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5-08-15蒲明兰
蒲明兰
(武威职业学院,武威733099)
伟大导师恩格斯说:“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因此掌握好人体形态结构的理论知识,对学习其他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人体解剖学具有内容多,名词多,学习、记忆难的特点,为克服学生难学、难记、难懂,在教学中尝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的发展来看,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不但需要教师的有效提问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教过程,还需要教师重视与鼓励学生发问[1]。
1 提问时要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以亲切的眼神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如果教师使用严厉的语气打断学生的反应,这会给正在回答问题的学生和其他学生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无论怎样的答案,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而是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
如关于消化管道的组成,教师可以面带笑容的问:“同学们,你们进餐时的美味佳肴在人体中是如何运行的?最后都去了哪里?”这样良好的课堂答问氛围会形成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使学生们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共鸣,更加积极地回答老师们的提问。
2 提问时要针对所有学生提问
提问的面要宽,而不是针对其中某个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教师提问应该采取随机的方式,不应按着某种顺序,这样所有的学生都会认真的思考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教师会让谁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只有创设出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氛围,才能使师生间情感交流畅通,才能消除学生的诸多心理障碍,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们对学生们的回答应及时给予评价,赏识鼓励,激发自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本学科产生兴趣,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3 课堂提问要分层提问
课堂提问一定要有效,分层设问,有效切入。为了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设计不同水平的多种类型的问题,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给各种层次的学生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不要怕他们答错或浪费时间。即使答错了,也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使他们不放弃学习的积极性。这也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比如说,若提问是为复习巩固旧课内容,应尽可能提问程度较差的学生,来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如果提问是为巩固当堂所教所学的新知识,则可提问学习程度较高的同学,因为他们的正确回答能起到表率作用,有利于其他同学对当堂知识形成正确的理解。分层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参与,能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及时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4 课堂提问要有合理的难易度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礼记·学记》中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位教育家也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子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使学生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如,关于血液循环,可以这样提问:“血液在人体中是如何循环的?”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回答上,紧接着提问:“静脉输入的消炎药物如何到达阑尾发挥作用?”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深度,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摘到果子,这个问题可以再深入:“口服的消炎药物如何到达阑尾发挥作用的?”这个问题更需要学生多跳一跳才能够摘到果子。问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血液循环,而且也掌握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以及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教师进一步由此拓展人体内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与循环系统的联系,以至于得出人体内各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也说明了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
这样设置的问题,从简单到复杂,层层深入,才能起到实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只有问题的难易度合理,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
5 提问时要变换提问的角度并恰当地渲染问题的亮度
课堂提问无固定模式,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要在学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容易集中新鲜事物上的特点,适当变换角度提问,增加提问的新颖性,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
教材讲到我国健康青年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正常值,就这个知识点可以这样提问学生:“你们是我国健康的青年人,那么你们的血压是多少?”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首先感到很自豪,因为他们是我国健康的青年人,其次问的问题是学生自身的血压是多少,这样恰当地渲染问题的亮度,使学生踊跃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也永远记住了自己的血压是多少,这比干巴巴讲血压的正常值效果要好的多。
6 课堂提问时要抓住关键问题提问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
如关于膈上的三个裂孔,可以这样设置问题:“膈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扁肌,那么胸腔中的一些结构比如主动脉、食管是如何到达腹腔的?而腹腔中的下腔静脉等又如何到达胸腔的?”这样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学生自然而然得出了膈上有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和腔静脉孔。
所以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7 讨论
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难点[2]。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课堂提问的艺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付出难辛的劳动,不断地反思提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具有艺术性的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解剖学王国里遨游。具有艺术性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这样,就能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徐玲,徐静,姜军.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提问[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9,17(3):62-63.
[2] 梁为国.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0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