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伦理视阈

2015-08-15李长亮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伦理文明责任

李长亮

(烟台南山学院 山东烟台 265713)

党的十八大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的重要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下来,符合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模式,即人类社会既能够利用自然资源来满足需要,又能够有效将人类的行为控制在生态系统可容纳的范围之内。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导致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速,我国当前面临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企业作为资源的主要消耗者、环境的主要污染者和生态的主要破坏者,理应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自觉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既是国家对企业提出的法律要求,又是企业应当自觉遵循的伦理规范。企业生态伦理规范核心内容是以伦理道德为手段协调企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要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利于生态的平衡,有着深厚的伦理意蕴。从伦理的视角审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企业承担起以下几方面的伦理责任。

一、树立科学的生产经营理念和生态伦理观念,注重企业生态效益

企业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常常按照自我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生产经营理念。在传统的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中,无不把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价值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这种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诟病和指责。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与生态的关系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人们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按照生态伦理的要求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最优化。

生态效益是指人们在生产中依据生态平衡规律,使自然界的生物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有益影响和有利效果,它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生态效益的基础是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企业的经济活动受生态效益的制约,不能脱离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生态环境物质要素的支持,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必须以维护生态效益为基础。重视生态效益要求企业切实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其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产生的结果,以实现长远发展。2008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广州同企业家代表座谈时指出:“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2](P34-35)这句话道出了企业家所扮演的经济效益追求者和社会责任承担者双重角色。这不仅是政府和社会对企业家提出的道德要求和期望,更是对企业家经营的企业提出的道德要求和期望。企业不能仅仅是一个追求利润的“经济人”,而且还应该是一个遵循一定道德规范、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社会责任的“社会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应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健康和长远利益,积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

企业要改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错误思路,必须按照生态规律的要求树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调整企业的宏观经营理念和微观经营战略,重新确立企业经营目标,生产符合生态要求、无公害的绿色环保产品,并对可持续发展、周边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高度重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将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自觉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才能赢得社会各方的尊重和认可,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企业也只有紧紧围绕与人为“善”,与自然为“善”这个基本的生态伦理规范,才能真正“德”行天下,获得长远发展,增进自身经济效益。

二、坚持生态友好原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其基本要求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生态规律,向着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应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核心是节约资源,实现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模式,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伦理关怀,它要求作为社会发展先导者和资源主要消耗者的企业对生态环境要持一种友好态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为之提供的资源和空间,作为回馈,企业自然应该“善待”生态环境。企业只有注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使生产活动“遵循生态规律所允许的活动界限”[3](P421),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随企业规模和数量的增多,资源的稀缺性和因环境污染而带来的活动空间缩小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从而使企业成本增加,制约其进一步发展。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是企业对生态环境依存关系的必然反应,也是企业必须自觉遵循的伦理规范。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个目标的实现迫切要求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企业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生态责任,切实改变原有的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树立生态友好理念,主动将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整合到企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积极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走一条生态友好之路,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这是企业“德性”的重要体现。

三、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企业作为“经济人”,追逐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目标,这种理念在很长时间内对推动物质资料的生产,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严重性日益凸显出来。作为“经济人”的企业一如既往地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外部化的问题越来越显著,越来越不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正是针对现存工业生产方式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困境和危害提出来的。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4](P202-203)强调的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建设的相互促进,其实质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建立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它要求企业放弃纯粹“经济人”的狭隘观念,改变传统的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构成的单向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转为发展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构成的循环经济。积极采取低污染或无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副产品、废弃物的再利用率,使经济发展尽量符合生态效益和生态伦理的要求,实现企业、社会、环境的和谐“共赢”。这样企业不仅实现了由传统的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的升级,而且使保护环境成为企业能够接受并乐于接受的伦理规范。

发展循环经济,就要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是一种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预防的对象包括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其基本要求有三:一是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废物的数量和毒性;二是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三是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为此,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使用到产品的开发,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选择、组织生产、成品出厂到使用后的回收,整个生产过程都必须考虑有利于保护环境,把环境安全作为企业生产和产品开发的重要内容。采用生态技术、清洁工艺进行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成为对企业的基本的伦理要求。清洁生产从源头开始将控制污染、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实现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符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节约资源就是要求企业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最大可能的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浪费资源。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不仅要直接或间接地向自然界索取原料和能源,还要将生产经营所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之中。同时由于企业能力巨大,对自然界、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的影响往往也是迅猛、剧烈的。企业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生态伦理责任。企业一旦缺少生态伦理意识,认识不到自身肩负的生态伦理责任,就会恶性消耗自然资源。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资源存量严重不足,人均土地、森林、水资源和矿产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3%、17%、25%和58%,35种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60%[5](P201-203)。但是,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却很低。有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恶性消耗资源现象严重,盲目开采,过度开发,能耗大,产出低。企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对使用的自然资源做合理规划,尽量节约资源,最大限度的挖掘资源的使用价值,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企业是社会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在使用这个权利的同时,应该自觉履行节约资源的义务,使人类不因资源匮乏、环境破坏而陷入不可挽回的生态灾难中。这不仅仅是节约资源的问题,而且是关系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大问题。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企业必将承担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自觉维护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这是企业不可推卸的伦理责任。企业伦理责任要求企业必须将自身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大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的使用可再生资源,克服对自然环境的实用主义态度和唯利是图的行为,摈弃功利与实用的传统的发展伦理观,建立可持续的新型的发展伦理观,[6](P42)实现人、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保护环境就是要求人们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做好综合的治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责任意识缺失是我国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十几倍。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美元时,出现了发达国家人均GDP3000—10000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污染。[7](P27)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位居世界前列,酸雨频繁,极端天气时常出现。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水质量、交通噪音、城市固体垃圾处理等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指标存在严重问题。此外,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环境污染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企业在“经济人”思想的指导下较少考虑环境保护,随意将污染转移给外部(社会和公众),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上。企业对自己造成的严重污染却不加整改,逃避环境成本,缺乏基本的生态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企业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毁坏自身企业形象,成为一个无“德”企业,失去社会和公众的信任,发展必将难以为继。企业只有放弃短期利益,着眼长远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主动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角色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企业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说是道德责任,它在内容上和企业伦理基本一致。要求企业讲究伦理道德,实质上就是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反之亦然。所不同的是,企业社会责任只注重责任,是单向的,重在明确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企业伦理强调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是双向的,重在明确如何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从伦理角度审视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正在于此。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杨索宇.寻找企业家的道德血液[J].现代企业,2011(11).

[3]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红旗大参考编写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参考[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5]黄晓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中国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6]周红.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0(6).

[7]侯和爽.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未来与发展,2012(6).

猜你喜欢

伦理文明责任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请文明演绎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漫说文明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