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15-08-15商其峰
商其峰
(广西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530000)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中职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汽车维修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知识的时候,只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案例教学法能够快速吸引中职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案例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中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指的是教师将实践中的真实案例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通过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加灵活而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案例选择的原则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案例选择要注意遵循代表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
1.代表性原则
所选择的案例应该能够代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特点,同时是当前社会中时常发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问题,富含一定的技术含量,同时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使学生的课程学习内容能够与市场实际问题相结合。
2.真实性原则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中所选择的案例不能够是凭空想象的,需要是实际真实发生的问题,能够展现一定的客观实际,并且这个问题必须是已经解决的问题,具有完整的故障分析、故障检测等数据支撑,才能够更好的指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实际问题分析能力[3]。
三、案例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案例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主要是通过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和教学总结阶段三个层次来开展。
1.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阶段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教学内容,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和案例,认真分析案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设计案例教学活动的流程。在不断提升学生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知识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意义。
2.教学实施阶段
在案例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不能仅仅是灌输和讲解。教师在案例讲解时,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学生之间可以根据这些想法和见解进行分析和谈论。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创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的重点在于“导”而不在于“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和研究案例,找出案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优秀的做法。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教学总结阶段
教学总结是一堂课程中的重要时段,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总结时段,对本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对于学生的想法和见解进行点评,对于课堂中的案例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概括。对于一些具有优秀表现或者想法较为新颖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赞扬,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现其所长,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知识掌握水平。对于一些想法较少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知识的学习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和学习欲望。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适当的案例问题指导和思维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四、结语
案例教学法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能够有效提升中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升学生的实际问题分析能力和灵活解决能力,对中职学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张秋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54-156.
[2]温俊芳.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考核评价研究——以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为例[J].新课程(中旬),2013,(08):103-104.
[3]冯志荣.汽车检测维修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为例 [J].轻工科技,2014,(07):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