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2015-08-15李勤道杨立久马敬卫
李勤道 杨立久 马敬卫
国网技术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山东 济南 250002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和升级,“产教融合”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指向,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命脉之门和职业教育体现特色保持生命力的必然要求。“产教融合”是一种职业教育思想更是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本文仅就如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模式进行分析研究。
1 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对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明确将“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强调“同步规划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技术进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突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这就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已进入深度和广度拓展阶段,进一步深化为“产教融合”。换句话说,“产教融合”就是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合作,是职业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已成为职业院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途径。
“产教融合”意味着彻底打破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之间的藩篱,充分依托各自的优势,以互信和和约为基础,以服务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满足需求为出发点,以协同或“双主体”育人为核心,以项目合作、技术转移以及共同开发为载体,以文化共融为支撑,建立校企深度融合长效机制。从办学体制上,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及内部治理体系,如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共同参加的校企合作理(董)事会,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的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学校等,使行业企业真正拥有职业教育的决策权,建立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这也是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运行机制上,要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育、互利双赢、共建共管、责任共担”的紧密、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这是产教融合的根本保证。职业院校要放弃零和博弈的思想,以开发融合的态度,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方共赢。职业院校也要引入成本控制等理念,并开辟一些营利性项目,善于经营学校。从可持续发展上,形成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推进的人才、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这是产教融合的内在动力。
借助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职业院校与企业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突出产业、职业特色,将行业标准、认证项目、企业管理、生产过程、企业文化、科技开发、技术技能培训、创新创业、企业工程师等引入育人环境,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达到校企共同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目的。校企深度合作的主要内容有: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共施“行动式”教学、共研科技项目、共定考核标准、共享资源、共同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管理等)、共同育人。
借助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职业院校特别要积极与企业共同开展生产技术攻关、技术监督服务、技术协同创新、技能传承与积累,共同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实验实训基地,从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为企业提供生产、管理和服务人才,共同承担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高端技术技能培训,增强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和智力支持的能力。
借助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职业院校要积极实现与企业的文化对接。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职业教育作为面向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如果能够实现与企业文化的直接对接,将会是推进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并取得共赢的一个闪光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已被业界和职业院校所认识并予以重视。“抓经济必须抓职教,抓职教就是抓经济”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许多行业和地方政府,正积极把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将职教园与产业园同步建设、融合发展,从政策方面为校企合作牵线搭桥,推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融合。职业院校也要积极顺势而为,与行业企业一起全面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教学任务(项目)与生产任务(项目)、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多种要素的深度对接与和谐。
2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核心。随着产业分工逐渐细化,行业企业需求客观上促进职业院校的专业细化。
专业设置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职业教育结合的纽带,是职业教育主动、灵活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产业发展趋势的关键。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各地各行业都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状况不断调整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断变化,许多传统的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的职业不断出现,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与经济社会、产业技术的发展动态相适应。
坚持科学定位、特色发展,不断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联动是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职业院校应抓住专业建设的“牛鼻子”’,坚持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联动,专业链紧密结合产业链,“因变而化”,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新常态,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设置调整的机制,全方位对接传统产业改造、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适应企业技术提升的强烈需求,重点打造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或区域特色的专业和专业群,切实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职业教育也要通过专业的设置、调整和改造,在适应产业需求、服务产业建设的同时,还要起到引领产业发展和创新的作用,从而使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产业技术进步同步升级。
3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重点。
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通过课程来完成的。职业教育要实现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现场工作过程和产业技术进步进行课程开发,将职业岗位职业标准所要求的职业知识、技能、情感等内容完全融入课程中,凝练成课程内容,这样才能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形成。
基于现场工作过程和产业技术进步的课程开发,首先要解决课程内容的选取问题,这就需要明确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这种工作任务是通过职业标准来体现的。国家职业标准、行业企业有关职业标准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职业岗位的课程内容就要按照职业标准来设置。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其次是要做好课程内容的序化。要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形成课程体系,确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职业能力逐步提高的阶梯式课程体系,达到学生容易接受、快速形成职业能力的目标。这一结构要符合纵向“3+1”原则,“3”就是每一课程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各课程排序遵循职业成长规律,符合学习认知规律;“1”就是所有课程组成生产或经营过程。序化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关键步骤,是对所选择的知识、技能、情感等课程内容重新构建的过程。
显然,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内容,是与职业行动领域及其职业标准相对应的,每一门课程都对应着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从而建立起一种学习与工作过程整合的对应关系,使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过程始终与将来的职业工作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让学生在学校就感受到岗位工作的完整过程。
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通过对行业企业或区域产业领域进行调研了解相关产业发展状况、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确立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
第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有关职业标准,由专业团队联合企业工程师或技术能手考察分析每个职业岗位职业标准所要求的工作任务,依据现场工作过程和和产业技术提升状况,筛选出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和顺序,并对其内容进行描述。
第三,行动领域归纳。邀请企业和职教界专家召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对典型工作任务和相关职业能力进行归类,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的行动领域。
第四,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职业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进行时间上的排列,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工作过程知识课程、岗位能力实训课程、顶岗课程等课程及其内容,形成符合职业能力发展和职业成长规律的阶梯式课程体系。
4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实质,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
任何课程内容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才能转化为学生学习与内化的知识、技能与情感。任何方案、图纸、工艺、运行操作、检修安装等所指向的最终产品,都必须经过劳动者于一线的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职业教育做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职业化的做事能力为逻辑起点,学生将来到企业做什么,现在就应该学什么,教师就应该教什么,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与氛围(学习情境)中,融入生产工艺要求,完成一个个真实的工作任务(项目),不断强化“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完整职业思维训练,在工作情境中强化动手操作,在工作过程中实现教学过程,通过教学过程生产出真实的企业“产品”,并以“产品实现”的质量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一个具体的、综合的融会与掌握。这样,既解决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问题,也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需要强调的是,“产品”才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真正“融合点”,才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纽带,“产品实现”才是校企之间最基本的对接点,“产品”和“产品实现”对职业院校体现特色、保持生命力具有深远战略意义。职业院校必须围绕产品的实现,以“产品实现”的一系列“工学一体”职业活动为驱动载体实施教学过程,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要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完成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培养。这里所说的“产品”既指有形的实物产品,也指无形的产品和服务。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方式主要有:做教学一体、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引企入校、现代学徒制、职教集团化或产学研一体化等。“做教学一体化”情境教学或称“行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精心设计、导演,建立真实的职业情境(也称学习情境),以班组为单位,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动起脑、动起手、动起嘴来,在职业情境中按照现场工作的流程,实施一个个现场工作任务(项目),生产出一件件真实“产品”,从而完成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团队组织,以做为主,“做教学”一体,在“真环境”中,按照“真工艺”,做“真任务(项目)”,出“真产品”,最后考核评价。学生有成就感、有争优心、有团队协作精神。“工学交替”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实习分段交替进行。学生在实践期间,一切按企业的规章制度执行,企业按新员工的标准进行管理。“顶岗实习”是训练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最佳途径,只有实现职业教育与现场顶岗的无缝对接,才能培养出真正“适销对路”的职业人。“引企入校”就是学校立足资源优势,精心选择与所开办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教学资源或生产车间,实现“实训、实习基地与生产现场对接”。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企业根据各自分工共同组织学生以半工半读方式参与企业生产,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实现“学生与员工对接、技能训练与产品加工对接、育人与用人对接”。“现代学徒制”就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招工,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等;学历教育与培训化学融合;教师与工厂师傅共同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学校、行业企业技术监督服务机构、行业企业培训机构、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融为一体,资源共享、专业共建、师资互通、交叉兼职,共同对学生进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
职业院校在改革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必须花大力气改革教学评价方式,努力寻求教学评价与企业评价的对接。这就是教学评价要引入企业化标准,而企业的评价标准不可能出现 “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之类的评价标准,只能是 “产品质量”、“工作流程”、“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完成每一个学习情境和驱动载体,都要引入企业化评价标准进行教学评价。
5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双证书”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知识、技能、素养的综合体现与证明,尤其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工作活动密切相联,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职业院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对合格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而且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和鉴定考核,使学生毕业前能够通过职业资格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进入职业岗位提供入职资格。实现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双证书”制度不可或缺。
实施“双证书”制度,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用人的需求;加大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使之与岗位需求及职业资格考核认证的内容与要求相衔接;加大实践教学建设优质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使之与专业核心技能、职业标准、职业资格考核鉴定对接;深入实施基于任务驱动的“行动式”教学和考核,强化顶岗实习,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使学生直接感受职业氛围,熟悉生产流程,掌握生产技能;加大“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对接。
6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终极目标。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纵向贯通”与“横向融通”并举的庞大立体式体系,“纵向贯通”就是要打破制约学生成长的“天花板”,建立从中职到高职、到应用本科、到专业硕士的纵向培养通道;“横向融通”就是要打造职业教育与就业、职后教育的“凯旋门”,建立“学习——就业、职后教育——再学习”的培训通道。在这个体系中,涉及多方主体和多方对象交叉与集合,如初中毕业生、高中(中职)毕业生、新分大学毕业生研究生、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等,必然要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实施以教学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管理,“一体化”打造纵向衔接、职普沟通的“学历教育系统”和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系统”。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人们的通行证,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促进终身学习的教育。要根据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工作)要求,也要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为学生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职业院校在关注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以外,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一是提升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要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二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转换能力。职业转换是指个体改变工作角色导向的过程,适应工作转换的主要因素是专业能力、可迁移能力和价值观。专业能力对角色内转换依然起关键作用,但可迁移能力和价值观无论对哪一种角色转换都会产生重大作用。目前被公认的四种主要可迁移能力为沟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维创造能力。可迁移能力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牢固树立职业教育不仅培养职业技能更是培养职业素养的教育。三是提升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总的来讲,就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能力,它集中表现在自我改变、自我改进和自我弥补的能力上。因此,职业院校要在培养全面发展合格的 “社会人”、“职业人”上下工夫。
职业院校必须协同推进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发展,实施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办学。职前教育在为行业、企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也为职后教育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开发、“行动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管理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是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技能系统提升,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教师职称晋升的重要平台,为学校提供了稳定的师资队伍。职后教育进行新员工、现场技术技能人员、高技能紧缺人才等培训,服务行业企业战略发展,增强了学校办学活力,得到了行业企业在政策、资金、兼职教师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从而使学校得以发展壮大。
职业院校只有真正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能够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合格人才上,现代职业教育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 号)[Z].2014-05-02.
[2]杨善江.产业深度转型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4,(33):8-10.
[3]吴祝平.从校企合作走向产教融合:高职院校不可叶公好龙[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8-13.
[4]姚忠杰.基于工作过程的成品教学模式探析[J].教学探索,2014,(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