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人才的思考

2015-08-15唐家弘王义利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才大学生教育

李 江,唐家弘,王义利

(烟台大学,山东 烟台 264005)

2010年5月6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审议通过为我国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方向,纲要在人才培养体制方面提出了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规划。通过纲要的实施,力争使我国的教育水平达到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我国高校如何切实结合纲要和现阶段国家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创业就业人才的培养,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培养创业就业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高校培养创业就业人才是我国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11个部委《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部署,从全方位支持创业者创业。2010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2011年国家出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政策,给予创业就业大学生在税收方面优惠,鼓励大学生创业。2012年,国家又出台了针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从具体政策上支持大学生创业。近4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引导、帮助、扶持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人才的重视,这就为高校培养创业就业人才提出了必然要求。

2.高校培养创业就业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决定了我国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经济发展方向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大学生创业就业人才的培养,培养出更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以提高国家和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创业就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据美国有关部门统计,美国今天社会财富的90%以上都来源于80年代以后的青年创业者;这就意味着现阶段大学生创业就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经济发展目标能否实现意义重大。最后,大学生创业就业人才的培养,可以实现高校培养创业就业人才与社会需求接轨,使高校培养的创业就业人才能够迅速融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通过以创业带动就业,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实现双赢。

二、当前大学生创业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创业就业项目参与程度不高,成功率低

根据麦可思2011就业蓝皮书报告[1],中国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达到了1.5%,比2009届的1.2%和2008届的1.0%稍有提高,但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统计表明,自主创业的2007届本科毕业生仅有36.4%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说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

2.高校对创业就业人才培养重视不够,起步晚

我国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大学生创业就业人才培养体系正处于摸索完善阶段。近十年来,我国不少高校纷纷设立创业研究或教育中心,开展创业教育和研究工作。在开设创业课程、探索创业教学方法和创业管理研究等方面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北京大学成立学生创业中心全面支持学生创业;清华建成国内最大创业教育平台,首推“导师制”帮助学生创业;上海交通大学以“一体两翼”模式推动创业教育;四川大学全面建设国家大学生创业就业“示范区”;南京农大理论与实践并重推进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福州大学构建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建设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国外部分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已经具备比较完善的体系。例如:美国现已形成一个相当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2],超过1800所学院、大学和社区学院开设了这一领域的体系化课程,涵盖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完备的创业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我国高校在创业就业人才培养体系上还有较大的差距。

3.社会对创业就业人才服务体系不完善,支持小

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创业就业服务组织功能不完善、国家创业政策落实扶持不到位以及创业启动资金贷款不容易等问题成为制约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创业资金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压力。有资料表明[1],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80%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而来自商业风险和政府资助的仅占6%左右。同时,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社会阅历,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持怀疑的态度比较普遍,社会上的企业和公司不愿意给予大学生创业项目相应的支持,给当前大学生创业带来了社会、技术、保障、资金等多方面的压力,这就直接或间接增加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困难;造成了社会对创业大学生的扶持力度不足的困境。

三、对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就业人才的思考

1.思想——倡导与时俱进观念,营造大众化创业启蒙氛围

高校开展创业就业教育从思想上要做到人才培养理念紧跟国家的创业就业人才需求步伐,积极学习国家对创业就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结合国家的政策和学校的学科优势在创业人才培养政策,创业课程规划设置,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创业实践平台建设、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等方面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全方位启蒙式创业思想大众化教育平台,让在校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理解支持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充分认识创业就业大学生人才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在高校形成一个全校师生理解、支持、帮扶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

2.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培育精英型创业教育平台

当前,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其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应不同于通才教育的教育模式。首先,高校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是否有创业意向选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组织创业基础培训师资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教育;其次,学校根据创业学生的创业专业方向分成不同的创业班级,由各二级学院根据学院的优势或专业特色对相同或相近创业项目学生开展创业专业知识教育、创业导师配置、创业项目一对一辅导、以及创业项目技术创新,从而给予创业大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最终实现学校的基础性创业教育平台和二级学院的专业优势创业教育平台,共同为想创业大学生提供精英型创业教育平台。

3.形式——实行理论实践结合,构建实用型创业实践平台

当前,高校在创业型人才培养形式上应着力避免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缺点,着重加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在为创业学生提供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重点培养创业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一方面由学校牵头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积极为学生提供到校内相关校办企业或校内创业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另一方面由各二级学院的党、团组织牵头,充分利用学院的校外就业见习基地和学院专业教师手中的社会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暑假和寒假期间的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学校和学院两个方面提供的创业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方面的锻炼,为自身创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校和学院应加强与这些校内校外创业实践平台的交流和沟通,最终形成为创业学生提供长效性的创业实践平台。

4.方向——利用高校科研优势,建设技术型创业指引平台

当前,在高校开展创业就业人才培养类型应不同于社会上开展的一般创业项目,应充分结合高校的优势发展带有技术含量的创业方向。这就需要高校结合自身的优势,引导和鼓励创业大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创业方向选择高技术知识入手,积极利用高校已有的科研成果或专利技术,以股份或合作的形式把高校的技术优势转化成具有技术含量的创业项目,以形成自身创业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应组建技术型的创业指引平台,一方面汇总学校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汇集想创业学生的创业方向,通过技术型创业指引平台为创业大学生和高技术项目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创业大学生走高技术含量创业之路。

5.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创新型创业借鉴平台

首先,国外创业政策制定值得高校借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创业政策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推动本国创业活动开展、建立实施创业管理机构、培育全社会创业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其次,国外创业教育文化值得高校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创业热情,政府在经济、政治等方面都给予了强力的支持和重视[4],为创业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和良好创业心态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创新型创业教育特色值得我们学习。美国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德国加强职业教育支持创业特色政策成为创业教育成功的典范。这就要求我们国内高校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学习国外创业就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定期召开国内外创业教育专家学术研讨会,建立高校创业借鉴平台,以国外的先进创新经验为依托,为我国的创业教育不断提供创新的原动力,不断创新我国的创业教育形式,以取得我国创业教育的特色和成果。

6.信息——学会借助网络信息,搭建新媒体创业学习平台

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要学会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开展创业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学校要将国家创业政策、创业基础知识、创业导师队伍、创业成功典型以及国内外的创业经验、最新的创业项目、创业交流平台等汇聚建立专题网络创业平台,从而为创业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信息学习交流平台。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当前流行的腾迅、微博、飞信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创业群体的信息交流,为创业学生源源不断提供创业知识的更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源动力,实现新媒体创业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信息的强大功能。最后,通过新媒体实时交流功能,实现创业学生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为创业学生提供完备的交流沟通渠道,使创业大学生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7.合力——充分利用各级力量,形成合作型推进创业平台

学校作为创业就业人才培养的主体,应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工作来做,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的各种资源推动高校创业就业人才的培养[5]。在高校工作中,学校要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创业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在政府支持上,学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联系各地的就业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切实政策帮扶;在企业合作方面,学校要积极借助校企合作优势为创业学生提供能力、资金、项目、创业场地等方面的实践支持,从而为创业大学生建立合作型的创业平台。

[1]麦可斯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孟祥霞,黄文军.美国创业教育发展及其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14.

[3]傅晋华,郑风田,刘旭东.国外创业政策的主要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1,(9):156-160.

[4]谭成.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经验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31):99-100.

[5]何海宴.创业型经济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战略[J].教育探索,2012,(7):151-153.

猜你喜欢

人才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