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与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2015-08-15李艳庆李艳静李正琪
李艳庆 李艳静 李正琪
(1.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071051;2.廊坊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北 廊坊065000)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近年来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不断加快,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水平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及特点
(一)自发流动为主。当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途径包括亲朋介绍、自发外出、中介介绍和政府组织四种。首先亲朋介绍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大部门农民外出务工,都是通过亲戚或者朋友介绍的,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占比一半以上。其次是自发外出,农民在农闲时节自己出门找工作,以求增加收入,这是第二种转移方式。再次是中介组织介绍,不过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占比很小,甚至于很多农民根本不知道不了解中介组织。最后是政府组织,通过这种方式转移的占比最小,是由诸多主客观原因所致。综上所述,当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方式还是自发流动,中介和政府的劳务输出能力相对较低[1]。
(二)就业结构优化。从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来看,第二和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其中从事建筑业和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最大。河北省外出务工男性选择从事建筑业占比最大,外出务工女性选择从事制造业占比最大。除了建筑业和制造业外,还包括从事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等。总之,河北省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结构较之以前有所优化。
(三)省内转移增多。近年来,河北省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如制造业、服务业,等等,随着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工整体待遇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薪酬水平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大缩小[2]。所以许多农民不再去省外打工,而是选择省内,从总体转移趋势看,省内转移增多。此外,很多农民开始自主创业,如一些农民开超市、开浴室、开摄影店、开饭店,甚至资金充足的农民开办小工厂,生产一些商品。他们不仅自己创业就业,还给附近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机会,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农村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少。在城镇居住并且拥有城镇户口,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并且脱离农业,只有同时满足这两方面条件,农村劳动力才真正实现转移[3]。当前,河北省城镇户籍制度改革有待深化,否则会制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此外,已经转移的农民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相比城市居民都有很大差距,如社会保障不到位、子女教育无法解决、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等。总之,制度与政策的不健全不完善,影响了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二)城镇化发展滞后。改革开放至今,整体而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低于预期,河北省在这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城镇化水平滞后影响河北省第二、三产业发展,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大规模有效转移。而且当前转移模式存在弊端,农村转移劳动力外出务工,只是实现了向非农产业转移,但是农民工的身份没有改变,身份转移落后于职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没有真正转移到城市[4]。此外,由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等方面原因,城镇居民对农民工存在一定的排斥,农民工在居住、就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享受不同待遇,导致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城市,这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减缓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三)整体素质不高。当前,河北省外出务工农民大多集中在技能水平低、用工灵活、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商业及流通、服务业、建筑业、矿山业等,技能型劳动力所占比重很小,体力型劳动力所占比重很大,其整体素质和水平偏低,基本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此外,因为外出务工农民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那么吸纳就业信息的能力就不强,整体呈无序和盲目流动状态,预期收益也不高,进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制约了河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创新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一)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一是发展特色农村文化产业。河北省农村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开发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主要包括农事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等。这些特色文化是创意之源,为河北省农民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二是发展农村旅游业。农村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农村旅游形式丰富多彩,如农村假日游、休闲游、森林游和生态游,其中森林游和生态游的消费方式与传统旅游业不同,具有环保性质[5]。三是发展特色农业。所谓特色农业一般是指将创意创新元素植入农产品生产过程或者销售渠道,对农产品实行差异化生产、加工或者销售,如牛奶味草莓、有机蔬菜,等等。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链条中植入文化元素、科技元素甚至艺术元素,通过创意创新将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起来,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当地转移。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河北省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尤其是着重发展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更能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当前,河北省优化产业结构的着眼点应放在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要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那些技术含量高和市场需求大的企业,可以大量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此外,还要大力扶植新兴服务业,如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等。最后还要大力推动河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推进可以充分释放生产力,农村大量劳动力由此进入非农部门,成为产业工人,而产业的聚集发展又会带动服务业发展和人口集中,可以加速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最终推动城镇化进程[6]。
(三)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河北省要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当前的着力点是要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此一是要做好发展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导相关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将城镇产业聚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城镇人口数量稳步合理增长。二是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培育县域主导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不断提升城镇的质量与实力。城镇接近农村,就业弹性大,灵活性强,劳动力转移成本低,可以大量安置农村转移劳动力。因此,要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力,提高综合承载能力[7]。
(四)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当前,河北省要着重深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是在户籍制度上,河北省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将城市人口永久迁入的标准大幅降低和放宽,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到城镇安家落户,让劳动力供求机制在调节城市就业问题上发挥作用,促进城镇人口不断增长。二是在土地制度上,首先地方政府对于被征地农民要给予充足的补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民利益。其次要结合河北省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不断增加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面积,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和水平[8]。三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上,要加快建立起广泛覆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力争早日实现河北省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扩大农村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待遇的覆盖面。
(五)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回流对于促进河北省小城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带来就业的倍增效应,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和扩大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河北省相关政府部门要有计划有组织的为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提供服务,如加强相关创业培训,提供相关创业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搭建创业平台。还要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如降低准入门槛、专项资金支持、小额担保贷款和税收优惠,等等,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创业服务体系和创业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这对于河北省县域经济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此外,在外出打工过程中,农民工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市场经营理念,这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了前期准备。
(六)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当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河北省相关政府部门要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及各级各类部门创办培训机构,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应该是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和多种渠道的有机结合,如此才能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工作技能,促进和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9]。当前,对河北省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遵纪守法与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包括开展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权益保护、城市生活常识和应聘技巧等方面的基础性培训,这属于引导性培训。二是要不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从业和竞争能力,包括开展建筑、保安、餐饮、计算机操作、服装加工、市场营销和家政服务等技能技巧培训,这属于技能性培训。此外,要健全完善培训与输出相衔接的机制,将市场用工需求信息资源与职业培训资源衔接起来。因此,培训课程的开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1]李启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创意农业[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2]马喜珍.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与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3]徐安勇.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促进——以福建省为考察研究对象[J].江汉学术,2013(5).
[4]林萍.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
[5]李艳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保定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4(1).
[6]李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与政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2).
[7]吕文静.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政策保障[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
[8]李艳庆.河北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机构改革路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
[9]王锋.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与路径[J].陕西农业科学,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