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课堂“四有”教学
2015-08-15许凤
许 凤
(辽宁省营口盖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盖州市 115200)
一、课堂教学有创新
创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新课程改革将创新精神作为理念之一。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创新精神可以让学生从传统的政治教学的枯燥无味中摆脱出来,让学生对政治课产生浓厚兴趣,确立政治课程的吸引力,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一节课如果创新得当,甚至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一课时,在每个活动环节设计一个小游戏,新颖的游戏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幸运出击”中,学生先按序号进行回答,接着可以选择砸金果,当出现金花四溅时,学生会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而在其他的金果中都有属于该同学要完成的独一无二的任务。再比如在“智慧问答”环节中,学生可以先回答问题然后向下一位同学提出问题,由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回答的问题及提问的对象,有了一定的决策权,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创新精神改变了传统政治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激发其参与的热情及学习的欲望,有助于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有深度
课堂教学最终落脚点是让学生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教学中,针对“生活中同学们经常遇到网友询问个人信息、提出见面的要求,这是应该怎样做?”的问题,设计了《家有儿女》中小雪遇到网友提出见面要求的情景,请学生出主意帮助小雪做出正确决定。有助于学生明白如何去处理生活中类似问题,尽量减少自身受伤害的可能性。
三、课堂教学有体验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设模拟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应用体验式教学,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在《无形的财产》一节授新课中,为了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知识是有价值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一知识点,我特别设计了一个体验活动“白纸增值---价值评估---权利保护”,首先让学生在一张白纸上进行动手设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画、写、剪、涂等)让这张白纸增值,学生很感兴趣,积极主动去设计、体验,然后举办小型拍卖会,让学生对白纸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原来知识是有价值的,得出应该“储存并保护知识”这一结论。最后,以学生中两幅相似作品为例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这两幅作品?同时分别采访两位同学的心情,让学生直观体验到自己作品被人抄袭后的感受,最终得出结论:应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同时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这种体验式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生成知识点,符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四、课堂教学有合作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初中思想品德课合作学习是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以教学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的,以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是初中生在体验中提升品德、在合作中促进发展的有效方法,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有益教学探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作探究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形成团队精神。而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运用合理恰当、有效调控的话,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有不可小视的作用。因此,课堂授新的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了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一课教学中,在“做大事”环节,为了引导学生掌握“磨砺意志必须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知识,我设计了“做大事”的情景剧表演,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学生对这种合作探究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设计情景,去理解教材知识,因此本节课的合作探究活动确实促进了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掌握。再比如讲授《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时,教材中提到“网络交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针对这一知识点,我设计了情景剧表演“见面之后”,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学生既锻炼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对本课知识的理解、掌握,学习热情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真正实现政治课堂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