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口生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职业人才培养改革探讨

2015-08-15罗艳玲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对口生源本科生

罗艳玲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对口生源是指通过对口高考升入普通全日制高校的大学生。对口高考,即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是为进一步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而设立的一种特殊考试制度,对口高考的招生对象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成人中专及技工学校的毕业生等。旅游管理对口高考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为我国旅游业培养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对口生源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与普通高考招生的本科生在文化基础、心理特征、行为模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要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改革,因材施教,为我国旅游业培养出更杰出的、综合素质优秀、适应行业发展的旅游管理人才。

一、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的特点

(一)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综合素质良莠不齐

对口生源旅游管理的本科生,入学时参加的是由所在生源地省组织的单独招生考试,考察的内容为基础文化知识和专业课,难度相对较低。而参加过普通高考的本科生,经历过高考的历练,文化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在进入大学后,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在学习能力上就表现出了弱势,尤其是在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旅游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上比较吃力。在对同一学习问题的处理上,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与普通的旅游管理本科生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一部分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已参加过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业的专业实习,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随机应变等综合素质较强,在大学期间表现尤为突出。

(二)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缺乏学习兴趣

通过对口高考升入大学的旅游管理本科生,在职业高中或普通中专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教学和日常生活管理模式和普通高中有很大的区别。在学习习惯的培养方面多处于被动地位,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就更加缺乏学习的兴趣。在进入大学后主要表现为:听课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对老师布置的课程作业不能高质量地完成等。

(三)心理早熟,自主意识强

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之所以选择通过单独考试的方式进入大学,主要的原因是文化基础知识薄弱,难以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或者是厌学情绪较重。在进入大学之前,这些同学就承受着来自于父母、学校以及其他上普通高中同龄人的压力,甚至是被歧视或冠以“不良少年”的称号,对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通过职业高中的专业实习,他们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因此,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在进入大学后比来自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表现得更加成熟,在处理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和学习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上考虑得比较全面和周到。作为90后的学生,他们也具有这个年龄阶段所有年轻人的共性特点,即追求个性,不愿意约束自己,部分学生纪律性和自控能力较差。

(四)专业思想牢固,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虽然在文化基础知识上存在弱势,但在中专、职业高中阶段,已经树立了较为牢固的专业思想,对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已经有了相对全面的认识。另外,一部分同学在进入大学之前,通过专业实习,已经掌握了相关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践能力较强。

二、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人才培养改革的内容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改革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方式,是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基础。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这种定位其实是相对狭隘和模糊的,尤其是针对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在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引下,导致学生形成本科生一毕业就能从事管理工作的就业思想误区,从而学生在一开始从业时不愿意选择层次低、实践性较强的服务性工作。因此,应根据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趋势,培养符合旅游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从旅游业的市场需要提出的,它不同于培养基础科学、未来科学等方面的人才,而是应用现代科学培养应用型人才[2]。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是高等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未来就业。我国旅游管理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对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经验,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的实现支撑不足,内容也相对滞后于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对于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课程设置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普通本科生所学的大学英语、高数等课程,超出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范围,在未来的旅游从业中也不太适用。还有一些依托于地理学科、历史学科和外语学科设立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原专业特点依旧比较显著,缺乏旅游管理的特色课程,或课程设置不足。其次,由于对口生在中专或职业高中学习时,已经接受过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进入大学后,一些内容相近的课程重复开设,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及教师的创新能力。另外一些院校因为师资的原因,还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导致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旅游管理教学方式改革

目前,针对于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相关高校采取的依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是对高中时期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习惯性沿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旅游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相关的操作技能课程由于收到场地、师资、实验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不能对学生起到实质性的锻炼作用。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由于理论教学占据了教育的中心,实践课时设置严重偏少,以至于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3]。

(四)旅游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改革

旅游管理高校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构成情况来看,师资结构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部分教师是在旅游管理专业创办之初由地理、历史、经济等专业转型的,一部分青年教师是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直接参与教学。因此,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另外,由于高校职称评定主要以论文、著作、项目等为参考依据,这也进一步加剧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行为。

三、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人才培养改革的途径

(一)准确理解和把握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1.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应用型学科,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上,不应局限于培养高级人才、管理人才,而是培养与旅游业发展需要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针对通过单独考试进入普通高校的旅游管理本科生,应该在拓宽和深化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在职业高中时的专业技能优势,培养“T”型人才,即理论基础知识宽泛,同时又在旅游专业上有所长的旅游管理毕业生。与此同时,针对90后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心理特点,还要注重对其职业道德目标的培养,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热爱专业、乐观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2.彰显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的人才特色

招收对口生的旅游管理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地理区位、当地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办学历史等条件,综合确定独特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和普通本科教育培养相结合,避免旅游本科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打造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品牌,增强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3.培养目标的设定要以就业为导向

各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导向是学生的就业,宗旨是为学生服务。要依据社会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高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4]。因此,要把握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特点,发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同时,结合旅游管理本科生近年来的就业方向,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就业率。

(二)根据对口生的特点科学把握旅游管理课程设置

旅游管理是一个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其行业发展也很迅速。因此,在课程内容设置改革上,要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

1.注重旅游管理课程的适用性

根据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设置首先要注重适用性,以行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在本科阶段的课程,应紧跟旅游行业发展的态势,关注旅游行业中的新业态,据此来设计课程,以便学生在毕业时能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要慎重选择教材。因为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一些理论性较强、内容复杂的教材不适合他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相关专业教材,提倡由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及课程实际情况,与时俱进,自编教材。

2.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

针对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思想政治类、体育类、文化通识类课程可适当减少,为学生创造更大的空间,使他们能有更多的精力去钻研专业课程,发挥个人所长。另外,课程的设置中还应该体现出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激发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从业情感,塑造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和阳光心态。

3.鼓励教师开设“双语”教学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是具有涉外性质的专业,开设双语课程是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实现学生学习外语和专业知识的良性互动。教师应根据对口本科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发展趋势,选择国外原版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同时配以中文教材作为辅助,进而平衡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优化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教学方式

1.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传授理论知识的重要方式。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难以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因此,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应加以优化,在讲授基础理论知识时,要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对职高和大学中重复的教学内容加以压缩。采取案例教学、任务带动教学、情景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教授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学习者”转换成“讲解者”,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各方面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培养出真正具有全方面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5]。

2.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

当前,创意经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崛起。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创意能力将会成为未来从事旅游管理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针对于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应发挥他们的个性化强、思维活跃的优势。在本科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融入创意思维培养、创意思维训练及实践等手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竞争力,能真正成为能够胜任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行政管理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3.建设校内校外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的建设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延伸和优化,也是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对常规校内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广度和趣味性。可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建设仿真环境下的导游模拟实验室、旅行社及酒店虚拟经营系统等;还可以依托旅游管理专业,在校内成立旅行社、创办咖啡吧及小型酒店等方式,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和平台;同时,要积极拓宽校外实践平台,改变旅游管理实习“重酒店,轻旅行社”的格局,除了星级酒店以外,加强与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度假村、旅游电商、会展公司等旅游企业的联系,为学生创建更多的实习渠道。

(四)加强旅游管理教师教学团队建设

1.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

加强旅游管理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一定要注重对旅游管理教师的定向培养,在寒暑假委派教师去相关的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留学深造、分期出外学习培训等多渠道深化其旅游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最终形成理论基础知识深厚、实践操作技能优异的“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结合教学实际,加强教学改革,提高项目科研能力;同时通过主动承担社会服务项目,带领学生做课题,做到教学科研两促进,质量与效益双丰收[6]。

2.整合社会资源充实教师队伍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旅游企业负责人、高级导游、旅游酒店金钥匙等到学校担任客座讲师或特聘教授,以专题讲座、座谈、定期授课等方式成为校内旅游管理教学的有益补充,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掌握旅游行业的最新管理理念以及行业发展水平、旅游者需求等信息。

3.引进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引进旅游管理或外语、历史、地理学科下旅游管理方向的博士毕业生,或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重视对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在此基础上,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新知识、新技能、新动向的把握能力及吸收能力,鼓励教师申报和参与旅游管理实践性课题和旅游规划项目,进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科研能力及实践水平。

旅游管理专业在我国虽然只有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在未来依然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就业前景。对口生源的旅游管理本科生作为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是我国高级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渠道。加强对口生源旅游管理本科生人才培养的改革,是符合我国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要求的具体体现。在进一步丰富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层次和结构的同时,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精英人才。

[1]郑春奎.试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7):36-37.

[2]邱瑛.应用型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鸡西大学学报,2014,(4):18-21.

[3]李先跃.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15):126-127.

[4]秦志学.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4,(4):148-150.

[5]刘晶晶.中韩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对比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7):180-181.

[6]郑春奎.旅游管理专业“一式三化”模式人才培养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2):40-42.

猜你喜欢

对口生源本科生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图表
陕北红色学校与国民党在西安的生源争夺战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