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及增强效应视角下的区域城镇规划布局
——兼论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2015-08-18何伟军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增长极三峡梯度

何伟军

(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2)

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及增强效应视角下的区域城镇规划布局
——兼论三峡库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何伟军

(三峡大学,湖北宜昌443002)

单个空间组织的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或次增长极,正在成为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单元。增长极的辐射扩散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增长极的扩散辐射区域和强度也随着范围的扩大成梯度衰减趋势;两个增长极如果距离比较远,就会在增长极间出现发展“真空”、“塌陷”“空心化”区域,因此就需要通过扶持建设一个新的增长极以补强或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均衡发展。三峡区域在实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可以对该区域增长极(有一定实力的城市)的辐射能力从总量效应、产业效应、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界定和度量,通过对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及补强效应的测算分析,并结合历史、人文、社会等因素,确定一批小城镇作为重点扶持建设对象,使其成为次增长极,补强或增强经济发展能力,促进三峡区域的协调发展。因此,基于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及补强效应理论,明确梯度衰减及补强效应的范式,对三峡区域城镇的规划布局与发展战略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新型城镇化;增长极辐射;补强效应;三峡区域城镇

DOl:10.3969/j.issn.1671-7155.2015.03.001

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历史表明,城镇的规划、选址、布局与建设发展,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循序推进。伴随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各类生产要索、经济活动和人口从乡村向城镇流动速度加快,许多单个空间组织的城镇作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或次增长极,正在成为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单元。党的十八明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和扩大内需的关键举措和重要载体。但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城镇布局不科学、支撑产业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城镇的辐射与带动效能。虽然城镇的形成、建设、发展,受经济、政策、区位、历史等多重因素影响,但通过合理的布局规划,有重点地加大投入进行引导、培育,能够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发展,提高经济辐射能力,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提高整个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及增强效应的探讨,明确梯度衰减及补强效应范式,结合对三峡区域城镇的规划布局与发展战略分析,提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另一种理论视角。

一、增长极、涟漪效应及梯度转移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在1955年发表的论文《略论增长极概念》中对增长极理论首先进行了系统阐述。他提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增长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其中增长极理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先导产业增长;产业综合体与增长;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此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1]。

有研究表明,区域增长极同时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1.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经济地理学或区域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A·赫希曼(A. O.Hirshman)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的。所谓极化效应就是在增长极的吸引下,生产要素由外围向极点聚集,即腹地区域的资源、人力、技术和资金等财富不断流向增长极的核心区域,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增长极所在地享有并保持聚集经济的优势。当然,极化效应不是无限的,如果工业企业的发展因过渡拥挤导致工资、地租和公共服务费用等成本超过聚集经济带来的利益,就会受到直接影响,严重时则会导致繁荣现象和增长极消失。

2.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由印度经济学家缪尔达(G.Myrdal)1957年在《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扩散效应表现为增长极不断释放自身能量,把生产要素由增长极所在地转移到外围地区,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作用。扩散效应的强弱和大小取决于增长极的能量积累状况,也就是取决于增长极所在地的自然、人文环境、经济体制和区域政策,取决于主导产业与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规模和素质[2]。

到底是“先有极化效应,后有扩散效应”,还是“先有扩散效应,后有极化效应”,或者“兼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学术界观点并不一致。有学者指出,首先是极化效应,才有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主要发生在增长初期,表现为促成各种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而扩散效应则是始终持续存在,表现为促成各种要素从增长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扩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强度逐渐加大,最后占据主导地位。还有学者指出,在扩散效应发挥作用的趋势中,必然存在衰减效应。

(二)涟漪效应(衰减效应)

涟漪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考白·库宁(Jacob Kounit)提出的,其定义为:一群人看到有人损坏规矩,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动的及时处置,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在经济学中,“涟漪效应”又被称为“衰减效应”,是指技术、信息、经验和新观念等在经济区域之间扩散传播的过程中其能量不断消耗、速度逐渐降低、影响逐渐减小,像池塘中扩散的涟漪一样的现象[3]。

(三)梯度转移理论

梯度转移理论最早源于美国哈弗大学教授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此后威尔斯和赫希哲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作了充实和发展。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地区经济技术的势差,就存在着经济技术推移的动力,就会形成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利用生产力的梯度转移规律,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是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和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二级梯度、三级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增长极理论、涟漪效应(衰减效应)、梯度转移理论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很好地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效应。比如在区域性开发中,各地政府都会选择较为发达的城市、较为先进的地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实行重点推进,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但是,由于增长极的辐射扩散存在衰减效应,对于那些距离增长极较远的地区,如何增强其发展活力,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引入新的理论范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及增强理论范式的提出

虽然增长极理论、涟漪效应、梯度转移理论等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但是,这三种理论分别作为独立的理论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得到运用的。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三种理论中找出彼此的耦合性,进而提出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以指导区域及发展?

本文借鉴无线电信号传输中基站增强原理,尝试进行这样的理论创新,提出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及增强理论范式。

1.无线电信号传输中基站增强原理启示

在区域经济增长极辐射扩散效应较弱的地区需要培育新的次增长极。笔者认为,增长极在辐射扩散效应存在距离衰减,这就如同无线电信号在传递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变化,电磁波在传输的过程中逐渐衰弱,如下自由空间信号损耗所示:

(1)自由空间信号损耗计算公式

Lbf=32.5+20lgF+20lgD

Lbf=自由空间损耗(dB)

D=距离(km)

F=频率(MHz)

(2)信号的损耗与距离呈正相关关系,即表示当距离越远,信号空间损耗越大。

信号接收强度是指接收站设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强度:

RSS=Pt+Gr+Gt-Lc-Lbf

RSS=接收信号强度

Pt=发射功率

Gr=接收天线增益(就是信号经接收端天线放大的倍数)

Gt=发射天线增益(就是信号经发射端天线放大的倍数)

Lc=电缆和缆头的衰耗

Lbf=自由空间损耗

接收站接收信号强度区与设备发射功率呈正相关,与距离损耗呈反相关。

因此,为了抵消信号在传输中的衰减,就需要在通讯信号较弱的地区架设基站,增强信号传输的强度,提高通讯的质量。同样的道理,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在增长极辐射扩散效应较弱的地区(离增长极距离较远的区域),扶持培育新的次增长极,作为主增长极辐射能力的延伸,来增强这些地区发展活力。

2.增长极辐射的梯度衰减规律

借鉴无线电信号传输中衰减规律,增长极的辐射扩散,也存在梯度衰减规律。某一个地区接受增长极辐射扩散效应的强度,不仅取决于增长极的能量积累,也受到距离等多重因素影响。

我们假设一地区受某增长极辐射扩散效应为F,则设

F=f(Q,P,R,…L),

其中,Q表示增长极的国内生产总值,P表示增长极的产业竞争力,R表示增长极的人力资本

(Q、P、R主要代表了增长极的能源积累),L表示该地区与增长极的距离。

一般来说,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增长极能源积累一定),某一地区受某增长极辐射扩散效应与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即该区域距离增长极越远,其所受到的辐射强度就越小、越弱。

3.增长极辐射扩散的增强理论

进一步分析,由于增长极的辐射区域和强度随着范围的扩大成衰减趋势,两大增长极如果距离比较远,就会在两大增长极间出现发展“真空”、“塌陷”“空心化”区域,因此需要在这个区域设立一个新的增长极以减小“空心化“区域的衰减程度(见图1)。

图1 增长极辐射扩散的衰减程度

我们设A地区受增长极辐射扩散效应额定阈值为F0,

即当F(A)>F0,表示A地区受增长极辐射扩散效应较大,A地区经济活力较强。

而当F(A)≤F0,表明A地区受增长极辐射扩散效应较小,A地区经济活力差,经济发展乏力。则需要对A地区进行补强或增强,即在A周边地区选择一个有条件,有基础的乡镇重点进行建设、扶持,培育为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次增长极,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见图2)。

图2 增长极辐射扩散的增强效应

综上所述,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增长极的辐射扩散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增长极的扩散辐射区域和强度也随着距离的扩大成梯度衰减趋势;两个增长极如果距离比较远,就会在增长极间出现发展“真空”、“塌陷”“空心化”区域,因此就需要在两大增长极之间扶持建设一个新的增长极来补强或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以实现区域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的均衡发展。

三、实证分析:增长极辐射梯度增强理论在三峡区域城镇规划布局中的运用

我们可以选取三峡区域作为个案,阐述增长极辐射梯度增强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发展中的具体运用。

1.三峡区域城镇化发展现状亟需嵌入增长极辐射梯度增强理论

三峡区域主要是指三峡库区,是指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形成的一个特定的区域概念,泛指175米蓄水水位方案淹没所涉及的20个区县(重庆市的江津区、主城七区、巴南区、渝北区、长寿区、涪陵区、丰都县、武隆县、忠县、石柱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和巫溪县;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巴东县和宜昌市秭归县、兴山县、夷陵区)所辖属的行政区域。该区域为东西方向长约662.9公里的沿长江两岸地区,东南、东北与鄂西交界,西南与川黔接壤,西北与川陕相邻,幅员面积5.67万平方公里[4]。

三峡区域现在主要有三个增长极,即重庆、宜昌和恩施。第一,作为区域主增长极的重庆。重庆着力建设都市区,加快培育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有条件的建制镇,推进城镇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一圈两翼”的区域空间结构,即以都市区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核心地带为渝东北翼,以黔江为中心的乌江流域和武陵山区为渝东南翼。第二,作为区域主增长极的宜昌。宜昌的总体发展构想:“一心一带四廊”。“一心”即指主城区,主城区起到核心带动作用[5]。“一带”即指沿长江城镇聚合带,以宜昌境内的长江及汉宜高速公路为依托,形成人口、经济、城镇的聚合带。“四廊”即指香溪河、沮漳河、清江、渔洋河等四条主要城镇廊道。第三,作为区域主增长极的恩施。恩施规划形成“一核两圈三副”+“T字形主轴”的城镇空间总体布局。一核为恩施中心城区,两圈为半小时城镇经济圈和一个半小时城镇经济圈。三副:利川中心城区、来凤城关与巴东城关和野三关镇复合副中心。

但是,三峡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存在着严重不足。客观地说,三峡区域的城镇化进程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缓慢发展期,这是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然而自三峡工程建设以来,其城镇化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同东部地区相比依然缓慢,城镇化率整体水平不高,各区县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象也非常明显,成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4]。

尤其严重的是,由于区域地形地貌、交通条件和高山江河的阻隔,重庆、宜昌、恩施等几大重点区域增长极的辐射效应有限,增长极辐射梯度递减效应明显。三峡库区内相当大部分地区处于重庆、宜昌、恩施等几大重点区域增长极的“真空”区域,受这几大增长极的辐射扩散效应较弱,无法享受到这几大增长极辐射扩散的阳光雨露,主导产业较为缺乏,发展也较为乏力。因此,三峡库区亟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灵活运用增长极辐射梯度增强理论,进行城镇规划布局创新,建设一批重点乡镇,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次增长极。

2.三峡库区应确定一批小城镇为次增长极,带动周边“真空”区域发展

本文选取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恩施市巴东县野三关镇作为微观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1)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次增长极功能的强化

鸦鹊岭镇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区域主增长极)和宜昌下辖的当阳市(二级增长极)之间。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近几年,宜昌市经济总量连续高居湖北三甲,“省域副中心”的地位初现端倪,出口绝对值居全省第二位,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816亿元。当阳市位于湖北省中西部,地处沮漳河中下游。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55亿元,当阳市通过深化“争高工程”,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着力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建材、化工、食品、轻纺等四大支柱产业。

宜昌与当阳作为三峡区域内重要的增长极点,通过相关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但也应看出,在这两大增长极点的中间,还存在发展“真空”、“塌陷”、“空心化”区域,即由于增长极的辐射区域和强度随着范围的扩大成衰减趋势,这些地区无法接收到或只能接收部分宜昌和当阳这两大增长极点的辐射扩散效应。受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效应影响,在宜昌市与当阳市之间,出现了鸦鹊岭镇、王店镇这些“塌陷区域”。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塌陷”区域进行补强,即在这些区域选择一个镇进行重点建设,培育为有一定辐射能力的三级增长极,实现整体区域的均衡发展。

综合考虑,可选择鸦鹊岭镇作为重点建设区域,通过相关政策引导,加快完善鸦鹊岭镇基础设施,推进鸦鹊岭镇产业发展,将就发展成为人口规模达到10万—20万的小城市,更好发挥其辐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2)恩施市巴东县野三关镇次增长极作用的扩散

野三关镇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主增长极)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二级增长极)之间。近几年来,宜昌市经济总量连续高居湖北省第二位,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816亿元,“省域副中心”的地位初现端倪,已具备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恩施州为少数民族地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52亿元,近几年来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州域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也以具备一定辐射扩散能力。

宜昌与恩施州作为三峡区域内重要的增长极点,通过相关产业发展,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但在这两大增长极点的中间,也同样存在发展“真空”、“塌陷”、“空心化”区域,即由于增长极的辐射区域和强度随着范围的扩大成衰减趋势,这些地区无法接收到或只能接收部分宜昌和恩施州这两大增长极点的辐射扩散效应,受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效应影响,在宜昌市与恩施州之间,出现了大支坪镇、野三关镇、榔坪镇这些“辐射衰减区域”。因此,也有必要对这些区域进行补强,可选择一个镇进行重点建设,培育为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次增长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均衡发展。

综合考虑,选择野三关镇作为重点建设区域,通过相关政策引导,以该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基础,加快完善野三关镇基础设施,推进野三关镇产业发展,将发展成为人口规模达到10万左右的小城市,更好发挥其辐射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四、结语

增长极辐射梯度衰减及增强理论的重点在于通过分析增长极的梯度衰减效应,寻找各增长极间存在的“塌陷”区域,确定一批需要补强或增强的小城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进行扶持、重点建设,使之成为有较强辐射扩散能力的次增长极,弥补主增长极辐射能力的不足,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该理论对三峡区域城镇的规划布局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当然,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城镇规划布局与发展战略的制定还受到历史因素、基础条件、发展潜力、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仅具有参考价值。

[1]宋国琴,郑胜华.基于增长极理论的休闲产业战略地位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2]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

[3]王珏,曹立.反梯度推进理论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J].山东社会科学,2002,(3).

[4]段炼.三峡区域新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09.

[5]田强,陈莉.三峡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责任编辑叶剑锋)

何伟军(1965—),男,湖南邵阳人,三峡大学校长、教授(二级)、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区域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F291.4

A

1671-7155(2015)03-0005-05

2015-03-02

猜你喜欢

增长极三峡梯度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西海岸增长极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春到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