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型社会”建设与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

2015-08-15张晓琴西南石油大学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化工管理 2015年29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四川新能源

张晓琴(西南石油大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1 四川能源开发利用与“两型社会”建设

1.1 四川能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1.1.1 从能源资源方面分析

能源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也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四川省的能源资源结构构成比例大致为:水能资源约占75%,煤炭资源占23.5%,天然气及石油资源占1.5%。综合来看,水能资源相对丰富,但是受气候的影响显著,枯水期水能发电明显受限制,利用率低下。煤炭方面,四川煤炭质量一般较差,含硫量过高,生产量远不及消费量。天然气方面,虽然探明的储备量较多,但是地质机构条件复杂,海相地层分布,给开采利用带来诸多困难。四川是出名的赤盆地,境内石油矿床分布极小,其原油供给的90%靠外省调入[1]。原油储备和原油替代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加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来代替石油和煤炭等传统能源,对“两型社会”建设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1.1.2 从能源消耗方面分析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带领全国15亿人口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此带来的高能耗势必导致能源危机加剧。按国家相关的能源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人均能源消费将由2000年的约1吨标准煤增加到2吨标准煤左右,届时四川能源消费需求将在1.5到2亿吨标准煤之间。[2]如何协调经济增长和节能降耗?如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这些都是四川发展应该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1.1.3 从生态环境方面分析

长期以来,四川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给体系造成的环境污染是主要原因之一,煤炭中的硫含量约在1%—5%之间,远高于其它省份,大量燃煤产生的SO2排入大气,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3]。使得地面土质和水源酸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还使得暴露在外的各种设备或者建筑物被腐蚀,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再者,近年来成都雾霾天气严重,2013 年1 月8 日至1 月20 日,成都市区及周边连续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雾霾的形成不仅是气候等自然原因,环境空气污染及污染物在大气环境中发生化学变化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等直接和间接的人为原因也是雾霾的重要成因。[4]成都自古以来“宜居”城市的形象受到影响,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开始成为人们的共识。

1.2 “两型社会”建设是解决其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

1.2.1 “两型社会”的概述

“两型社会”建设即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和设备研究、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及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等各种综合性措施,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以此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是通过降低污染物排放及污染处理技术来保护环境,采取低碳、低能耗的环保生产和生活方式节约资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目前能源危机四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5]国家提出“两型社会”的建设目标,是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

1.2.2 “两型社会”建设是四川能源消耗转型的根本保证

首先“两型社会”建设是四川能源消耗由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变的有效途径。全省要达到降低单位GDP能耗的目标,手段主要有两个,第一是提高单位增加值能耗低的产业比重,也就是结构性降耗;第二是降低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也就是技术性降耗。“两型社会”建设提倡的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坚持“节能减排”措施,实现四川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2.3 “两型社会”建设是四川能源摆脱瓶颈制约的根本途径

能源瓶颈制约的严重后果是什么?就是四川经济停滞。原本就落后于东部、中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西部大省四川,伴随的是石油资源储备的“先天发育不足”,水能资源开发成本高,“电荒”问题严峻,天然气资源开采难度系数大,技术达不到,等“后天营养不良”情况。四川省统计局的统计显示,1999年到2003 年,发电量、原煤产量年均分别递增12.3%和7%。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7.8%。这样的能源发展速度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相比仍明显滞后。[6]形势不容乐观,穷则思变,“两型社会”建设不仅要求生产方面做到“开源”,在消耗方面更加做到“节流”。才能摆脱其发展的能源瓶颈制约。

1.2.4 “两型社会”建设是四川能源规避发展带来负面矛盾的坚实基础

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大气和水质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四川省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传统工业占主导地位,结构性工业污染难以根本避免,尤其是小型乡镇企业的污染面广量大,严重危害当地人的健康。据四川在线新闻2014年4月16日报道:四川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20万人,其中肺癌为发病最高。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有关。调查材料说明大气中苯并芘浓度高的地区,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四川肺癌病例的增加,揭露了四川大气污染的严重程度,改善大气环境刻不容缓,只有在建设中始终坚持保护环境的原则,实现环境友好型建设,方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对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可行性

2.1 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关系

2.1.1 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两型社会”建设具有契合点

“两型社会”建设本质上就是一改“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中心思想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目前正在开发利用的大多数新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等,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这与“两型社会”最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2.1.2 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是实践“两型社会”建设的物质载体

作为一种以资源的低投入,高产出的,低碳绿色的新经济形态,“两型社会”的建设也需要不断消耗能源。如果再单纯依靠传统能源,是不可能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效果。只有使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作为新的动力,才能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

2.1.3 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有助于“两型社会”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环境友好型建设,如何在发展经济过程尽最大程度的不伤害坏境?如何减少常规能源带来的大气污染,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如何解决能源消耗带来的威胁人类的生存疾病问题?新能源作为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实现了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和保护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环境。

2.2 四川新能源资源优势,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目前四川除去常规能源以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也较为丰富,四川新能源的优势集中体现在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根据中国工程院成立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组专家的调研与分析,四川西部属于太阳能的丰富带,“该区仅次于资源最丰富带,年太阳辐照量为1400—175kWh/(m2.a)”。[7]其次,四川的风能相对集中,以德昌安宁河谷为代表的风力资源相当丰富,开发极具价值。再次,生物质能方面;四川每年生物质能产量薪材1189.03 万吨,每年可开发利用的秸秆资源4212.24万吨,人畜粪便3148.53万吨,沼气约10亿立方米。[8]最为优势的一种生物质能,麻疯树在四川西部地区已被大面积种植。有科学研究表明:“凉山州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域的麻疯树种群因气候和人为干扰,天然更新良好,是麻疯树适生区域”。[9]

得天独厚的新能源资源优势,为四川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新能源开发,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资源保障,增加了其可行性。

3 “两型社会”建设中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3.1 从可持续发展观的高度认识“两型社会”建设与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想要“两型社会”建设与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问题上,推陈出新,取得新的成果,就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可持续发展。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Our Commmon Future”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能力的,既满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国家或地区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10]。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方面的内容。

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两型社会”的建设与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促进美丽四川的发展,以开发利用本地新能源资源为重点项目,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利用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促进资源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同样,“两型社会”建设与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不仅是解决了当前能源危机的困境,造福四川。更重要的是,“两型社会”建设与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可以使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人与自然之间的问题迎刃而解,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两型社会”建设与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全局的观念思考问题,必将得到践行,最终得以实现。

3.2 为“两型社会”建设中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政策支持

在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开发利用,都还存在技术上的缺陷和市场前景的迷茫,新能源开发一时间还难以形成大规模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两型社会”建设中四川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吸取各方面的有益经验,政府应该及时的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

3.2.1 融资政策

据美国能源基金会与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联合预测,2005-2020年,中国能源/节能环保等清洁技术领域的投资需求大约为7万亿元,单个新能源项目投资动辄就有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11]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项目,企业自身是肯定无法大包大揽。不仅如此,新能源开发利用,从一开始就得投入大量资金。在起步阶段,用于关键技术的研发,到后面的大规模生产,都需要巨额资金。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是远远不够得。所以四川省可以吸取西方先进的融资经验,打破目前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融资渠道仅依靠政府,银行贷款等方式的单一性,采用国外已经运作成熟的风险投资、私募、碳金融等融资方式,建立投资融资长效机制。

3.2.2 法规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求: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国外新能源发展的一条主要经验是采取强制性的法律手段保证政策保障目标的实现。我省应该借鉴经验,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应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第一,用法规来鼓励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创新,加快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步伐;第二,惩罚破坏生态的传统产业,坚持使用资源付费和谁污染环境,谁破坏生态谁付费的原则,发展环保产业,以此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3.3 攻克四川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难题实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新能源开发利用,关键在于技术攻关,只有实现科技领路,才能使得新能源产业成本降低,提高效率,实现节能减排的思想。因此必须加大新能源科技的研发力度,以四川各所高校的、科研机构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从事新能源的研发工作。另外,四川可以聘请国内外研究专家,成立一个“四川新能源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攻克技术难关。

[1]罗强,王成普.四川的能源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6):268.

[2]吴江,李林.四川能源消耗水平、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J].四川省情,2009,(2):70.

[3]魏菱,邓新华,刘仲秋.四川省酸雨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J].四川环境,2001,20,(4):65.

[4]王红磊,刘文,全利.成都市雾霾期间气象要素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对比分析[J].2013,32,(5):71.

[5]司凯,张琪.以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2,(36):30.

[6]孟祥林.四川能源现状及其能源结构发展选择—从中国太阳能第一楼谈起[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8.

[7]杜项琬.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研究丛书.综合卷[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32.

[8]王朝全,曾婷.新能源产业:四川的机遇"挑战与战略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5):13.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四川新能源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分析研究
“两型社会”背景下长株潭金融支持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灾后两年新四川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