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思想的中国风格和气派
2015-08-15朱兆香
朱兆香
(中共德州市委党校,山东 德州253000)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座里程碑。一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革命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和动力;另一方面,它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延续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内在基础和底蕴,毛泽东通过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精神,使得其理论创造不仅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而且显示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崭新风格和独特气派。从这个角度讲,毛泽东思想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伟大典范。本文拟从三个层面说明这个问题。
一、语言形式的巧妙结合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来自西方的、异域的思想文化理论,其晦涩的语言逻辑和写作风格很难被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顺利接受。它要想在中国的大地上扎根生长、开花结果,首先就要选择一种合适的语言形式,需要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土壤中汲取养料。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语言形式中国化的开创性典范。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山沟里可以出马列主义,非常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文化的结合,并成功的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鲜活泼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民族形式。这与他熟谙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善于学习和借鉴古人语言中有生命力的成分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在其著作中,经常借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而又通俗的语言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道理,通过对中国民间警句、格言、谚语和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成语、语录、历史文学故事等加以引申和发挥,表达出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重要原理、原则和方法。
一个最突出的例子便是对“实事求是”这个传统概念的创造性理解和阐释。“实事求是”一词源于《汉书·河间献王传》,其中有“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之语。唐代颜师古把它释意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其本意是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注重取得事实根据来探求真实的结论。宋代朱熹也提出“即物穷理”的实事求是精神。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801毛泽东正是借用“实事求是”这一简单而有着浓郁民族特色的语言,并赋予它崭新的哲学内涵与时代气息,精练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成为党的思想路线。正如邓小平所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2]278
除此之外,毛泽东还从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吸取众多思想资料,巧妙地实现着与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形式上的结合。比如,引用《孙子兵法》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借用《周易》“一阴一阳谓之道”来表述对立统一规律;引用庄子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说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借用班固的“相反相成”说明矛盾的统一性;引用老子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矛盾转化的道理;借用《列子》的“愚公移山”寓言表述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引用《韩诗外传》的“树欲静而风不止”说明阶级斗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借用《水浒传》的“逼上梁山”说明造反有理;用“有的放矢”来说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论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明革命力量由弱变强的道理。还有“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拿个梨子,亲口吃一吃”,等等,这些不仅诠释着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也为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带来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语言和艺术。
二、思维形态的内在汇通
客观上讲,马克思主义虽然建立在西方的话语系统上,不可避免地存有欧洲文化习惯、思维模式的一些特征,但它毕竟体现了人类一般的思维本性和发展规律,这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哲学形态、思维智慧与精神气质上均有一定的相似性和趋同性。我国传统哲学中,朴素、直观的辩证思维传统源远流长,《易传》中的“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孔子的“执两用中”;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张载的“一物两体”;二程的“万物莫不有对”;朱熹的“一分为二”,等等,都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一些精彩的表述,说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简单对举和二分法的鲜明特点。中国传统思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习行践履,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家普遍关注和探讨的命题。《尚书》中就已出现“知之匪艰,行之惟艰”;孔子提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朱熹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倡导“知行合一”;王夫之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孙中山则主张“知难行易”。这些哲学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实践观、认识论都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前面所述,毛泽东思想所达到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语言形式上的结合只是初步的、表面的、外在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探寻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涵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哲学思维、行为习惯上的契合点,并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彻底的改造,使之既保留民族特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科学性,这无疑是一种更为深层的统一,是思维形态上的内在结合。
毛泽东从根本上把握住了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上的辩证性和实践性的思维方式,主要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知行观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表达出来,深入浅出地论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形态上的结合。毛泽东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实践论》公开发表时,毛泽东特意给它加上了一个副标题“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不仅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关系进行总结和继承改造,同时也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全面阐明了马恩、列宁都没有系统论述过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创立了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现代知行合一论”。在《矛盾论》中,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下融合、扬弃了中国哲学的辩证观,建构起一个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为精髓、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为基础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不仅远远高于中国古代的辩证法,更以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把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学说推向新的阶段。
可见,这不仅是一种思维形态的结合,更是一种理论再造和超越。因此,中西文化水乳交融,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观性、朴素性得到克服,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里找到了坚实的生长点。中国人在接受外来文化时的那种隔阂、疏离的心态亦得到极大融释,马克思主义真正得以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三、价值理念的深层融合
之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毛泽东发掘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民族精神与价值理念,并结合近现代中国的历史使命,做出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阐释与塑造,不仅使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得以传承,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髓与价值趋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中国人民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无疑,较之语言形式和思维形态上的结合,这种价值理念方面的结合要深刻的多。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对我国传统的“自强不息”和“民为邦本”文化理念的整合与弘扬。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中最为核心的“乾坤”两卦:“乾”取象于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取象于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为,君子应当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应当宽以待人、容载万物。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主基调之一,早已深深融入到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都将其视为座右铭而身体力行着。中华民族几经沧桑兴衰,始终能团结凝聚在一起,并保持永不衰竭的生机活力,是同这种民族魂分不开的。事实上,毛泽东能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提出“独立自主地组织和使用自己的力量”[3]223,强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一连串的伟大胜利,也是因为秉承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意志。显然,从“自强不息”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经由毛泽东的全新改造,作为一项价值原则,已然成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形色色的“民为邦本”思想绵延不绝。《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孔子提出“宽则得众”,主张“保民”“爱民”“富民”政策,反对“苛政”;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贾谊指出“民者,万世之本”;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些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带有明显的阶级烙印,但仍不失其民主性、人民性的价值与合理成分,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导向予以重塑。实际上,也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唤醒人民群众起来掌握自己的命运。毛泽东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继承和扬弃,把这一民族文化传统与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了富有创造性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理论。无论是《论持久战》中的“兵民是胜利之本”,还是《论联合政府》中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031,都指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从而把群众利益作为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视作衡量共产党人一切言论和行动的最高标准。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深深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脉和气质里。
综上所述,由语言层面到思维层面、再到价值层面的结合,毛泽东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道路上沿着文化变迁的演进逻辑,由外到内,由表及里,不断深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富有民族性和文化性,并能够深层次的积淀于亿万中国人的心灵之中。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