们重视实现自我意识,独立性增强,情感丰富敏感,自控能力差,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要求较高。基于大学生的独特性,其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智商正常、情绪调控能力良好、意志自控力强、人格结构稳定、热爱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良好、心理活动符合生理年龄、环境适应性强。

二、学习倦怠的含义

倦怠是人类生活中的广泛现象,目前社会发展迅速,压力增大,为了适应快速發展的社会竞争环境,人们不可避免地产生倦怠。学习倦怠是大学生的常见状态。学生由于课业负担、学习和社会压力及其他心理因素影响,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在不得不承担学习任务时会感到沮丧、疲乏甚至厌倦,从而产生成就感低落、逃避学习的状态,这种负性状态就是学习倦怠。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成为社会主要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研究显示,常见大学生心理问题包括学习、人际交往、情感以及环境适应四个方面,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抑郁、强迫、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相关调查显示,学习主动性、学习态度、专业兴趣、就业压力、焦虑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大学生个人因素与学习倦怠关系密切。其中大学生存在的环境适应能力差、性格孤僻、意志力薄弱等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倦怠,导致大学生成绩下滑,从而影响我国高校的教育状况。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十分重要。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某高校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482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4%。其中男生165名,女生317名,一年级138名、二年级205名、三年级139名。调查问卷表采用SCL-90量表,涉及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敏感、躯体化、偏执、恐怖、敌对、精神病性等10个因素,共90道题,采用利克特五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采用学校自制的学习倦怠评价量表,涉及行为不当、情绪低落、成就感低下三个方面,共20道题,采用利克特五级评分法。

(二)结果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得分较高,其中行为不当表现最为显著。心理健康方面,精神病性和躯体化两个因素的性别差异明显,男生得分高于女生;而在学习倦怠方面,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大学生学习倦怠和心理健康因素在是否是独生子女和家庭居住地点上的差异明显。

对不同年级心理健康进行对比,抑郁因素的年级差异显著,其他因素无显著差异;在学习倦怠方面,年级差异显著,一年级评分明显低于二、三年级学生。

根据入学时学生家庭经济调查统计结果,将学生分为非贫困生、贫困生和特困生。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贫困生心理健康评分高于特困生和非特困生;在学习倦怠方面,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倦怠呈正相关,其中情绪低落与心理健康因素相关性最高;大学生存在一定逃课、早退、迟到等不良行为,高校需引起重视。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影响,贫困生由于心理自卑、不愿接受同情、渴望得到关注等心理矛盾,导致其情绪波动较大,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而特困生由于受到学校和同学的更多支持和关注,在心理上较为平衡。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随年级增长而增强,这是因为新生入学时对专业知识的兴趣较大,随着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大学生的不当行为和学习态度也随着增多和变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大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因素与得分、学习倦怠维度和得分呈正相关,说明心理健康能够促进学业发展,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激活大脑,提高认知力和创造能力,而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人的思维、记忆和想象力,降低学习质量和效率。高校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以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高校教育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武秀华,沈策.论大学生学习倦怠、社会支持的状况及其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3):141-143.

[2]李彩超,陈昕,刘慧晨,等.大学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11): 1730-1732.

[3]单超,王岩,刘兴华.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其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8):951-954.

猜你喜欢

学习倦怠心理健康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分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