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民间歌谣的保护与创新

2015-08-15汪恭艳程音娟

黄山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歌谣徽州民歌

汪恭艳,程音娟

(黄山学院 办公室,安徽 黄山245041)

徽州民间歌谣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人民心灵的歌唱,展现出他们丰富的艺术创造能力。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徽州民间歌谣面临着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巨大挑战。

一、徽州民间歌谣的当下生存状况

(一)存在状态

根据其特点,结合学术界对民歌存在状态的分类标准,可将徽州民间歌谣分为活态歌谣、文本歌谣、数字歌谣三种存在方式。

1.文本歌谣

历史上徽州民间歌谣长期不被正统文化认可,以文字符号形式留存下来的歌谣大多散见于文人笔记和地理方志中,如《歙事闲谭》、《嘉庆歙县志》等。20 世纪50年代,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徽州各地文化馆组织人力深入民间采集了大量歌谣,部分收录到《安徽民歌集》第一、第二集中。随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歌谣的采集整理曾一度中断。21 世纪以来,文化工作者以时不我待的激情再次投入到歌谣的抢救性收集整理工作中。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先后出版的整理集成本收录徽州民间歌谣的情况大体如下:2004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收入38 首;2005年出版的《徽州民歌一百首》收录100 首;2007年出版的由方静采编的《徽州民谣》收录237 首;2008年出版的《中国歌谣集成·安徽卷》收录48 首;2009年出版的由黄山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编著的《徽州记忆》收录273 首;2009年出版的由柯灵权主编的《歙县民间艺术》收录190首;其他歌谣散见于地方县志、文人笔记手稿或地方协会收集的手抄本,如胡家褆《灯檠夜话》、凌志远《徽州民歌50 首》等。受歌谣传承流变因素的影响,同一首歌谣多种版本的现象较为普遍,故综合各个集成本,大体现存流传较为广泛的徽州民间歌谣有800 多首。

从文本歌谣质量上看,受制于徽州方言因素,各个集本和手抄本因为采集、整理人的专业水平不同,很多版本在采集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后期加工改造或客观谬误,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整理辨析。从收集范围上看,基本收录了原徽州一府六县境内的绝大部分民间歌谣,相对比较完整。由于地方行政区划历经变更,古徽州从地域上已经分属两省三市,包括徽州民间歌谣在内的徽州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缺乏统一行动,不够系统、全面,难免有所遗漏。如婺源的民间歌谣至今所见的主要集中在1959年出版的《婺源民歌选》和1999年出版的由毕新丁撰写的《婺源风俗通观》等少量集本和论著中。婺源民间歌谣不能简单按照地理区域划归为江西歌谣,应从历史所属和文化传承的角度纳入徽州歌谣的范畴。

2.活态歌谣

活态民间歌谣是指至今仍在口头流传的,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动态变化的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歌谣,具体表现为“底本(脚本)是活的、表演是活的、受众是活的、场景是活的、传播是活的、历史是活的”。[1]146活态歌谣流传的群体主要是民间老年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和专业歌手等。具体而言,保存在民间老年群体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脑海中的民间歌谣是最具原生态特征的,民间艺人和专业歌手大多对原生态歌谣进行了艺术改造和加工,使之更加符合现代商业演出的需求。民间老年群体平均年龄都在60 岁以上,他们青壮年时期正逢建国后农业生产相对稳定的时期,当时的民间音乐演出活动频繁,民间歌谣接受群体非常庞大,几乎人人能歌能唱。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群体不能再以“庞大”来形容,很多优秀的歌唱者已经去世,历史的记忆也不再清晰,徽州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仅寥寥数人,歌谣的传承后继无人。

3.数字化歌谣

科技的发展使民歌民谣的音频、视频、图像得以立体化、数字化地保存下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让歌谣的传播不再受制于地域空间,得以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当代民歌艺人的演出推广也让数字化歌谣更为丰富。徽州民歌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操明花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演唱,使《月亮起山一盏灯》、《四季歌》等一大批徽州民歌在中央和地方卫视以及各类电台屡屡播出。2011年,操明花演唱的《十绣鞋》在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展演中获得“铜奖”。

(二)濒危状况

徽州民间歌谣产生于农耕文化背景之下,是与徽州社会自然环境相依,与徽州古代民俗相融,与徽州普通民众生活需求相适应的传统文化。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演进对其影响不可估量,全球化、城镇化的进程使其赖以生存的自然舞台和风俗舞台逐渐受到蚕食直至消失,这给其生存环境、传播方式、接受群体和传承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徽州民间歌谣正濒临消失,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徽州民间歌谣与徽州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息息相关,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耕文化的发展空间被挤压得越发狭小,“喜者歌其乐,愁者歌其苦,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原生态环境已经遭到破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民歌民谣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萍。很多劳动歌曲里的插秧、薅草、采茶等场景现在大多被现代化机械操作所取代,难以出现原来的几十人、上百人一起劳作、相和而歌的情景。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让昔日繁忙的徽州码头和新安江水运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高亢、悠扬的号子成了历史记忆,《新安江路程歌》也失去了引导徽商出入江浙的存在意义。

中西文化的交融和冲突渗透到了徽州地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地方风俗已经逐步退化或被历史淹没。例如,结婚礼仪已经逐渐中西结合甚至完全西化,徽州古老的《撒帐歌》、《哭嫁歌》已不再被谈起,钢筋水泥构筑的小洋楼代替了“四水归堂”的徽州木质结构古建筑,一唱众和的《上梁歌》、《宰鸡辞》等歌谣所记载的热闹场面也已成为历史记忆。

2.新娱乐方式的占领

改革开放以来,通俗歌曲席卷全国,成为经久不衰的流行音乐。较之传统民间歌谣,通俗歌曲通俗易懂,结构短小简练,突破了方言和地域的限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时代感和通俗性,有着更为广阔的消费市场,更易大范围传播。通俗歌曲对传统民间歌谣的冲击是巨大的。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元化的娱乐方式进一步渗透到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徽州民间歌谣已经完全被边缘化,它的受众群体仅剩下一群带有久远回忆的白发老人。

3.新一代传承的断裂

城市化的推进让广大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乡村大多是留守的妇女、儿童。通俗歌曲的流行以及新兴娱乐方式的出现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民众的业余生活选择空间也更为广阔。生产方式的改变,对过往历史的陌生和对新兴潮流的追逐,让作为传承主力的年轻一代渐渐遗忘和舍弃了徽州民间歌谣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传唱群体大量流失。

二、徽州民间歌谣的保护

2005年,国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强调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具体实施上要求“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2]2008年,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批准设立,让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民间社会团体倡导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开始真正进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全新阶段。

徽州民间歌谣作为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保护既是系统的,也是个体的。一方面,要把徽州歌谣纳入到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保护中,充分整合分属两省三市的古徽州文化资源,统筹规划,整体联动;另一方面,歌谣固有的特性又需要分类指导,开展专业的传承和保护研究,提出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举措。

(一)保护举措

1.文本保护,留存民间歌谣宝贵文化精髓

文本保护基本上是“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在现有收集整理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科学、全面的搜集工作。在搜集的主次上,更加注重徽州民间艺人和老年传唱群体,更多地关注老一辈的传唱者。在搜集的主体上,更加注重徽州文化空间概念,凡与徽州文化有关的都应属于徽州文化空间范畴。搜集的范围要超出现有黄山市所辖区域,特别关注绩溪县、旌德县、婺源县等受徽州文化深刻影响的周边区县以及徽商在外乡创造的歌谣。在搜集方法上,更加注重专业化的技术手段,既要有一定的方言基础和音乐知识的专业团队,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民间歌谣以及演唱活动的音频、视频和图像资料整理、制作和出版,使歌谣的歌词、曲谱和演唱活动能完整、情景化地保存下来。在研究上,更加注重民间歌谣的比较研究,包括歌谣流传区域及相似区域的比较研究,歌谣历史与现代传承的比较研究,徽州民间歌谣与其他徽州文化形态、其他地方民间歌谣的比较研究等。科学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对文本歌谣进行整理、勘误,更好地开展保护和传承。在成果利用上,建立实地的或网络的民间歌谣数字化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免费向各界人士提供任何有关的文字、音像资料和研究成果。开放的资源能有效拓展民歌民谣的传播区域。

2.教育传承,促进民间歌谣进入学校课堂

民间歌谣既是文学艺术,也是音乐艺术,让徽州民间歌谣进入古徽州所属地区的中小学和大中专学校的课堂,既是艺术的熏陶、道德伦理观念的教育,更是徽州文化传承的需要。教育部于1992年、2001年分别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为在音乐教育中推广民间歌谣提供了政策依据。前者明确提出“为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各地区音乐教学的特色,各地各学校可自选乡土教材,其比例可以占到教学内容总量的20%”。[3]10后者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4]22

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可以在地方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编写包含徽州民间歌谣在内的徽州文化教材或专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让徽州民歌民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临献唱、开设讲座或教授选修课程,让更多青少年从小就能受到感染,加入传承、传播民歌民谣文化的队伍中来,使之成为新一代传承人。目前,徽州民歌传承人操明花、凌志远已经在黄山学院、歙县行知学校、徽州师范学校等地开展了徽州民歌传习教唱活动,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3.政府主导,营造民间歌谣生存生态环境

2006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政策法规都对地方政府的职能做了明确界定,主要表现在制定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规划,成立工作组织,制定保护名录,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调查、宣传和监督管理,对社会团体和组织开展活动予以政策支持和经费资助等。

民歌民谣的保护不是单纯的静态保护,不是放进博物馆,束之高阁即可了事,将其置身于动态发展的原生态环境中才是最科学的方式。徽州民间歌谣与地方社会、经济、风俗、方言、自然环境等构成了整体性的文化生态系统,政府应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尊重歌谣自身的发展规律,本着去粗存精、弃恶扬善的原则积极加以引导,建立良性互动的传承机制。古徽州所属的各地方政府对于徽州民间歌谣的保护不能局限于项目调查,应就如何推进“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从徽州文化的整体入手,保护徽州原生态环境。要恢复和倡导民间特色风俗、礼仪庆典活动,组织、支持和宣传民间歌手、传承人开展演出、民歌比赛等传播活动,扩大徽州民间歌谣的社会影响力,为活态民歌的传唱搭建平台。在民歌的宣传上,黄山市、绩溪县在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搜狐网等各大媒体的联合推介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绣鞋》、《月亮起山一盏灯》等徽州民歌已经受到各地民歌爱好者的热捧。在民歌演出平台建设上,黄山市曾在2009年举办了首届“徽州民歌大赛”,邀请来自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黄山市、绩溪县、婺源县的民间歌手同台献艺。但由于缺乏其他市县的积极响应,社会影响力小,没有形成常态化、规模化的活动。

4.产业开发,发挥民间歌谣的社会经济价值

在商品社会条件下,地方文化资本化、文化发展产业化是民间歌谣传承发展的最有效、最民主,也是最持久的方式。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积极倡导并支持文化企业将民歌文化、其他徽州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在发展产业的同时传承文化;另一方面,政府要对缺乏商业价值的民间歌谣种类加以保护和研究,避免过度商业化对其造成破坏性开发。

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提倡,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朝阳产业,依托民歌民谣文化资源为主的文化产业也日益发展起来,成功的例子如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多彩贵州等。南宁民歌节是其中的典范,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以民歌为符号标识的超大型现代节庆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区域软实力,增强了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保护的自觉性,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古徽州所属地区以民歌为媒介,在旅游开发和徽州文化的结合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绩溪千年古村仁里每年都要在祠堂里为游客表演几百场徽州婚嫁民俗,传唱婚嫁民谣及《插秧苗》、《四季探妹》等经典徽州民歌;黄山市民间采茶节等商业活动也曾穿插演唱《采茶谣》、《十二月采茶歌》等民间歌谣。

民歌民谣的介入为文化产业活动注入了浓浓的地域文化元素,使其产生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并最终反哺,为徽州民间歌谣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同样,要想在当下同质化的文化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民间歌谣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倚仗。

三、徽州民间歌谣的创新

民间歌谣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民间歌谣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与当代人们的生活相适应,这样才能经久不衰、百听不厌。这种与时俱进带来的是多方面的影响,有积极的、正面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如何保持本色不变的关键在创新,没有创新,民歌随时可能会萎缩甚至消失。徽州民间歌谣正是经历了千年的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和交融,才逐渐成长发展起来。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为了让民歌与时俱进,需要对徽州民间歌谣进行有益的创新尝试。

(一)改编

仍然保留徽州老民歌的基本曲调,除了对主题、内容等方面进行改编,仅对传统民歌旋律的细节音高或节奏进行前后、快慢调整。屯溪民歌《小石桥》、《徽墨歌》等是改编成功的代表,现已广为传唱,后者甚至编入全国音乐教材。其歌词为:

皖南徽州府,满城溢墨香。

香自雕花柜台来,香在书生衣襟上。

点烟有苍松,和料有练江。

更有墨工千般艺,汗水熬得墨更香。

文人和骚客,携墨走四方。

一路墨歌笔又舞,一路尽出好诗章。

这首民歌创作于20 世纪80年代,是江志伟依据歙县民歌《牧牛》进行的改编,相较于传统民间歌谣,其文学性很强。

(二)创造

选用优美的、具有徽州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谣音乐语言,进行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歌曲创作。如《碎月滩的月亮》,作为通俗歌曲,它是在《正月探妹》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保留了部分基础元素,内容、曲调都做了全面革新,反映了纯真童年的回忆,很自然地完成了对传统民歌的传承创新。以屯溪民歌、歙县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老街盛世》还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五个一”工程奖。

(三)融合

保留传统民歌中的核心元素,将老民歌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音乐语言与舞蹈、戏剧等熔于一炉,创造出全新的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这种情形在当前文化产业大发展时期更容易得到广泛利用和社会推广。如作为全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安徽省“五个一工程”文艺项目的《徽韵》,它融合了音乐、舞蹈、杂技、戏剧和民歌联唱等多种表现手段,气势恢弘,既有现代性,又有传统味,已经连演千场。

四、结 语

徽州民间歌谣走进现代生活是艺术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求。然而,市场经济的繁荣使歌谣为迎合大众口味过度地对民歌进行商业化、形式化的改造,这就生产了许多失败的作品,很容易让人出现审美疲劳。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让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空虚,都市的人们开始寻求回归自然,寻求返璞归真。“民歌社会即前工业化的少数民族社会正以传统艺术的日益消亡为代价追求现代社会的接纳和认同;而现代都市化社会则以对民歌社会的古老艺术的回望来追想业已失去的牧歌时代,并以此为契机重构都市化过程中疏远甚或失却了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努力形成有文化根基、有地方特色和更大认同感的区域文化。”[5]86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徽州民间歌谣要创新和传承发展,首先需要保证的是民族性、地域性,要“原汁原味”地保存徽州原生态的生活。

[1]王红艳.论当涂民歌的存在状况和传承发展[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14-09-03].http://www.ihchina.cn.

[3]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用)[J].中国音乐教育,1993(1).

[4]教育部体卫艺司.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范秀娟.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J].文艺研究,2006(4).

猜你喜欢

歌谣徽州民歌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春天的歌谣》
徽州绿荫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