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特色民族文化与小学班队活动的结合

2015-08-15宋姗姗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10期
关键词:班队朝鲜族文化遗产

刘 颖 宋姗姗

(辽东学院 丹东 118003)

中国的特色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精神文明。特色民族文化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近些年来,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不良思想传进了学校当中,学生的民族意识不强,对本民族文化了解甚少。为了防止文化的不断消失,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来加强学生对本民族特色文化的意识。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较初中生、高中生要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学校可以通过举行班队会的活动来实现文化传承这一目标。但学校在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学校开展的班队活动与特色民族文化联系的不紧密,彼此之间没有相互渗透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学校里开展的班队活动大多数都是传统普通的主题,没有新颖创新的主题班队活动。并且学校开展的班队活动的系统性、时效性和实用性也存在问题。班队活动的主题比较分散,涉及了各个方面,这就显很杂乱无章,没有系统的主题研究。班队活动的开展次数不是特别的多,偶尔举行一两次后,就再也没有举行过了。班队活动的实用性不是很明显,有的组织活动后对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并没有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为此,我们要改变之一现状和问题,就要把特色民族文化和小学班队活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系统的主题班队活动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特色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拥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民族文化中蕴涵着优秀精神品质,具有的民族性、艺术特征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

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民族文化也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国家经久不息发展的保证,也是国家精神文明传递的重要方式,更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在人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既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又能得到本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营养的滋补,进而站在人类精神的高地上,领略悠远绵长而优美的民族文化神韵,更全面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不断产生新的文化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对民族文化的一种高品位的、全方位的鉴赏能力。[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传承特色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其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引起了各方面专家学者的注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不容缓。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承。

特色民族文化对提升小学生民族认同感有着重要作用。班队会是另一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学校可以将特色民族文化与小学班队会活动有机融合,举行各种特色民族文化班队会活动来加强小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对祖国产生浓厚的亲情感和依赖感。

二、特色民族文化与小学班队会活动的有机融合

朝鲜族的特色民族文化种类丰富多样,涉及的范围广泛,时间流传的长久。朝鲜族有着浓郁的特色民族文化氛围。为了使特色民族文化在学校中得以传承与发展,我们要把朝鲜族的文化进行立体整合,再与小学的班队会活动进行有机融合,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一) 特色民族文化的分类

1.语言文字

朝鲜族本身就有朝鲜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朝鲜语和朝鲜文。朝鲜语和朝鲜文字在古代产生,经过不同的历史阶

3.音乐舞蹈

朝鲜民族的人们能歌善舞,精通本民族乐器。传统民族乐器以木管乐器为主,伽 琴是民族特色很浓的弹拨乐器,形似筝.音乐风格多样,旋律优美,简练,节奏鲜明。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朗》,《诺多尔江边》等,几乎家喻户晓,舞蹈欢快活泼,优美典雅,具有本民族特色。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顶水舞等。

4.体育活动

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主要活动有秋千、跳板、足球,摔跤,滑冰,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性.被群众们所喜爱。朝鲜族的秋千,亦称“半仙之戏”.跳板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5.服饰饮食

在服饰方面,朝鲜族历来喜穿白衣素服,所以有“白衣同胞”之称。由于以前生产劳动的水平,人们穿的服装都适于生产劳动。传统服饰最大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男女服饰不同,男人穿裤,女人穿裙。朝鲜族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风格独特。主要特点是以凉辣为主米饭、打糕、冷面是其代表性的饮食,朝鲜的泡菜工艺首屈一指。

(二)系列主题的有效展开

根据特色民族文化的分类,在小学学校中可以设定一系列的主题班队活动,使特色民族文化与主题班队活动相结合,让小学生通过班队活动了解特色民族文化,并且具有民族文化意识,提高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将朝鲜族的民族文化设置成不同的主题,由浅入深的按照年级阶段分类,使每一主题都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主题活动可以通过班队会的的形式表现出来。主题班队会的实施形式主要有专题讨论会;演讲和竞赛;文艺表演;参观访问;实践体验;座谈和辩论;故事会等。主题班队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开拓他们的眼界。从乐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思想上和情感上潜移默化,富有教育性的班队会往往会给孩子们稚嫩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终生美好的回忆,起到课堂教学中难以起到的作用,并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感受朝鲜族文化的欢快律动

一年级举行以“朝鲜族歌舞文艺汇报演出”为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学生可以歌唱流传已久的朝鲜族著名的民歌《桔梗谣》,《阿里朗》,可以编排民族舞,如长鼓舞,农乐舞,象帽舞。使学生们学习朝鲜族的音乐,舞蹈,乐器,民谣等艺术形式,了解其中的精髓与灵魂。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传承特色民族文化,使学生们对其感兴趣,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也段,逐渐进入规范化的发展阶段。它们有很悠久的历史,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发音和书写特色。

2.文学艺术

朝鲜族劳动人民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和对生活的期望,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许多歌谣,故事、神话传说,音乐和舞蹈,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使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身心获得愉悦。歌谣可分为劳动歌谣、爱情歌谣、生活歌谣。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年级举办校园“民族体育运动会”竞赛。在运动会上举行朝鲜族特有的特色体育竞赛。足球和摔跤是朝鲜族人民酷爱和擅长的体育运动。秋千,跳板和顶瓮竞走是女子项目,根据这些活动举行足球,摔跤,秋千,跳板和竞走的比赛。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利于传承了特色民族文化。

2.学习朝鲜族文化的丰富广博

三年级举办以“我的民族”为演讲与征文的活动,学生查阅资料,参观访问等形式,获得演讲所需的内容。增加学生的民族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使学生能够掌握其民族文化的特色。

四年级组织开设“走进朝鲜族特色民族文化”系列讲座。学校邀请民间艺人,民族专家学者进入学校,向小学生展示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歌舞艺术活动,进行知识的普及与传播。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其文化,以便于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扎下根,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3.探寻朝鲜族文化的地域特点

五年级确定以专题讨论的形式,举行“我说朝鲜语”的讨论会活动。首先,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朝鲜语的知识,以便从朝鲜族语言的发展历史进程这方面查找资料,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学生归纳完资料后,在课上积极主动发言,讨论,比赛,使课堂的氛围轻松愉悦,达到学习生学习朝鲜语的热情。

六年级确定参观访问的形式,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朝鲜族的历史博物馆,到民族特色的村寨当中进行访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参观访问是使学生印象更为深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素养。

三、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民族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字,而且长期的积淀形成了每个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心理特征、文学艺术、体育活动、游戏方式以及特有的民族性格。[3]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功能,学校教育担负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责任,它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为了使朝鲜族特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下去,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与朝鲜族的特色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形成积极的民族认同感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通过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当代学校教育中,才能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各民族的凝聚力。

[1]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反思——基于广西武鸣县民族教育情况的调查和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2):110-111.

[2]张爱琴.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政策分析[J],2010(01):19.

[3]王军.民族教育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J].中国民族教育,2011(11):6.

猜你喜欢

班队朝鲜族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朝鲜族初中生阅读动机的构成研究
跨界朝鲜族农乐的早期传入、分布及发展研究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KORE A TOWN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班队课与微课程亲密“联姻”
他有颗金子般的心:记朝鲜族“老关工”金道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