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2015-08-15张改凤闫磊
张改凤闫磊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成都 61175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我们人类社会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指导,更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凝练的理论成果,更是理论的精华所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现实体现和运用,二者的统一是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生动体现。因此,只有从学理层面理清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从而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体现的唯物主义原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前提。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的是唯物主义认识路线。我们知道,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就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出明确阐述,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908年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就批判马赫主义“物是感觉的符合”这一基本前提时,对两条基本认识路线对立的原理作出了概括,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恩格斯坚持第一条路线,即唯物主义的路线。马赫坚持第二条路线,即唯心主义的路线”。除此之外不可能有第三条中立的哲学路线。换句话说,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物质决定意识。其次,唯物主义原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前提。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目了然,这一路线首先强调的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也就是实事,而“‘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强调的就是要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明确指出,“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所以说唯物主义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再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如果不坚持唯物主义原则就会脱离实际,各项工作必然会受到挫折。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如果反对实事求是,反对从实际出发……那就只能把我们引导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只能引导到工作的损失和革命的失败”。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首要的就要坚持唯物主义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包含的辩证原则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遵循。首先,真理是一个辩证过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因而,人们对于真理的探求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任何真理又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过程。可见,真理性的认识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则是辩证的和发展的。第二,辩证原则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遵循。思想路线是党和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产物,是一项真理性的认识。它是以客观存在的实践为原型,以党的奋斗史为参照,是对客观历史的反映,更是在对实践的接受、分析、抽象基础上加以概括总结而形成的创造性认识。党的思想路线的产生也经历了探索、挫折以及重新确立的曲折过程,并且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发展,党的思想路线得到了发展,体现在其另一种表述形态上,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其中每一个词的总结凝练的时间先后大体从纵向上揭示了思想路线的发展历程。所以说,认识的辩证性质是实事求是路线的重要遵循。再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坚持辩证法原则,坚持认识的辩证过程性。所以,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结合时代和实践,真正做到“四个坚持”。
二、党的思想路线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
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而作出的理论创新,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其中,这个“实际”从理论维度来看,是认识论的中国式表达。从实践维度而论,是中国道路发展历程的反映和理论总结。
从理论维度讲,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中国式表达。具体而言,中国式表达内含了几层意思:一是从地域范围上来说,是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毋庸置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中国的理论创新成果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一条主线。这条主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纵向或整体来看,实事求是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发展的全过程的;另一方面是从横向或局部而言,实事求是又体现在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具体方面。二是从语言形式上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运用基础上的中国化的语言表述。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又如“与时俱进”这个词是江泽民第一次将其列入了党的思想路线的中国式表述。三是从基本概念范畴而言,它是中共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如“思想路线”一词是毛泽东在1929年《给林彪的信》中第一次使用这一概念。“实事求是”的概念则是在1938年《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毛泽东第一次采用。而概念“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则是由邓小平提出的。可见,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它所涵盖的基本概念范畴自然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结晶。
从实践角度而论,党的思想路线是中国道路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思想路线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路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实践工作的成败。如果思想路线正确,实际工作的开展就会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反之则会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在1957年到1976年,我们党和国家经历了严重挫折。正是基于这样的深刻教训,我党及时调整策略,冲破思想的禁锢与樊篱,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行拨乱反正,不断解放思想,在经济上破除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在政治上突破“两个凡是”的束缚,进而推动了党和国家历史性转折的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为党和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可见,没有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就没有其他领域的拨乱反正,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统一于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在揭露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要缺陷的基础上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伟大之处在于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进而科学规定了认识的基本要素,即主体、客体以及中介等,在此基础上还阐明了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首先,马克思在引入实践观点基础上解决了何为认识的基本问题。简言之,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这个反映有两个重点:一是这个反映是建立在实际基础上的,二是这个反映是能动的不是消极被动的。其次,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哲学的根本使命在于改造世界而不仅仅是认识或者解释世界。但人类要想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就必须先做到认识世界,所以说人类的认识活动是服务于不同社会以及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及其社会需要的。再次,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从认识的客体来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客体的本质、属性及其关系等得到暴露从而成为人的认识所要把握的对象和内容。第四,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认识活动中,获得一定认识之后,还必须对认识结果加以判断,检验其是否正确。究竟以何为标准来进行检验,马克主义哲学真正解决了这一问题,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党的思想路线的创立和发展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原则。党的思想路线简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早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就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可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立就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而产生的,深刻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原则。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紧密相连。在文化大革命之后,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此外,邓小平在实事求是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之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命运。”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提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真务实,成为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作为党的历史经验总结也不断体现时代性。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可见,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既是实践论,也是认识论,更是方法论,是三者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统一于实践。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观点,“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党的思想路线的产生发展也是以实践为基础,没有党和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探索,就没有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凝结。可见,实践贯穿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没有离开实践的认识,也没有离开实践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统一于实践。这个实践则是特指中国的实践或具体实践过程或实践活动。随着时代和国情的发展,党的思想路线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更具时代性。所以说,认识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思想路线则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思想路线体现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正是认识论中理论与实践关系在具体实际中的生动体现。
四、研究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关系的当代意义
理清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在逻辑关联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思想路线将认识论、历史观融为一体的哲学逻辑,帮助我们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来审视党的思想路线,也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开拓党的理论创新的新境界。
首先,理清二者的关系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将认识论、历史观融为一体的哲学逻辑。党的思想路线是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路线,坚持这一思想路线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所以说,党的思想路线鲜明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且这个统一是包含着差异和对立的统一。其次,理清二者的关系使我们能够更好的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来审视党的思想路线。党的思想路线的整体性表现在:第一,党的思想路线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的统一。党的思想路线以认识论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论、辩证法三者是同一的。第二,党的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三者的统一。三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征和根本性质。所以说,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体现了整体性特征。党的思想路线的整体性必然要求我们用整体性思维审视问题,从而为实践发展提供理论驱动力。再次,有助于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开拓理论创新的新境界。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重视理论创新是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如果理论落后实际,党的事业就会遭受严重挫折,这一点已经被党的历史实践所确证,所以,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根据社会和时代所呈现的新情况来分析和解决新问题。把解决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作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从而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建设实际相结合的新发展。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丁俊萍,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8).
[3]庞元正,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党的思想路线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3).
[4]张定鑫.唯物史观与党的思想路线所指[J].探索,2011,(2).
[5]李景源.唯物史观与思想路线[J].哲学研究,2008,(7).
[6]王秀美.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践唯物主义基础[J].武汉大学学报,2008,(5).
[7]周 波.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思考[J].长江论坛,2004,(5).
[8]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1).
[9]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4.
[10]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7.
[1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8.
[13]列宁全集(第18卷)[M].人民出版社,2007.35.
[14]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