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5-08-15黄泽彦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静点血肿例数

黄泽彦

(宁夏隆德县联财镇卫生院 宁夏 隆德 756300)

脑初学时一种原发性出血,主要的发病部位在患者的脑实质部位,患者脑出血病发后,会使患者的脑神经受到压迫,进而使患者产生半身不遂、下肢瘫痪等症状,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1]。目前临床上对脑出血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内科保守治疗两种,对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止血和清除血肿的药物静点,本文通过对所选9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所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年龄48~69岁,平均年龄(53.28±3.25)岁。对比组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3.22±2.58)岁。所有患者均在我院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位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其中大脑皮层下出血18例,小脑出血患者34例,小脑脑干出血32 例,基底核出血6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急救措施,急救治疗方法是对患者进行20%甘露醇12 5ml/5h 的静点,与此同时,对治疗组患者进行进行吠塞米静脉注射联合奥美拉哇静点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吠塞米40mg,/次,奥美拉哇则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加用,对比组患者则仅通过吠塞米静脉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40mg,/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的血肿基本清除;有效:患者的血肿有明显得清除;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肿都未见好转,且患者的临床出现加重趋势。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中,治疗显效患者为20例,治疗有效患者为20例,治疗无效患者为5例,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88.88%,对比组患者中,治疗显效患者为12例,治疗有效患者为25例,治疗无效患者为8例,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22%,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是危害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而患者一旦发病,患者的致残或后遗症的存在率较高,严重者会引起患者死亡[2]。因此,临床上对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治疗十分重视,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的血压长期居高不下,患者无法有效的控制好血压,造成脑血管的负担加大,患者的脑梗死发病几率加重,患者的脑梗死是患者出现脑出血的主要发病机制[3]。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脑出血的防治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血压的有效控制,减少患者患有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几率[4]。通过对所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及良好的康复治疗,对患者脑出血的治疗以及患者的血肿消除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治疗效果,所选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8%,比对比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22%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治疗优势。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是十分安全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负担较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作为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具有效果高、负担小、预后好的优势,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借鉴[5]。

[1] 姚仕鹏.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0):2020-2021

[2] 胡艳红.尼莫地平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09):21-22

[3] 赵宇杰,李颖.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4,5(15):107

[4] 申银玲.高血压合并脑出血80 例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11):89-90

[5] 胡涛,吴春平,王宏国,林勇.高血压合并脑出血78 例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06):178-179

猜你喜欢

静点血肿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更正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闹”中取静点差法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参麦注射液联合肌氨肽苷注射液静点防治化疗中白细胞减少46例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