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探索

2015-08-15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训岗位素质

肖 全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一、引 言

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在对人才的需求保持旺盛的同时,对人才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在这方面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开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1.实践教学安排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不能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实践课程的设置更多地是作为理论课程的延伸,没有考虑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形成的规律,实践课程相互独立,实践教学各环节之间脱节现象比较明显。

2.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方法落后,教学内容与生产一线的需要脱节

实践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单一,演示性、验证性实践项目偏多,综合性、开放性实践项目较少。实践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传授知识多,培养能力少。教师按照讲授、演示、操作、小结的程序进行实践课程教学,而学生只是根据规定的程序完成实践教学的内容,被动地接受实践教学的结果,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3.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难以有效实施,监督、检查、奖惩的力度不够。实践教学的评价更多地是对职业能力的评价,对职业素质的评价较少。

4.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

实践教学环节在不同地点、不同部门进行,难以做到统一、规范的管理。对实践教学的设备仪器、人员、场地等教学资源不能合理调配、充分利用,有些实训环节由于资源不足,学生没有足够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导致实践技能训练课成为操作示范课。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近两年我们针对我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观念、方法,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完善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下面将我们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介绍。

二、重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必须改变现有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建立起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机电厂主要生产混凝土振动器系列产品,具有较完整的机械产品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为本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为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专业依托学院机电厂,将专业学习与生产岗位相结合,在分析本专业岗位群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紧扣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以“一条主线、三个层面”重新构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一条主线”是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三个层面”是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按照“拟岗学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岗位能力形成顺序,组织实践教学。

1.拟岗学习

将专业教学中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如车工操作、钳工操作、产品装配等实训环节安排在学院机电厂的生产岗位上,由生产技术人员和专业教师共同指导,让学生通过加工、装配真实产品的生产性实训,在生产岗位上真刀真枪进行各种基本岗位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能力。实训过程尽可能采取车间管理的模式,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对生产岗位进行体验,初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2.轮岗实训

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安排学生参与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各专项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对企业和岗位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适应本专业岗位群的岗位要求。

3.顶岗实习

结合订单培养,学生在预就业企业进行实习。企业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生产工艺、安全管理制度及设备操作技能培训后,安排学生在企业岗位上实习,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企业化的管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样就将学生的实训与企业岗前培训合二为一,实现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的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较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与企业可以签订就业协议。

这样就将校内外各个实训环节有机衔接,形成“基本职业能力→专项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能力培养主线,并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从实验实训室、校内工厂到社会企业进行自然过渡,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用人无缝对接。

三、整合实践课程教学内容

为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本专业根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质形成和岗位融合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开发思想,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参与,将实验、实训和实习等环节进行整合,改革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不断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结构,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

首先,进行岗位分析。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本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进行分析,明确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第二,以岗位分析为依据,根据BAG法,组织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进行研讨,确定本专业面向的工作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职业能力。

第三,根据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确定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实践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与企业合作,以企业真实产品为教学载体,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将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有机结合。实践课程主要采取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培养职业能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改革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通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已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基本合理、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师资队伍的建设,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教师“双师”素质培养

安排新进专业教师在指定的企业进行3-6个月的专业实践,作为从事专业教学的“准入条件”。已经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通过每年度至少1个月下企业调研或实践、安排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2.聘用兼职教师

根据本专业教学需要,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一线工程师、技师作为兼职教师,承担校内实训教学、校外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建立了兼职教师的培养机制,包括兼职教师评聘办法、培养方案、考核标准等,形成对兼职教师从选拔、培养到考核的规范管理,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

五、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在学院的支持下,近年来本专业大力进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对原有实训基地进行“车间化”改造,整合现有硬件资源,优化配置,模拟生产实际,构建与产业运作相对应的、模拟真实岗位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优势,重点选择了一批规模较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本着优势互补,校企“双赢”的原则,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我们特别注重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主要有:

1.规范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管理与教学制度

按照项目化教学、讲练一体的教学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自编讲义的制订与编写。

2.制定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校内实训基地有序、高效地运行。

3.与合作企业共同探索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实训评价体系,加强对学生校外实训的管理。

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实践教学人员岗位责任制和严格的聘任、培训、考核、晋升、奖惩制度。

六、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检验实践教学的效果,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标准。我们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为出发点,建立了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岗位素质评价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本专业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拟岗学习阶段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查、项目设计、实习报告、现场操作和答辩等,以学生的实训过程与实训成果(例如加工的真实产品、编制的产品工艺、绘制的工艺装备图纸)作为考查对象,针对每一操作环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不仅注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水平,也注重职业素质的考核,将日常考勤、团队协作、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纳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占据一定的比重。轮岗实训阶段,除采用上述标准进行评价外,还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模拟测试,车工、钳工等专业核心技能组织进行中高级职业资格鉴定,施行“以证代考”。顶岗实习阶段,由学校和顶岗实习企业联合考核,依据产品质量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将企业对学生工作能力的评价标准与学校教学中的评价标准结合起来,由企业人员与教学人员共同评定学生学习效果,实现教学评价的立体化。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具备较高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技能训练才能实现。职业素质的形成,不可能仅靠课堂教学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学生不断在实践岗位上进行锻炼。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1]刘守义.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地位与目标的思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5,(6).

[2]张龙.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3]应金萍.论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作用[J].职教论坛,2005,(2).

[4]陈知泰.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与工学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研究,2008,(4).

[5]吴建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猜你喜欢

实训岗位素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