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小站稻”与“银坊”之来源、演变及其内涵辨析

2015-08-16张存信

古今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小站天津市天津

张存信

(天津市种子管理站,天津 300061)

天津“小站稻”与“银坊”之来源、演变及其内涵辨析

张存信

(天津市种子管理站,天津 300061)

天津小站稻历史悠久,素以品质优良,味美可口,产量颇高,闻名遐迩。但国人误认为天津小站稻自种银坊始,小站稻即银坊,银坊即小站稻,实际并非如此。本文旨在辨析天津“小站稻”与“银坊”之来源、演变及其内涵。

天津;小站稻;银坊

名特优产品“天津小站稻”,素以品质优良,味美可口,产量颇高,而闻名遐迩。尤其是20世纪40-50年代,大面积栽培“银坊”等优良水稻品种,米质更佳,产量更高,时称“屋内蒸饭,满院飘香”。“银坊”曾一度成为天津地区水稻主栽品种。而当时“银坊”亦成为天津小站稻之“代名词”与“别名”。故诸多国人误认为天津小站稻自种银坊始;小站稻即银坊,银坊即小站稻。实际并非如此。

一、天津“小站稻”之来源及兴衰

天津小站建镇(即新农镇)与小站稻拓植成功,为清·淮系·盛军对天津之两大贡献。小站稻卓而不群,系于马场减河开挖。以南运河水与海河水灌溉之水田,成天津小站垦区。其生产之水稻,集中国北方粳稻之优点,而驰名中外。

清·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后,移驻直隶。故疏调原部下周盛传率所部(淮系·盛军),“屯卫畿辅”,于清·同治十年(1871)驻扎直隶青县马厂。清·同治十二年(1873)周盛传始主持修建塘沽新城及大沽炮台。当时,青县马厂至塘沽新城,“荒旷百余里,积潦趑趄,视为畏途”。为便于调动军队,传递军棈。周盛传率部在这片沼泽地上,修筑青县马场至塘沽新城大道,“高出草地数尺”。并于沿途设置驿站,即十里一小站,四十里一大站,共置“大站四和小站十一,以利往来”。这些驿站以后逐渐演变成村落。如现天津市冿南区之小站镇,西小站,东大站等地,即由此得名。

清·同治十三年(1874)李鸿章奉敕兴复京畿水利,周盛传任津沽屯田使,试办“海上营田”,于塘沽新城附近,效仿明代屯田办法,引海河潮水灌溉,试垦万亩成功。其在试行屯垦中,总结历代屯田皆有成效,但针对“前人锐兴水利亦旋修旋废”。提出“欲溉新城附近之田,非在咸水沽建闸,增挑引河,导之东下,以资灌溉不可;欲大垦海河南岸之荒,非由南运河建闸,另辟减河,分流下注,以涤积卤不可”。周盛传为改历代发展水田单纯依靠海河潮水灌溉之一贯作法,提出引南运河水。因“南运河会漳河浊流,本有‘石水斗泥'之喻,其肥尤可化碱而成腴矣。”因漳河流经黄土高原,带大量泥沙汇入南运河。其大量沉积之有机肥料,可改良小站垦区盐渍土地。

于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周盛传率部开挖马厂减河,引南运河水。自静海靳官屯经小站镇至西大沽,汇入海河入海,全长85公里。并建桥修闸,开竣5个耳河,还在海边修筑防潮大堤,以防海潮侵袭。于清·光绪元年(1875),周盛传率部新建、移驻新农镇,即今小站镇。在小站一带屯垦种稻,多达13.6万亩,收成颇丰。南运河水源来自黄河,含淤泥与腐殖质较多,水质较好,周盛传等又从家乡安徽引入水稻优良品种,如大、小红芒,大、小红芒,齐头白等早熟品种,取代原江东品种,如红莲稻、罢亚稻等,并引用家乡安徽等南方诸多水稻栽培技术等。从而大大提高水稻产量与米质,小站稻遂负盛名。淮系·盛军为正军,即行战之师。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开辟小站垦区,兴建小站镇(即新农镇)。后其首领周盛传、周盛波兄弟二人先后病故。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淮系·盛军调入朝鲜与日军作战,遭全军覆没。其后,清末民初又因战乱不断,几易其主,设施失修,管理不善,种植品种混杂退化等,故逐渐衰落。

二、“银坊稻”之来源及兴衰

民国初期(即20世纪初期),天津小站一带种植水稻,不仅品种较多,而且混杂退化较重,主要为“葫芦头”等品种。其无芒,籽粒小,光泽差,产量低;但抗逆性较强,适宜天津滨海盐碱地种植,亦适合当时农村生产条件,及生产力等具体情况,在无肥或少肥条件下,一般每亩收1-2石(一石为50公斤),多则收3-4石。

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帝国在中国京、津一带势力日益扩张,其水稻新品种亦逐渐引入该地生产。到日伪时期,日本帝国侵占中国华北地区,为掠夺军粮,支撑侵略战争,实现“以战养战”罪恶目的。在天津一带成立米谷统制协会、华北垦业公司等农业垄断组织,强行收购、掠夺土地,兴修农田水利,进行一些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并引入一些水稻新品种,发展水稻生产。对所产稻谷强行压价收购,不准稻农食用,一经发现,轻者拘禁鞭斥,重者警犬咬死。尤其是1939年海河流域发生水灾后,日本优良水稻品种大量引入。如1940年4月,日军粮城精谷株式会社(简称军谷)引入银坊、陆羽132、爱国等水稻优良种10000担(其中东北6县3000担及朝鲜7000担),向海河流域稻区推广种植,其表现产量高,米质好。其中银坊主要在天津小站一带推广种植,故又称“小站稻”。20世纪50年代,随着生产力解放及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银坊优良种性得以充分发挥,产量及米质皆大大提高,其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曾一度成为天津地区水稻主栽品种。故诸多国人误认为天津小站稻为种植银坊始;小站稻即银坊,银坊即小站稻。

日本优良水稻品种引入,尤其引入银坊,是天津小站稻品种一次重大更换。使天津小站稻产量与米质皆大大提高。“银坊”(原名中生银坊主,简称银坊),1907年,日本富山县寒江村农民石黑岩次郎,从当地栽培水稻优良品种“爱国”中选出一单株,培育成“银坊主”,因其产量高,米质好,故在日本推广较快。各地还从该品种中,选育出不少优良品系。如1924年,日本富山县农事试验场,从“银坊主”中选育出“中生银坊主”。1940年,开始引入中国。

银坊为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0天左右。株高110-120cm,分蘖力中上等,穗稍长,千粒重25-26g。耐肥力中等,抗稻瘟病中等,若高肥、密植则易倒伏。米粒较大,椭圆形,外观蛋清色,晶莹透亮,垩白极少,洁白有光泽,如玉似冰,精米率75%左右。米与熟饭重量比达278%,蒸煮时有香味,饭粒完整,银珠粒粒,软而不糊(粘),食味好,冷后不硬,芬芳四溢,清香适口。时称“屋内蒸饭,满院飘香”。在天津地区一般4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抽穗, 10月上旬成熟。

据日伪时期军粮城精谷株式会社《七年来之事业概况》中记叙;“用天津,宁河两县现有栽培品种中,最优之葫芦头与输入之三种稻种对比种植,在同一条件下,收获量明显增加(民国30年即1941年)。”

表1 输入品种与本地品种比较表

但因日伪时期残酷掠夺,其后又遭国民党反动派压迫剥削,战乱不断,严重影响农民生产水稻积极性。加之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以及春旱,海水倒灌,盐碱危害,秋涝,大片土地被淹,各种病虫害发生严重,栽培管理技术落后等,严重影响水稻生产发展。银坊等水稻品种优良种性不能充分发挥,且管理不善,水稻优良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故产量一直较低。

1949年,中共天津县委领导广大农民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农民分得土地、农具及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治理海河,水患消弭。大力兴修水利,提高排灌能力,解除咸水危害,开垦荒地及洼地改造,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积极推广有效水稻栽培技术,开展积肥、造肥运动,发动群众防治病虫害,连年发放生产及生活贷款等。使水稻生产迅速恢复与发展。在生产上,银坊一般亩产可达800-900斤。天津市稻作研究所在品种试验中,1951-1954年银坊平均亩产可达1037斤。以上所有产量皆大大超过日伪时期与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为防止水稻优良品种混杂退化,不断开展群众性选种活动,去杂去劣,提纯复壮,建立种子田,保持优良品种种性,故能延长银坊等水稻优良品种使用年限;并积极开展群众性选种育种活动。天津市农民用单株系统选择法(即“一穗传”),选育出一批新品种,投入生产使用。如西青区王稳庄农民从银坊中选育出“连元稻”等优良水稻品种,在生产上皆有推广种植。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末。银坊一直为天津市水稻主栽优良品种,曾一度占天津市水稻栽培面积60%以上。诸多省、市均从天津市引种银坊稻种,并栽培成功,产量及米质皆大大提高,其推广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小站稻银坊在国内广泛流传。1952年中国农民参观团,以天津市银坊稻种3.25万kg,作为礼品赠于苏联。同年,国家农业部通知渤海农垦局,选银坊等稻种,经外交部赠于巴基斯坦。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初期,小站稻曾以特二级优质粳米出口日本,古巴及东欧等国,为国家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小站稻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世纪50年代,银坊在我国华北地区迅速推广应用。分布于河北省大部,及山西、山东、河南等省部分地区,一般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4%-47%。并成为河北省及上述各省诸多地区主栽品种,亦成为华北稻区主栽品种。其中1958年在河北省栽培面积占水稻总面积59%以上。并成为水稻重要种质资源、育种亲本,从中选育出诸多水稻优良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银坊在全国水稻生产中,亦占有重要地位。

以后,随着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生产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银坊等优良水稻品种,在高肥、密植及生育后期遇不良气候条件下,穗颈稻瘟病发病严重,减产较多,已不能适应小站稻更高产生产需要。逐开始引入抗病,高产新品种。到20世纪60年代,银坊等水稻品种逐渐被淘汰。

[1][清]同治.天津县新志[M]

[2][清]畿辅通志[M]

[3]赵而巽.清史稿[M],中华书局

[4]周家驹.周武壮公遗书[M],清·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刊于金陵

[5]天津市农林局.天津市农林志[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147-156.

[6]天津市津南区农林局.天津市津南区农林志[M],天津:天津市津南区农林局,1994.145 -192.

[7]天津市津南区地方志编修委员会.津南区志[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818-831.

[8]刘景洲.近代史上的小站[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5-70.

[9]王栻、于以舜、翟乾祥.天津历代种稻概述[J].古今农业,1989(2):11-18.

[10]郭鸿林.清代周盛传小站屯垦述略[J].古今农业,1991(3):35-41.

[11]张存信.漫谈天津小站稻[J].中国土特产,1992(2):39.

[12]张存信.“小站稻”与“银坊”[N].今晚报副刊,2008,(12):20.

On the Origin,Evolu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ianjin Rice Varieties“Xiao Zhan Dao”and“Yin Fang”

Zhang Cunxin
(Tianjin Seed Management Station,Tianjin 300061)

The rice variety of Tianjin“Xiao Zhan Dao”has a long history and has a famous reputation for good quality,delicious taste and high yield,But many people make the mistake of thinking that Tianjin“Xiao Zhan Dao”is“Yin Fang”,and“Yin Fang”is“Xiao Zhan Dao”,actually this is not the case.This article tries to differentiate the origin,evolution and connotation of Tianjin rice varieties“Xiao Zhan Dao”and“Yin Fang”.

Tanjin,“Xiao Zhan Dao”,“Yin Fang,”

张存信(1940-),男,河北保定人,天津市种子管理站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种子管理工作及农业史研究。

猜你喜欢

小站天津市天津
如果天津有“画”说
入口、入心……一杯清茶 三人小站 四成市场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天津卷
小站人的情怀
《天津之眼》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